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武成國
吳越人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武成國,韓氏貴公子,談笑虜項羽,吳越人士,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長者們無奈,隻得放棄了勸說韓嬰上尊號的想法,他們躬身應是,起身離開了。
韓嬰轉頭對張蒼道:“蒼。我把彭越、欒布都交給你。你率領他們維持秩序、清點糧倉、武庫、錢庫、布帛等財產物資。再拿出昌邑縣百姓的人口名冊。把願意跟我一起走的百姓與不願意跟我一起走的百姓分開。酌情發放給不願意跟我走的百姓錢糧。富有者不發。”
“至於願意跟我走的就不用發了。剩下的錢糧、財帛都歸公。與百姓一起由你統一管理。你可以按照縣衙的規模,征召可靠有德行的人做官吏,輔佐你。”
“是。”武成君相張蒼拱手應是,轉身下去了。
韓嬰讓韓懿取來了收藏有地圖的匣子,打開匣子後取出了地形圖,看著地形圖研究了起來。
去河東可不簡單,不知要攻破多少城池,還要渡過黃河,還要麵對秦軍的長城軍團。
但好消息是現在蒙恬、蒙毅都死了。長城軍團現在交給了王離。
這個人是大將王翦的孫子,王賁的兒子。有一定的能力,但比蒙恬好對付。而且蒙恬被殺,長城軍中可能會有混亂。
他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在河東立足的。但窗口期很短,得趕快行動。
縣衙外。五十名長者出來了,也帶回了韓嬰的謀略建議。百姓頓時嘩然。
公子賢,明明可以做皇帝。卻不在昌邑做皇帝。還要帶他們去河東躲避秦軍?說是躲避秦軍是好聽的了,這不就是逃跑嗎?
這與他們想的不一樣啊。
百姓有疑慮的,但也有支持韓嬰的。
“公子賢。仁義所在。我寧願跟著公子做個山民餓死,也不願意為秦國修建宮廷、陵墓而死。”
“沒錯。公子仁義。他去哪裡,我們就去哪裡。”
“公子可不僅仁義,他精通兵法。上次軍獵,就是號令嚴明,軍容整肅。他的謀略,他的眼光不是我們百姓能夠媲美的。他說中原會成為戰場,肯定是真的。就像是公子說的,我們要麼跟公子走,要麼去山上躲避,要麼去江河躲避。留在這裡一定會死。父老鄉親。選仁義跟公子走。不選仁義,就逃散吧。”
韓嬰在昌邑發育了二三年,保境安民,名聲極大。他的軍事才能受到百姓的肯定。
加上今日站出來反秦,又一番話激勵百姓。百姓多數都願意跟隨韓嬰走。
甘心與他一起成功,或者失敗。
消息很快在全縣散開。而大部分百姓都已經跟隨韓嬰一起攻打縣城了。
隻有少部分沒有動。
現在消息散開。百姓願意跟著韓嬰走的,就回家收拾細軟糧食車輛,然後回到城中。
不願意跟隨韓嬰走的百姓極少,但因為韓嬰答應開倉放糧,他們也彙聚往城中。
張蒼就根據人口名冊,計算清點了官倉中的糧食、粗布、銅錢。
給每一個有需要的百姓發口糧、銅錢,讓他們可以逃走。
但也有一些奸詐想要領兩次。或者富有的人來領錢糧。被張蒼識破。韓嬰得知情況之後就下令斬首。
震懾了宵小。
這些百姓雖然不願意跟韓嬰一起走,但得了錢糧之後,也對韓嬰感激戴德。
萬分感謝的離開了。有人聚集在一起,逃亡山上,或水澤。有人則不願意離開,留在當地。
張蒼按照韓嬰的命令,把願意跟韓嬰走的百姓編戶齊民,記錄在冊。並選拔裡長、亭長、鄉長管理。他又選拔百姓中有德行名望的人做官吏,以縣衙的規模,成立了武成君相衙門,統攝百姓、輜重。
等張蒼忙完之後,反秦軍已經是井然有序。一半百姓住在城中,一半百姓住在城外。
縣衙書房。
韓嬰解了甲胄,跪坐在主位上。舍人或侍立旁邊,或守衛門口。
油燈散發出來的光,照的房間亮堂。
晉安身著皮甲,佩劍帶刀,跪坐在韓嬰身邊,既是侍衛,也是侍女。
張蒼從外走了進來,手中拿著三卷竹簡,對韓嬰行禮道:“君上。人口已經統計完成,有一萬三千八百三十二口。”
“錢糧、軍械、布帛、金、銀、車輛在冊。”
“另外有昌邑富戶如張勳,進獻糧食、車輛、馬匹。”
“都在這三卷竹簡之中。”
說著,張蒼彎腰行禮,把三卷竹簡舉過頭頂,獻給韓嬰。舍人韓懿走上前去拿過三卷竹簡,放在了韓嬰麵前。
韓嬰翻開看了看後,問張蒼道:“可有副本?”
“有。”張蒼回答道。
“百姓跟隨我,就是我的子民。我沒什麼好說的。錢糧軍械,都由你管理。我也沒什麼好說的。進獻給我物資的富戶,你之後表彰,然後從中挑選優秀的人做官吏。或者從軍做個軍官。”
“是。”張蒼拱手應是。
韓嬰對韓懿說道:“去把欒布、彭越叫進來。”
“是。”韓懿躬身應是,轉身下去了。過了許久,欒布、彭越才走了進來。
韓嬰麵前的案幾也多了三個小盒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韓氏貴公子,談笑虜項羽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韓氏貴公子,談笑虜項羽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