第六十四章 罪宗
席揮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四章 罪宗,子不類父?愛你老爹,玄武門見!,席揮毫,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六十四章罪宗第12頁 “廷尉卿!” “他們本都是安分守法的商人,以商出仕,難道就該死嗎?” 治粟都尉桑弘羊低吼道。 這三十九名鹽官、四十八名鐵官,每個人,他都認識,是由他親手提拔的。 但在今日,卻像捆畜牲似的,被綁到了這裡,嘴堵著,人跪著,仿佛待宰羔羊,極儘侮辱。 出身在商人家庭,托於良家生長的桑弘羊,感同身受。 難道…難道,商人做官就該死嗎? 這番極具煽動的話,中、外兩朝官吏的態度,卻隻有兩個字,漠視。 張湯望著悲憤到無法自抑的桑弘羊,淡淡一笑,“治粟都尉難道是物傷其類?朝野上下始終流傳著一個傳說,一位由中朝出任外朝職官的人,不是良家所生,治粟都尉,你有什麼頭緒嗎?” 這番話。 直指桑弘羊偽造身籍。 不過,要真能查出什麼問題,也等不到張湯動手,過去的痕跡早就在金錢的力量下抹去了。 桑弘羊毫不心虛,就要開口反駁,張湯卻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望向了公孫弘,望向了枚皋,“丞相,禦史大夫,鹽鐵專營之事,陛下在東郭鹹陽、孔僅二位大農丞以外,另啟全國大鹽商、大鐵商八十七人為鹽鐵官,同時啟大鹽商、大鐵商之家人數千人為吏員,再由他們雇傭百姓進行大規模的煮鹽、采礦和冶鑄。” 以上這些,是眾所周知的事,陛下為了儘快獲得鹽鐵之利,選擇於鹽鐵之商合作,讓大量鹽鐵商人及家眷出仕朝廷官吏。 公孫弘、枚皋,兩朝公卿、列侯、宗室大臣予以點頭肯定。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即便身籍受限,但具體情況具體而定,這無有不可,隻要出仕方法合規,廷尉署並不關心,但是……” 張湯望了桑弘羊一眼,誠懇地說:“觸犯了大漢律法,廷尉署就不能坐視不理了。” “一人有罪,兩人有罪,所有人都有罪,他們是造反了,還是受了廷尉卿的株連?”桑弘羊接言道。 如果這些人全數被殺,鹽鐵專營便會“失控”,由太子宮掌控。 鹽鐵之利,不能像大江大河之水那樣奔入朝廷,隻會如涓涓細流那樣流入朝廷,或許後者之利更多,但消耗的時間也會更多,不是陛下想要的。 當然,也不是商人想要的。 於公於私,桑弘羊都要阻止大殿外的大鹽鐵商被殺。 他不信,張湯能給所有大鹽鐵商定下死罪。 “治粟都尉,在質疑我的案牘能力嗎?”張湯升起來幾分興致。 幾年,應該有好幾年了,沒有質疑過他的能力了,猛地一疑,彆有一番滋味。 桑弘羊心一顫。 不少朝臣跟著心一顫。 上回見張湯這樣,好像是巫蠱案中,數十座豪門被株滅時。 這就是個殺才,你惹他乾嘛啊? 公孫弘很不喜歡門徒嗅到血氣時不類人的反應,喚聲道:“張湯!” “相國。”張湯眼中的血絲緩緩消散了些。 “這是廷議。” 公孫弘說了和李廣相同的話,“凡有公疑,你便要作答,不該反問。” “是,相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六十四章罪宗第22頁 張湯認錯,而後道:“抬上來吧!” 隨著聲音落下,兩隻大木箱被抬入殿中,箱啟。 “請諸公觀閱!” 廷尉署官吏立刻將箱中之物分發給兩朝公卿、列侯、宗室大臣,大漢的鹽商、鐵商及其家族的黑暗麵,正式在朝堂展開。 罪名大概有六。 一、阿黨附益、左官、非正、出界、逾製:這些罪名涉及諸侯王及其官員結黨營私、違反律法、越權行事等。 二、首匿罪、通行飲食罪:窩藏罪犯、為盜賊提供支持。 三、殺人罪:特彆是惡性殺人案件,如殺一家非死罪三人以上等。 四、群飲酒:三人以上無故群飲,在竇太皇太後、王太後喪期飲酒。 五、忤逆不孝:不孝事父母。 六、通敵叛國。 鹽、鐵在大漢內,不是禁物,但是不能對外販賣,尤其是對匈奴。 無奈的是,在暴利之下,關中、關東的大鹽商、大鐵商,幾乎都進行過通敵之事。 愚蠢的,直接將鹽、鐵運到匈奴,與匈奴人當麵交易。 聰明的,將大量鹽、鐵運往邊城,然後通知匈奴人來劫掠,製造意外。 三十九名大鹽商,四十八名大鐵商,每個人,或者說每個家族,至少犯了以上不可饒恕中的兩條,有甚者,六條皆犯。 證據清晰,邏輯自洽,一目了然,張湯的案牘,讓許多朝臣自歎弗如。 既天才,又努力,這還讓人活嗎? 證據越看越驚,桑弘羊的臉上汗越流越多,中、外兩朝朝臣麵容雖然嚴峻,眼神中卻壓抑不住地興奮。 “治粟都尉,還有什麼異議嗎?”張湯誅心問道。 桑弘羊什麼都說不出來,隻是望向了枚皋、吾丘壽王,意味很明確,看著都是為陛下做事的份上,拉一把。 枚皋、吾丘壽王仍低著眼,不接他的“傳情”。 “禦史大夫。” “光祿大夫侍中。” 公孫弘點了他們,主動問道:“有什麼異議嗎?” “無有。” “那有什麼看法?”公孫弘遞出了刀。 “罪惡滔天,誤國害民,這是群畜生。”枚皋給予了殿外的大鹽商、大鐵商們定義。 一瞬間,桑弘羊滿眼淒涼。 熟悉的感覺湧上心頭,商人再次被拋棄了。 “張湯。” “相國。” “株了吧。” 公孫弘淡漠道。 是株,不是誅,以鹽鐵之商的罪,僅僅斬首棄市是無法洗刷的,少說也得三族俱滅。 兩朝官吏無有質疑,認為很是合理,甚至有些輕了。 “相國,那都是我大漢朝的大鹽商、大鐵商,一旦都殺了,引發了亂子……” 桑弘羊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見公孫弘長長的白眉又是一抖,眉眼一低,聲音很輕柔,但又寒意凜然。 “那就讓官府出麵鎮壓,曆來造反的,都是種田的人,沒聽說哪個商人能鬨翻了天。” 語末的輕笑,引動了兩朝官吏的情緒,肆意的笑聲在大殿裡回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