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汁兒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外交是什麼姿勢?公主殿下,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橙汁兒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遍地黃金?”
武皇後聞言眼睛一亮,喃喃自語。
楊易看著天後娘娘越來越亮的眼睛,心裡卻是波瀾不驚。
對於武皇後這一類的帝國統治者,若是與他們說什麼發現新世界之類的曆史意義,未免太過淺
長安城的夜,燈火通明。
太平公主站在宮牆之上,俯瞰著腳下的繁華。除夕之夜,整座長安城都沉浸在喜慶之中,處處張燈結彩,爆竹聲此起彼伏。然而,她的心卻如同這冬夜的寒風一般冷冽。作為大唐最尊貴的公主之一,她的命運從未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日是除夕,本該與家人團聚的日子,但她卻獨自一人登上了這高高的宮牆。父皇李治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母後武則天更是權傾朝野,而她的兄長們也在各自的勢力中周旋。在這權力的漩渦中,太平公主覺得自己像是一隻被囚禁在金籠中的鳥兒,看似光鮮亮麗,實則毫無自由。
“公主為何深夜還在宮牆上?”一個低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她轉過身,看見的是一個身著玄色長袍的男子,他正是當朝名臣狄仁傑。狄仁傑的目光深邃,仿佛能看穿人心。
“狄大人,您也未休息?”太平公主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苦澀,“隻是覺得今晚的長安格外美麗,忍不住想多看幾眼。”
狄仁傑點了點頭,卻沒有再多說什麼。他知道這位公主內心的孤獨和掙紮,但他也知道,在這個複雜的政治環境中,任何一句話都有可能成為雙刃劍。
“狄大人,您可知道,我有時候會羨慕那些街頭賣藝的女子。”太平公主忽然說道,“她們雖然卑微,但卻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
狄仁傑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公主不必如此感慨。您的身份雖有束縛,但也意味著責任。天下之大,黎元為重,您的每一步都關乎萬千百姓的命運。”
太平公主沉默了片刻,然後輕歎一聲。“或許吧。可是,我終究還是渴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了陣陣喧鬨聲。二人循聲望去,隻見一群孩童正在街邊放煙花,五彩斑斕的火光映照在夜空中,宛若繁星墜落人間。
“這些孩子真幸福啊。”太平公主望著那片璀璨的煙火,眼神中透著向往。
狄仁傑看著她的側臉,心中暗自歎息。他知道,這位公主的內心遠比表麵上更加敏感和脆弱。然而,他也明白,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她必須學會隱藏自己的情感,將個人的欲望放在國家利益之後。
“公主,除夕之夜,不如讓我陪您走一遭,看看這長安城的熱鬨景象如何?”狄仁傑提議道。
太平公主略顯驚訝,但隨即展顏一笑。“好啊,難得狄大人也有這樣的興致。”
於是,兩人沿著宮牆緩緩而行,逐漸靠近了長安城的中心。街道兩旁擠滿了歡慶的人群,到處都是笑語喧嘩。小販們吆喝著售賣各種年貨,孩子們追逐打鬨,老人們圍坐在一起講述著往昔的故事。
太平公主看著這一切,心中竟生出一種久違的溫暖。她從未想過,原來平凡的生活也可以如此美好。然而,這種感覺很快便被現實打破??當她試圖融入人群時,周圍的人立刻認出了她的身份,紛紛跪拜下來,口中高呼“公主千歲”。
“起來吧,不必多禮。”太平公主有些無奈地擺了擺手。她知道,無論她多麼努力,都無法擺脫這個身份帶來的隔閡。
狄仁傑見狀,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公主,這樣的場景雖然讓人感到距離,但也說明了您的地位受到萬民敬仰。這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太平公主搖了搖頭。“我寧願做一個普通人,能夠隨意地走在街上,與朋友談笑風生,而不是時刻被人注視、敬畏。”
狄仁傑沒有接話,而是轉移了話題。“公主可知,今年的除夕還有另外一件大事?”
“哦?是什麼?”太平公主好奇地問道。
“據我所知,太子殿下今晚將在東宮設宴,邀請文武百官共度良宵。這不僅是對朝廷官員的一次安撫,也是向天下昭示大唐未來的穩定。”
聽到這裡,太平公主的臉色微微一變。“太子兄的舉動倒是令人玩味。不過,他這樣做,怕是也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吧。”
狄仁傑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確實如此。畢竟,朝中派係林立,各有算盤。而太子殿下此舉,無疑是在鞏固自己的地位,同時也暴露了自己的意圖。”
太平公主陷入了沉思。作為皇室成員,她深知宮廷鬥爭的殘酷。每一個決定,每一次行動,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甚至改變整個局勢。而她自己,又該如何在這種複雜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公主,既然我們已經出來散步,不如再往前走走,去看看那座新建的佛寺。”狄仁傑提議道。
太平公主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答應了。兩人繼續前行,不久便來到了一座氣勢恢宏的寺廟前。寺內香火鼎盛,僧侶們正誦經祈福,為新的一年祈求平安。
太平公主走進大殿,跪在蒲團上虔誠地祈禱。她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許多畫麵:幼時與兄妹們嬉戲的場景、母親嚴厲的教導、父親慈愛的目光……還有那些她無法掌控的未來。
“願天下太平,願父皇早日康複,願母親放下執念,願兄長們和睦相處……”她在心中默念著。
禱告完畢後,太平公主站起身來,發現狄仁傑依舊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她。
“公主,人生如棋局,每一步都需要謹慎斟酌。但無論如何,請記住,您始終是大唐最重要的一員。隻要您願意,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影響這個世界。”
太平公主凝視著狄仁傑,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謝謝狄大人。我會努力的,不僅為了我自己,也為了大唐的未來。”
夜漸深,長安城的煙火漸漸熄滅,但那股溫暖的氣息卻久久縈繞在太平公主的心間。她知道,前方的道路注定不會平坦,但她也相信,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一定能夠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
第二天清晨,陽光灑滿長安城,新的一年開始了。
太平公主早早地來到太極殿,參加新年的朝會。大殿內金碧輝煌,文武百官整齊排列,氣氛莊嚴肅穆。李治皇帝坐在龍椅上,麵容憔悴,但目光依然銳利。
“朕觀諸位大臣皆已到齊,今日特設朝會,旨在商議國事,並展望新年之計劃。”李治開口說道,聲音略顯虛弱。
眾臣齊聲應答:“吾皇萬歲!”
