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墨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4章 沉痛過往,大唐梟賊,曲墨封,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楊行密並非生來這樣沉默寡言。 他出生在廬州一座紅壤丘陵間的小村。家中雖然貧困,但有慈愛的阿爺和阿娘,靠著務農,也能勉強過活。 楊行密四歲時,阿爺突然說不想再讓妻兒過這樣的苦日子,便投了軍。此後每年,阿爺都能寄回一筆錢來,每筆都比上次多一點。 村人都投來羨慕的眼神,誇獎楊家郎君在軍中日益高升,楊行密也變得越來越愛笑。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阿娘一次下地剪新韭,跌倒磕到石頭,額頭流血,得了破傷風,醫治無效,撒手人寰。 回光返照時,阿娘卻異常從容平靜。她說這就是命,自己至少嫁了個好郎君,有個漂亮又能乾的好孩子。她還說阿爺如今在威名赫赫的康承訓大帥帳下做事,前程勝錦,讓楊行密去投奔阿爺。 楊行密千裡迢迢來到嶺南邕州的軍營裡,氣候的濕熱讓他很有些不適應。但阿爺的戰友都喜歡這個十一歲的少年,把他寵得如同掌上明珠一般。 一個長得好看,又愛笑的孩子,誰不喜愛呢?加上楊行密不久前剛失去母親,丘八們對他越發憐愛。 楊行密還很想知道提拔重用阿爺的康承訓大帥,是個什麼人物。 他想,大帥號稱名將,一定是個很英勇威武的人罷。個子是不是比阿爺更高,更好看? 有一天,軍號聲吹得比過往每次都急。邕州城內外各營戰士儘出,要和南詔人打一場大決戰。 楊行密在城外大路邊上等啊等,隻見回來的多是折臂斷腿的殘卒,哀嚎之聲怵目驚心,心中不由高高懸起,惶懼不已。 幾天後,阿爺帶著弟兄們回來了,部曲完整,寵愛他的叔伯們一個個都健在。 他們勾肩搭背,大笑不已,竟是大捷歸來。 楊行密長舒一口氣,一個個抱住他們,親他們粗糙的大臉。 但阿爺聽說其餘部隊竟敗得那樣慘,臉色立馬就變了。 “康帥外寬內忌,不能容人。大禍恐怕要臨頭了。”阿爺麵色凝重道。 阿爺讓楊行密馬上離開,楊行密不肯,而是抓起了一把劍。 但他也未曾想到黑手來得如此之快。 如果康大帥殺敵人的本事能比得上殺自己人,又哪會敗得如此之慘? 一群虎賁甲士在月黑風高之夜無聲無息圍住了軍營,趁將士熟睡之時突入,亂砍亂殺。 他親眼看見一個個寵溺他的叔伯帶著不甘的眼神,發出惡毒的詛咒,倒在血泊裡。 他雙目漸漸血紅起來,掣劍怒刺,憤怒讓十一歲的少年爆發出了他自己都想不到的巨大力量,直接紮穿了一個甲士的腹甲,捅穿小腹。 拔劍之時,鮮血像急雨般噴薄,甲士當場斃命。 激戰到最後,楊行密背著重傷的阿爺,殺出軍營,狂奔出近百裡。他藏身在一片密林當中,與阿爺渾身是血地抱在一起。 阿爺顫巍巍地抬起手掌,溫柔摩挲他的麵龐,告訴他:“孩子,在這個汙濁的世道上,沒有權力的話,你保不住任何東西,包括自己的性命。” 說完,阿爺就此咽氣。 當時天色入暮,楊行密幼小的身影,處在黑暗的莽林當中,形態各異的樹木,在黑夜中森然如鬼魅。 他身邊隻有阿爺逐漸冰冷下去的屍體相伴。 他甚至不能哭泣出聲,因為康承訓派出的殺手已經追趕過來,在林中點著燈籠,窸窸窣窣地搜索。 饑餓、恐懼、疲憊、悲傷。他曾無數次想要用劍刺進自己的喉嚨,隨阿爺而去,可求生的本能,讓他始終下不了手。 天亮之後,楊行密決定逃走。在黑夜中,他甚至看不清道路。 他已儘可能地不發出聲息,但仍舊被眼中凶光凜冽的殺手們發覺了,他們以為阿爺還活著,怒喝著要求他說出阿爺藏在哪裡。 楊行密徹底絕望了,他提起劍,決定至少和一個敵人拚個同歸於儘。 千鈞一發之時,林中小路上過來一位身穿華貴袍子的劍客。他瞧了瞧楊行密那張覆滿血汙仍然難掩清秀的小臉,突然走了過來,摸了摸他頸部和腦後的骨頭。 這個人周身散發的氣勢,將那幾個殺手都鎮住了。 楊行密沒有任何反抗,他知道反抗無用,對方似也沒有惡意。 “本莊主把這孩子帶走了。” 對方溫和地笑著,拔出了腰間的佩劍,劍柄上清楚地用篆體刻著藏劍二字。 幾個殺手還在猶疑,劍客從身上摸出幾個金珠子,扔在地上。 而後用寬闊的大手撫摸他的頭:“孩子,不用怕,再不會有人要傷害你了……” 楊行密壓抑許久的淚水,突然如決堤般迸發出來,撲在劍客懷裡,嚎啕大哭,把劍客的前襟打得透濕。 幾個月後,已經身在揚州藏劍山莊內的楊行密,知道了那件事的結果。 這甚至比血案發生的那天更讓他痛苦。 阿爺和他的同袍們,被定性為貪功冒進,浪戰招致大敗,事後又心懷怨憤,意圖發動兵變。康承訓大帥英明神武,預先發覺奸謀,將逆黨一網打儘。 阿爺死在密林之中,屍首沒被康承訓的狗腿子找到。而那些寵愛楊行密的叔伯們,一個個被戮屍示眾,斬下首級用長矛穿了,放在城頭供群鴉啄食,直到隻剩下白森森的髑髏。 他們的戰功,則變成了康大帥率親兵力戰,指揮得方,反敗為勝。 楊行密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仇恨讓他幾乎從來不笑,也不願與任何人多話。除了練劍和學習兵法,他也再無多少愛好。 “振衣盟的王盟主寄信過來,說天下就要大亂了。咱們六大派如若糾集士馬,一時俱發,大唐頓時全身起火,應接不暇,聲勢恐怕還要勝過龐勳的明教起兵。” 有一天,師傅依舊溫柔笑著,拍著楊行密肩頭道。 “王盟主這個人,還是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藏劍山莊莊主淡淡道:“不過他說得也沒錯,百姓厭唐久矣。天下是要大亂了,區彆隻在還有幾年。” “行密,你的一身才略武功,很快會有用武之地。這如畫的江山,正好給你們這些少年英傑做戰場!” 莊主眼神驟亮,語調鏗鏘,顯得對此無比期待。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