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齡奶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0章 太子李承乾,大唐釣魚人,超齡奶爸,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覺得畢竟葛明是有功的,雖然年幼不適合封官,給葛明父親弄個品級高的散官還是可以的。

於是對旁邊的太監說到:“派人儘快調查臨渝縣令之妻劉氏的出身,調查清楚之後擬招,葛明於國朝有大功,葛庭玉、劉氏教子有方。封賞葛庭玉為中散大夫,封賞劉氏為縣君。”旁邊的太監諾一聲之後就下去了。

唐代封賞也不是胡亂封賞的,對於白身之人要做個簡單的調查,起碼要往上調查三代。葛三爺家做小官多少代了,朝廷自然是有備案的,所以隻需要調查劉氏的出身。

李世民又說到:“葛明這小子畢竟有功,要是一點都不賞賜好像朕虧待了他。不如等過幾年這小子長大些,來長安進太學讀書吧。”

魏征說到:“陛下聖明。”要是葛明在這裡,一定會好好感謝李世民的八輩祖宗。也要順便感謝魏征的八輩祖宗,封賞全是父母得了,自己什麼都沒有。

太學可是古代最高學府,一般人想到裡麵讀書那是不可能,非勳貴子弟絕對進去不,裡麵混幾年怎麼都能弄個官做做。對於葛明來說確實是不錯的賞賜了,但是葛明絕對不想去太學讀書。

不過唐代並非隻有太學,還有國子學,四門學等等,都是國子監管轄的。也就是說太學、國子學是學校或者學科,國子監是管理部門,類似後世的教育部,所以讀書不能說在國子監讀書。

等葛明的封賞安排妥當,李世民看著三本奏折,心裡也有了打算。耕牛一事國民不需要知道,知道了也沒草原的牛。拚音一事還需要徐徐圖之,大局穩定之後才能考慮推廣。但是傷口縫合之術必須快速普及到軍隊此行。

李世民對身邊的太監說道:“把太子叫來。”太監領命而去。

李世民對魏征說到:“玄成,拚音一事朕打算徐徐圖之,你先教給太子,讓太子在宮中教教弟妹,朕也想看下效果如何。”魏征拱手表示同意。

就在等太子上殿的功夫,李世民把剛才葛明那首憫農詩用漂亮的飛白體寫了出來。這首詩道儘了農戶的艱辛,作為太子必須知道民間的疾苦,所以這首詩一定要讓太子好好研讀才行。

太子李承乾被太監帶著上了殿,上殿之後先給李世民施禮,然後又給魏征施禮,魏征起身回禮,這才站到一邊等著李世民訓話。

李承乾武德二年生於程乾殿,母親是長孫皇後,不但是嫡子還是長子,李世民登基之後就被封為太子。

要說皇家的人果然是頂級貴族,禮儀風範樣樣不缺,小小年紀居然有些風度翩翩。葛明要是在這裡怕是要嫉妒死,出身好、長得帥,找誰說理去?

李世民對李承乾給予厚望,小小年紀文質彬彬,孝敬師長禮讓弟妹,已經有了太子的風範。為了讓太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專門任命蕭瑀為太子少師專門負責教導。

李世民把默寫的憫農詩遞給旁邊的太監,太監捧著遞給了李承乾。李承乾看後說到:“父皇,您這首詩寫的真好,道儘了農戶的艱辛。”

李世民笑著說到:“此詩不是朕寫的,是一個十歲的孩童寫的,比你隻大一歲。”

李承乾說到:“這麼年幼就有如此才華,兒臣羨慕得緊。”

李世民點頭說到:“這首詩好好研讀,也教給弟妹研讀。今天朕叫你來還有另外一件事,寫出此詩的小子弄了一套拚音字母出來。今天開始你跟著魏主簿好好學習,學完之後教給弟妹,父皇過段時間要檢查功課。”

李承乾施禮說到:“兒臣謹記。”然後對魏征施禮到,說到:“還請魏主簿悉心教授,承亁感激不儘。”

魏征回禮笑著說到:“臣遵命。太子殿下聰慧,不用幾天就能學會了。”

李世民也笑著說到:“玄成這些日子先把拚字字母好好教給太子,順便也調整一段時間,將來朕還有大用。”

魏征、李承乾施禮,兩人這才退出大殿。

於是從這天開始,東宮裡麵傳出來阿啵呲嘚的奇怪讀書聲。這聲音從葛明院子傳出來時,路過的仆人會聽上一會,隻當小郎君在胡鬨,然後笑著離開。

這個聲音從東宮傳出來,路過的太監、宮女都認為這怕是天書,隻有太子這樣金貴的人才能學,於是趕緊匆匆走開,生怕聽了不該聽的東西,幾天之後死於非命。

曆史上對於李承乾的記載其實並不少,對李承乾童年的評價都是聰明好學,尊敬師長,顏值還高,是個非常不錯的好孩子。

為何後來心理扭曲到喜歡死人妖,還大逆不道的造反,其實跟很多原因都有關。一個是李世民造成的,不可否認李世民是一代明主,但是教育子女的水平實在太差。

或許是因為對李承乾寄予厚望,經常是打擊式的教育為主。在李世民看來這是應當的,因為你是太子,對你的要求自然比其他皇子更高。

好吃的,好玩的,全都給弟妹們,這個好像也沒多大問題,至少站在李世民的角度是這樣的。老子死了,將來天下都是你的,所以在你登基之前就過過苦日子,以免登基之後更加奢侈無度。所以對其他皇子封賞很多,但是對李程乾非常嚴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唐釣魚人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