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鍋鍋鍋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有點疼是正常的,說好的神醫,怎麼又成詩仙了?,鍋鍋鍋鍋貼,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鄉親們,醫館明日歇業一天,還望諸位相互轉告,莫要跑空了。”

這日發完號牌後,張景站在醫館前朝眾人發出了宣告。

看到眾人紛紛點了點頭,才轉身開始了日常行診。

“老伯,您身體有哪裡不適?”

張景看向第一位走進來的中年人,輕聲問道。

隻見那老伯也是愁容滿麵,歎了口氣,

“唉!也不是什麼大病。不瞞神醫,我家離那翠陽街近,先前便也去過那邊的醫館,看出來隻是染了風寒。”

“可我吃了許久他們開的那些草藥丸,卻不見絲毫效果,這才來找神醫看看。”

“老伯,風寒一症,本就好得慢。您來了我這,也是得服些草藥的。不過更重要的還是多多休息才是。”

聽聞此話,那老伯搖了搖頭,一臉苦笑:

“我身為鐵匠,一家老小都得等著我每日上工才能吃飽飯。我哪能休息?我又哪敢休息?”

聞言,張景也是眼神複雜,歎了口氣。

過了許久,他才緩緩開口:

“老伯,要不這樣,我今日不給你開藥了,後天你再來此處,我試試看能不能將你快些治好。”

老伯聞言有些驚訝,

“不開藥?這……”

而張景卻是十分自信:

“放心吧老伯,我有辦法。”

當晚,張景便去購置了些東西——鬆脂、石灰膏、蠶絲線,還有魚。

次日,張景的醫館果然沒有開業,一些街坊甚至都沒有看見張景的身影。

倒是有樵夫在山上竹林看到了他,據說是在找生毛竹做竹筒。

後來張景又去了河邊找了些蘆葦,才回了城。

路上又購置了些桑皮紙和桐油之類的雜物。

一直跟著的許滸有些摸不著頭腦。

“先生,這是要做什麼?”

張景沒有解釋,隻是神秘一笑。

這也讓許滸更加好奇。

回了醫館之後,在鋪子裡邊的院子裡,張景將準備好的事物一並排開。

先是將做好的竹筒交給許滸,讓他塗蠟,反複三次,再放置陰乾。

而後,在竹筒上下鑽孔,將蘆葦管兩端裹上桑皮紙,又浸了桐油後插入竹筒上孔。

其中更是加了鬆脂和石灰膏使其密封。

緊接著,又將蘆葦管、魚鰾囊、羊腸衣管三者相連,其中又是摻雜了許多魚膠類的粘合材料。

最後,張景帶著許滸將幾根鯉魚背鰭硬刺,用砂石磨出中空,每根都是四公分長短。

這一步尤為困難。

最後兩人一共也才磨出了兩根,其餘的又去找了專業的工匠。

據說真要按要求全部磨好,至少得花費五六日時間。

不過此時有這兩根來做實驗,也就足夠了。

第三日,張景的醫館重新開業,而那位鐵匠老伯也來到了這裡。

張景將他引入一個側室,裡麵擺著幾張椅子,而椅子旁又有木架,這也是張景先前吩咐許滸去找來的。

那老伯見狀正要詢問,卻聽得張景聲音傳來:

“老伯,這是我新製作的治療方式,您先請坐。”

老伯雖是有些疑惑,但還是老老實實地坐了下來。

隨即張景拍了拍手,一旁的許滸便一手端著隻竹筒,一手牽著連接好的蘆葦管走了過來。

張景接過竹筒,瞅了眼裡麵被提純過的草藥汁液,心想應該沒有問題,畢竟那是他采取了過濾、煮沸、沉澱等許多步驟,耗費了許多功夫,才得到的純淨藥汁。

此時草藥汁液裡的雜質都已去掉,變得很純淨,已經可以媲美前世醫院裡的生理鹽水了。

而後張景便將那竹筒放在了木架子上,隨後拿過連在一起的蘆葦管。

老伯這才看清那管子的另一頭竟然是根明晃晃的針。

“神醫這是做什麼?莫非就是傳聞中的針灸之術?”

老伯倒是沒有多害怕,畢竟他也從未見過針灸。

張景笑了笑,

“不是,但此法也不輸那針灸之術。”

隨即,張景在老伯手背上塗抹了些蔥白汁,以作消毒之用。

緊接著,他拿出了蘆葦管上連接著的魚刺針,找到靜脈之後,將其迅速刺入,最後再用一小截紗布將其貼住。

整個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那位老伯甚至連疼痛都沒感覺到,就已經完成了。

而張景也是滿意一笑,雖然他前世是個中醫,但在剛剛入行的那幾年,也做過這些瑣碎之事。

隻是沒想到,過了這麼久,他的手也沒有生。

“許滸,你在這裡照看,若是裡麵的草藥液要沒了,記得來喊我。”

張景吩咐了一聲,便回去繼續行診了。

等到看完了十幾個人,這側室卻是沒有絲毫動靜。

張景伸了個懶腰,心想這水怎麼還沒吊完?

於是他起身去往側室,卻在半路就聽得裡邊呼嚕聲如雷。

張景急忙進去一瞧,兩人在這陰涼舒適的側室裡睡得很是香甜。

再看那老伯手上,一片鮮紅。

……

“咦?神醫,治療結束了嗎?我手上咋這麼多紅色的東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說好的神醫,怎麼又成詩仙了?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說好的神醫,怎麼又成詩仙了?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