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同德
席揮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同德,子不類父?愛你老爹,玄武門見!,席揮毫,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五十八章同德第12頁 廷尉卿府。 這或許是九卿之中,唯一以官職命名的卿大夫私邸。 鹽、鐵大農丞東郭鹹陽、孔僅早就來了,但站在門外,遲遲不敢進屋。 張湯長子張賀見此情形,便體貼地幫二位大農丞推開了虛掩的門,一瞬之間,東郭鹹陽、孔僅臉都白了。 還是那句話,發昏當不了死,東郭鹹陽、孔僅咬著牙邁了進來,但在門口,又站住了。 廷尉卿在睡著。 相家有雲,人的睡相最能看出人的心地。 呼吸均勻,眼嘴輕閉,眉臉鬆弛者為心地坦蕩,呼吸不勻,嘴眼似張似閉,眉言緊皺者必是心機頗深,連夢中都在算計。 而張湯,既非前者,也非後者,睡得好熟,呼吸不但均勻,且悠長連綿,幾乎聽不見間隙,眼睛和嘴也都閉著,隻是雙眉微皺,兩個嘴角露出兩道深深的紋溝。 望著這張臉,東郭鹹陽、孔僅的眼神中滿是緊張和不安,他們知道張湯日上三竿未醒的緣由,那便是兩日兩夜未睡。 人在廷尉署,夏時為閒,春秋為斷,而冬時行刑,為廷尉卿者,要在冬至之日前,將大漢所有行刑案卷重新過目一遍,親筆勾朱後,發往諸王國、郡縣行刑。 就昨日,廷尉署累送全國九十一郡、十八諸侯國,三萬六千五百殺卷,正合年月日之數。 換言之,張湯一日誅殺三萬六千五百人。 這是何等的鐵石心腸,才能在殺了幾萬人後,仍能安然入睡? 出仕中央屬官數月,東郭鹹陽、孔僅整日都在與丞相府幕僚爭論、博弈,說是碌碌無為也不為過,但積極的走動和揮灑的錢財,也讓二位大農丞摸清了公卿們的習慣和為官準則。 就以張湯為例,處理案件,基本有四種模式。 一,如果張湯認為是陛下或儲君想嚴辦的人,案卷就會交給署中酷吏去審理,極儘株連之能事。 就近來說,周陽由及周陽全族。 二,如果張湯認為是陛下或儲君想寬恕的人,案卷就會交給署中循吏去審理,哪怕犯人性命不保,也不會行株連之事。 就近來說,前禦史大夫李蔡,中大夫莊助。 三,如果張湯審理的對象是豪強,那麼,就必然會變著法子給予重判。 就近來說,又是周陽全族。 四,如果審理的對象是平民百姓,張湯以前常常向陛下,現在向當國儲君麵述,一些按大漢律法應當判刑的人,但請陛下、當國儲君明察裁定後,往往這些人就會得到寬赦。 很不幸,東郭鹹陽、孔僅,既屬於當國儲君想嚴辦的人,又屬於地方豪強,在得到廷尉卿邀請入府一敘的信箋時,那日廷議連斬中、外兩朝三名大員的場景就不受控製地浮現在腦海裡。 東郭鹹陽、孔僅來時途中,連死後埋哪都想好了。 張湯的眼睛慢慢睜開了,看見了在那裡坐立不安的東郭鹹陽、孔僅,從榻上坐起,“來人。” 門前的張賀立刻走了進來,恭順道:“父親。” “為我打盆水來。” “是,父親。” 父子短暫的交流,在張賀又走了出去後,張湯望著二位大農丞,不緊不慢道:“坐。”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五十八章同德第22頁 東郭鹹陽、孔僅拱手,在靠窗的墩子上端坐了下來。 “聽說二位是以珍貴絲綢走了內朝某人的路子,見到的陛下,以每年三十萬金、百匹珍貴絲綢,讓陛下做出了違背祖宗的決定,商人出仕中央屬官。”張湯再開口便直取中軍。 東郭鹹陽、孔僅近乎是彈了起來,異口同聲道:“回廷尉卿,絕無此事,我們二人皆是從‘公車上書’,僥天之幸獲陛下青睞,才有此遇。” 大漢的入仕之路,其實很窄,而且,階級分明。 你若為權貴,便捐納錢物得以為郎,走陛下的路子,那就為天子郎,待在陛下的身邊,什麼時候獲幸天賜,便可一步公卿,新的禦史大夫枚皋,便是如此。 要是走的丞相的路子,那就為相府郎,去往大漢各地擔任知縣或縣令,政績優異者,步步升遷,往公卿方向進步。 你若為平民,就舉孝廉,孝與廉,實質上是兩個分開的製度,一為“舉孝”,一為“察廉”。 舉孝不必多說,孝感動地,便能青雲而上,而察廉,已經是平民之上的普通吏員了,以廉吏再進一步。 當然,既是孝子,又是廉吏的人也有,“孝廉”既能分列,也可以並置,隻是大漢以忠、孝立國,孝廉之間,自然更偏重於“孝”。 這是權貴、平民正統的入仕之路。 除此之外,還有一條捷徑,即“公車上書”。 天子所居未央宮,未央宮被一整圈宮牆圍住,隻在東麵和北麵設有正門,並在門外建有東闕和北闕,其中東門、東闕是用來接受諸侯朝見的,而北門,是供臣民日常奏事謁見的。 從理論上說,天底下任何人來北闕上書奏事,都能毛遂自薦,一言打動天子,從此青雲直上。 可事實上,一年之中,最多不過三人獲得皇帝青睞,作為代表的,就是元朔元年,主父偃、徐樂、嚴安三人登入天子之堂。 公車上書出仕中央屬官不為罪,以賄賂進身中央屬官可就為大罪了。 斬首、棄市、抄家、誅族……諸多刑罰,都能用得上。 張賀去而複返,將水盆放置在洗臉架上。 張湯走了過去,拿起了盆裡的臉帕,邊洗邊道:“這麼說,元狩元年,以北闕上書進身,就是你們倆?” “是我們。”東郭鹹陽、孔僅說道。 張湯將麵巾放回水盆,張賀立刻提起了官袍替父親穿衣,“陛下不在,無人作保,不知二位大農丞經得住廷尉獄大刑嗎?” 登時,東郭鹹陽、孔僅冷汗淋漓。 此刻,他們才意識到宮廷之變後,中、外兩朝幸進之臣為何頭也不回跟著陛下去了遠離朝政中心的甘泉宮,這是料到會有清算? 那些平日裡稱兄道弟,吃吃喝喝的幸臣也沒告訴他們啊? 彼其娘之,他們怎麼辦? “彆緊張,我也是聽說而已,那三十萬金沒有人見過。” 張湯展露了獠牙,笑道:“但我想,陛下有的,上君也會有吧?” “有的,有的,廷尉卿,都會有的……”東郭鹹陽、孔僅連聲道。 張湯一笑,這個秘密,可以吃一輩子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