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齡奶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章 太極拳,大唐釣魚人,超齡奶爸,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願教老道?”對於葛明來說這東西沒什麼好藏的,練習的人越多反而越好。
剛好見到福伯出了房門,便拉著福伯站在袁老道旁邊。福伯身體明顯不如祿伯硬朗,學學太極拳也能強身健體。福伯自然不知道葛明要做什麼,不過小郎君安排了跟著做也就是了。
“小子不敢說教,您本就是道學大家,相信道長能夠把太極拳發揚光大。”不過葛明此時有些尷尬,太極拳確實有口訣,但是當年自己學的時候老師為了讓大家記得清楚,隻教了“大西瓜”口訣。
最後沒辦法,也隻能硬著頭皮這樣教了。
“一個大西瓜,
一刀切開它,
你一半來他一半,
給你你不要,
給他他不收,
。。。。。。”
袁老道本來心心念念,聽到葛明一邊比劃一邊念口訣,心裡有些哇涼哇涼的。多好的道家養生拳法,怎麼口訣裡全是西瓜?這西瓜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袁老道看的滿臉不滿,問到:“小子,西瓜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其實隋朝就有西瓜了,真正開始廣泛種植就是在唐代,不過西瓜最早不叫西瓜,這時候叫寒瓜,所以這個時候沒有西瓜。
“袁先生,不要在意那麼多細節,太極拳講究的是意不是形,一招一式皆可隨意。”彆看葛明瞎說,可恰恰說到了點子上,道家最是講究“自然”,重意不重形。
袁老道自然又被忽悠到了,頓時覺得葛明說的非常有道理,便認真跟學了起來。雖然是葛明教袁老道,但是在葛明看來袁老道比自己打的“漂亮”,隻打了一遍,袁老道就掌握了其中精髓,葛明心裡也一直在嘀咕:這老道,天生就是做老道的料,看來有必要再跟袁老道學回太極拳。
福伯就差多了,比比劃劃的跟不上趟。福伯此時也才知道原來是葛明教袁老道太極拳,據說是道家不傳的養生法門,很後悔剛才沒好好學。還以為小郎君又在胡搞,不然口訣怎麼全是“西瓜”呢,看來下次要好好學,說不定這把老骨頭還能多活幾年。
等三人練完了拳,丁香也端了一碗酸湯過來,袁老道一口喝下一大碗,頓時感覺舒暢無比,不覺哈出一口酒氣。其實人宿醉之後稍稍活動,出點汗本就能解酒。
看著袁老道一碗酸湯下去,葛明嘴巴直泛起酸水,頓時感覺餓了。好在春來大哥正好過來送飯,今天早上的飯食依舊是小米粥和饅頭,彆看飯食簡單,這個時代的人還有很多都吃不上饅頭呢。
跟袁老道和福伯一起用過了早飯,天色才漸漸發白,估計也就後世七點左右。等小猴子和丁香也用過了早飯,祿伯也就趕到了。
夏收總算要開始了,葛明其實非常期待,農耕社會對農業的重視程度非常之高,就算是後世,不少地區還有慶豐收的各種活動,葛明想著今天怕是要看看眼了。
推開葛家老宅的門,便看到全莊子的男女老幼都已經在門口集合。拿著鐮刀的、背著籮筐的,張富貴、戴健這些娃子居然也在其中。
古代果然對夏收極為重視,都是全家出動,連光屁股的娃子都出來。聊天的、打孩子的、娃子哭的,嘰嘰喳喳好不熱鬨。好在臉上全是喜悅,不然還以為是出門逃難的。
葛明琢磨著怎麼也應該有個儀式,會不會讓自己講上幾句,葛明心裡有些忐忑,這要是讓自己講幾句,應該講點什麼呢?大家好好收麥子,爭取早日奔小康?
不過葛明想錯了,或許其他莊子上會搞個儀式,但是做過強盜的葛三爺從來不玩這套虛的,所以根本就沒什麼儀式。用葛三爺的話來說:糧食熟了趕緊搶收,弄那些虛頭巴腦的事做什麼?還不如多割半畝麥子。
福伯從幾人中走了出來,對著站在門口的莊戶喊到:“大家靜一靜,今天開始搶收,還是老講規矩,每家出壯男、壯婦一名,先幫著主家把麥子收完,然後開始收自家的麥子,剩下的人也去搶收自家的麥子。”
在葛明看來這好像就是剝削,但是莊戶上的人好像並沒有任何異議。其實葛明不知道,這也算等價交換,因為莊子上的牛全是葛家的,要是沒這些牛莊戶上的田更種不了多少。再說這些莊戶本就是佃戶,都是葛三爺當上縣令之後分到了永業田和口分田,也不再是佃戶,而是均田戶,感激都來不及呢。
葛明想到了後世的麥客,那是在收割機遠沒普及的年代。由於麥子是從東往西逐漸蒸熟的,所以很多西北人夏收之前就往東走,從東收割到西,可以賺上一點工錢,主家也有豐盛的飯食款待。隨著麥子成熟往西走,最後也就到了自己家的麥子成熟了。
葛明盤算了下,據說好的麥客一天也隻能收兩畝麥子,一家出壯男、壯婦各一名,就算一天能收割三畝,家裡足足有千畝,這起碼要一個月,好像怎麼都來不及收割。
麥子成熟了要是不趕快收,一場毛毛雨都會讓麥粒發黴甚至發芽。就算是收割完葛家的麥子,自己家的麥子也就沒時間收割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唐釣魚人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