太平公主站在一旁,默默觀察著場內的每一個人。她注意到,太子李顯神情肅穆,似乎胸有成竹;而武則天則端坐於側,目光掃視全場,威嚴不減當年。
“太子殿下,你先說說你的想法吧。”李治轉向李顯。
李顯拱手行禮,朗聲道:“兒臣以為,新的一年應當以安民心為首務。建議減免部分地區賦稅,同時加強對邊疆的防禦,確保邊境安寧。”
此言一出,立即引來不少大臣的讚同。然而,也有一些人麵露疑慮,顯然認為這樣的政策可能會削弱朝廷的財政實力。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但是否考慮過國庫的壓力?”一位老臣站出來質問道。
李顯從容應對:“國之根本在於民,若無民眾支持,何談富強?況且,減免賦稅隻是暫時之舉,待經濟複蘇,自然會有更多稅收。”
這場爭論持續了許久,直到李治揮手示意停止。“此事暫且擱置,待進一步商議後再做定奪。”
接下來,輪到其他大臣發言。有人提出擴建長安城的建議,有人主張改革科舉製度,還有人呼籲加強對外貿易。每一個議題都牽涉到巨大的利益調整,也讓太平公主愈發意識到,治理一個國家絕非易事。
就在眾人討論得熱火朝天之際,一名侍衛匆匆跑進大殿,遞上一份緊急奏報。李治接過一看,臉色驟然陰沉。
“何事如此緊急?”武則天問道。
李治抬起頭,聲音冰冷:“吐蕃使者突然抵達長安,聲稱其國王病逝,請求援助平定內亂。否則,恐有外敵趁虛而入。”
此話一出,滿堂嘩然。吐蕃乃大唐重要鄰邦,一旦發生動蕩,必將波及大唐的安全。
“陛下,此事關係重大,不可輕易答應。”一位將軍站出來反對。
“但若拒絕援助,恐怕會損害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另一位大臣則持不同意見。
李治陷入沉思,而武則天則冷冷地說道:“此事需慎重考慮。不妨先派人前往吐蕃探查虛實,再做決斷。”
太平公主在一旁聽著,心中暗自揣測各方的意圖。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外交事件,更可能是各方勢力博弈的開端。
“父皇,兒臣願親自前往吐蕃,代表朝廷處理此事。”李顯突然開口。
此言一出,再次引發軒然大波。許多人認為太子不宜冒險遠行,但也有人支持他的主動擔當。
“太子殿下年輕氣盛,固然值得稱讚,但吐蕃之事非同小可,還需三思而後行。”武則天淡淡說道。
李治皺眉思索片刻,最終點頭同意。“好吧,太子可帶一支精銳部隊隨行,務必小心行事。”
太平公主看著兄長離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她既為兄長的勇敢感到自豪,又擔心他會因此陷入險境。
朝會結束後,太平公主回到了自己的宮殿。她坐在窗前,望著外麵的天空,思緒萬千。她知道,大唐的未來充滿了未知和挑戰,而她自己,也需要儘快找到自己的定位。
“公主,有人求見。”侍女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沉思。
“誰?”太平公主問道。
“是薛紹公子。”侍女回答。
聽到這個名字,太平公主的心跳不由加快了幾分。薛紹,那個讓她心動的男人,此刻竟然出現在她的宮殿外。
“請他進來。”太平公主整理了一下衣襟,儘量讓自己保持鎮定。
不多時,薛紹走了進來,他依舊穿著那身素雅的長袍,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薛公子,你怎麼來了?”太平公主問道。
“聽聞公主今日參加了朝會,特來詢問結果如何。”薛紹答道。
太平公主簡單講述了朝會上的情況,包括吐蕃使者的到來和太子的決定。薛紹聽完後,眉頭微蹙。
“公主,依我之見,太子此行風險極大。吐蕃局勢複雜,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禍。”
太平公主點點頭,表示認同。“我也很擔憂。可是,身為太子,他不得不承擔這份責任。”
薛紹凝視著她,眼中閃爍著某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公主,若您願意,我可以為您效勞,助您守護大唐的和平。”
太平公主愣住了,她沒想到薛紹會說出這樣的話。一時間,她不知該如何回應。
“薛公子,你的心意我明白了。但是,現在的我,還無法做出任何承諾。”太平公主低聲說道。
薛紹笑了笑,語氣中帶著一絲釋然。“無妨,公主隻需記得,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站在您這一邊。”
太平公主望著他的背影,心中泛起陣陣漣漪。她不知道,這段感情是否會帶來更多的困擾,但她清楚,薛紹的存在,給了她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唐的局勢愈發撲朔迷離。而太平公主,也在這紛繁複雜的環境中,一步步走向了屬於自己的舞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