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齡奶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章 好句啊,好句,大唐釣魚人,超齡奶爸,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你墨鬥裡的墨汁是什麼東西調的?”相傳墨鬥、鋸子、刨子是魯班的三大發明。

墨鬥就是一個小容器,前有一小孔,墨線從中穿過。鬥身裡麵放上麻布、棉花之類的東西,可以吸收墨汁,當然這個時候棉花幾乎沒有。把細線卷在鬥身裡的搖杆上,細線就能沾滿墨汁,就成了墨線。

把墨線從墨鬥前方的小孔裡抽出來,在木頭一端固定住,然後合適的地方固定墨線的另外一端,揪起墨線一彈就有一條直線了。這東西很像釣魚時候用的紡車輪,通過搖杆收線和放線。

老戴聽葛明問墨汁的事就說到:“就是碳煙加點水,還有一點桃膠、魚膠什麼的。”

“桃膠?桃樹上的膠?”農村長大的葛明自然知道這東西,桃樹被蟲子咬了就會分泌出黏黏的樹脂,軟乎乎的可以做膠水,後世這東西也不知道怎麼成了保健品,貌似價格還不低。

“你說還有魚膠?魚鰾熬成的膠?”魚膠就是魚鰾熬成的膠,這東西是專門熬成膠水粘木頭的,是每個木匠必備的。魚膠需要加熱之後才能融化,有非常好的粘性,如果想要拆開粘合處隻需要再把魚膠烤化就行,據說明代鄭和下西洋的船隻上就用了大量魚膠。

真真沒想到,後世的兩種滋補品,居然隻是古代木匠用的膠水。

老戴回答到:“是的小郎君,沒想到小郎君這麼有見識,居然連這個都懂。”

“那你有沒有辦法調出有點粘稠的墨汁來?”

“加點漿糊行不行?”葛明聽了直拍腦袋,虧老戴想得出來,葛明覺得心很累,但是自己又不知道怎麼調。所以乾脆把任務交給老戴,便說出來自己的要求。

“調出來一種墨汁來,刷在木頭上刻的字上,然後把字印在紙上。不過咱作坊的紙不夠上乘,普通的墨汁會湮墨,粘稠一點的墨汁才不散。”

老戴撓撓腦袋,消化著葛明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想了半天之後,手裡拿起一塊木板,比比劃劃地對著葛明問道:“是不是木板上刻陽字,刷上一層墨汁,然後把字印到紙上?墨汁應該略帶粘稠,不然會洇,太黏了木板揭不下來,是不是這意思?”

“對對對,老戴,你這表達能力比本小郎君還要好。”葛明此時有些無語,有點陰溝翻船的感覺。

“那跟印年畫差不多,交給我老戴了,晚上就能給小郎君答複。”老戴拍著胸脯自信滿滿。

葛明對老戴豎起大拇指,帶著丁香回去了,坐等老戴的好消息。

此時葛明更加有了深刻的體會,很多東西確實都看過,但隻是見過,知道的都是些皮毛而已,細致的事還是應該交給專業人士來做,自己最多出出主意。

突然想到了一首詩,不記得是誰作的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躬行是完全沒必要的,畢竟這麼多手下呢。

從戴健家回去的時候,看到莊子裡不少光屁股在打打鬨鬨,莊子更加有了煙火氣了。一會就跑過來一個問葛明要不要一起玩,這些家夥小小年紀不讀書,天天到處瞎跑。

古代普通人識字率低的令人發指,幾乎全是文盲,因為知識隻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上的,普通人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奈何你智商超過愛因斯坦,也隻能麵朝黃土背朝天,祖祖輩輩土裡刨食。

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這句話在後世或許很多人都不認同,因為就算是讀完了大學,也很難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

古人對於知識的渴望程度遠超後世,葛明甚至在盤算,等賺到了錢之後在莊子上弄個學堂,請個老師教孩子們識字,順便教點算學什麼的。物質上的貧窮,往往是因為缺乏見識,用後世流行的一句話來總結:學識決定了你的下限。

葛明一邊走一邊胡思亂想,葛家老宅距離戴健家本就不遠,片刻功夫就進了家門,剛好又趕上準備出發去城裡賣熏肉的兩兄弟。用祿伯曾經的話來說,這是莊子上最有出息的兩個後生,因為會算簡單的帳,賣東西不會被騙。

葛明打過招呼之後就回了房間,今天實在太累,必須打個盹。剛躺在床榻上,丁香就過來敲門,說王麻子來了。葛明想起來好像是讓王麻子下午過來拿錢的,於是讓丁香數了五百多個銅錢給王麻子,然後又躺下繼續打盹。

胡思亂想半天,這才又有了睡意,丁香又來敲門,說是莊子上收集的鍋底灰送過來了。葛明現在屬於大腦不想睡,但是身體不由自主,這也是年幼身體帶來的效果。隻好隔著門說知道了,晚點再處理。

這一覺醒來,天都快黑了。丁香聽到動靜進了葛明房間,幫著葛明穿好衣服,稍微洗了把臉。這才出門到院子,一看福伯、祿伯、袁老道都已經在院子裡了,張春來正在忙著做菜。

今天算是張春來學習炒菜開始入門,正是信心滿滿的時候。看到葛明到了院子,張春來打過招呼之後又開始忙碌。

晚飯比較簡單,炒肉片、炒雞蛋,還有現在葛家獨有的壓肉,這東西蘸上三合油也很好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唐釣魚人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