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齡奶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葛家莊子,大唐釣魚人,超齡奶爸,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福伯到了葛明的小跨院,小猴子跟在福伯身後。福伯看到葛明後想要彎腰行禮,葛明上前趕緊扶住。讓老人家給孩子行禮,這事情葛明還是做不出來的。
葛明還是第一次好好打量福伯,老頭消瘦但是精神還算不錯,五十來歲的年紀,頭發胡子已經花白,穿著藍色褲褂已經洗的發白,好在沒有補丁,腳上一雙麻鞋。麻鞋不是麻布做的鞋子,是先把麻繩編成繩子,然後再用繩子再編成鞋子。堂堂縣令家的老管家,就這個打扮,可見家裡沒有想象的富裕啊。
福伯也姓劉,名叫劉福,是葛明母親嫁過來時跟過來的下人之一,經過隋末唐初的戰亂,如今也隻剩下福伯一人。也曾有過妻兒,大業年間就已經不在了。如今孑然一身,兢兢業業,是葛家最忠誠的下人。
福伯本打算在葛家養老了,主家心善奈何長子早年夭折,次子又是個傻子,主家後繼無人,仆人以後也就沒了希望。自從聽說袁道長治好了小郎君,讓福伯心裡又燃起了希望。
“福伯,我想找個地方挖幾個池子,還要搭幾個棚子,打算弄點紙張出來習字使用。還需要弄些麥秸、桑皮、穀草,需要有地方可以晾曬。”葛明開門見山說道。
“小郎君大概需要多大的地方?”福伯連忙問道,看到現在的葛明,福伯心裡真心感到安慰。
葛明心裡盤算了下,地方好像不能太小,但是到底多大心裡有沒個概念。這年頭又沒有多少平米的說法,隻能隨便說了句“一畝地”大小。唐代的一畝地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五百多平米,麵積算相當大了。
福伯沉思了一會說到:“不如就去咱們莊子上吧,距離城裡也不遠,就在縣城西北十裡之外,步行過去也隻需要半個時辰。”
葛明心裡樂開了花,不是勳貴才有封地嗎?沒想到我老葛家還有莊子。有莊子就有很多地,估計莊子上人也不少,那場地和人手的問題都能解決了。跟福伯約定好,明天早上趁著涼快去莊子上實際看看。
福伯走後,葛明打算讓小猴子帶著出去逛逛,整天悶在家裡實在難受。葛明更想想看看沒有什麼好吃的,天天稀飯酸饅頭加鹹菜,實在有點受不了。穿越一趟,還是個二代,就天天讓我吃這個?
葛明帶著小猴子去了正房跟母親“請假”,母親開始不太同意,軟磨硬泡、賣萌耍賤之下劉氏才同意,不過條件是不能亂跑,必須有大人跟著才行。孩子不能悶在家裡,以前是沒辦法,現在孩子正常了劉氏也希望葛明出去走走。
劉氏讓丁香叫來了福伯,說是讓福伯跟著才算放心。劉氏很大方,這是葛明第一次出府“逛街”,所以給了葛明一筆巨款,足足五個銅錢。然後囑咐了福伯幾句照看好小郎君的話,就讓葛明他們出門了。
從後院到中院,再從中院到前院,葛明走的比較慢,這個家雖然比較大,但是比較破敗,很多地方油漆已經剝落,家裡不少老仆看到葛明都過來施禮打招呼。
葛明也不記得這些人名字,也隻能賣萌點頭而已。家裡老仆居然女多男少,想想也對。河北在隋末唐初飽受摧殘,男丁死了十之七八,男人少也就比較正常了。
出了府門便是一條大街,寬而筆直,不過就是壓實的土路,如果下雨怕全是黃泥湯子。葛府在縣城的東北角,聽福伯說縣城裡不過橫豎各有兩條大街,縣城大致被分成“井”字。街道名字比較有意思,東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府門之前的這條大街就是北大街。
東西南北各有一門,名字起得更是直接,就是東門、西門、南門、北門。
沿著北大街往西走,確實有些商鋪,但是大多比較小,看來都是小生意人。等走到了西大街、北大街相連的地方,人就變得多了不少。
依然是比較寬的土路,這年頭人少地多,其實從城市布局的角度來看還是比較科學的。建築都是木質的,看著穿梭的古人,葛明有一種後世在影視城旅遊的感覺。隻是這些人大多麵黃肌瘦,穿著也十分破舊。
“井”字最中間的這段,也就是四條大街中間,算是縣城最繁華的地方,大家都叫這裡“四條街”。兩邊店鋪較多,不過隻有少數幾家是兩層的,有賣炊餅的,有賣蒸餅的,還有一家看起來還不錯的酒樓。
街邊上不少小販在叫賣,這就引起了葛明的好奇心。有賣菜的,有賣竹木製品的,鍋碗瓢盆也全都有,隻是多是粗陶的製品,有點類似後世農村趕集。
菜的種類極少,隻看到白蘿卜,香菜,茄子,這時候叫昆侖紫瓜,據說隋煬帝最喜歡吃。還有黃瓜,冬葵,菜豆也叫豇豆。當然還有蔥薑蒜,不禁要感謝張騫,很多都是張騫帶回來的,要不然更沒什麼東西吃。葛明失望透頂,看來物質生活也就這樣了。
一個老大娘坐在路邊,身前放了半竹籃雞蛋,看來是想賣掉雞蛋換點油鹽回去;一個中年賣菜小販吆喝著,看來家裡還有老婆孩子要養。對於底層的勞動人民來說,生活一直都是充滿了艱辛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唐釣魚人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