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會武皇後!女婿和銅匭製
橙汁兒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會武皇後!女婿和銅匭製,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橙汁兒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片刻後,副典軍王衝接到了一個讓他不寒而栗的消息。 公主府內混入了刺客! 而他身為公主府的副典軍,實權上的典軍,居然對此一無所知。 他顧不得手下人還在跟他彙報,便慌忙朝著楊易所在的位置趕去。 見到楊易時,卻見楊家令隻交給了他一個簡單的任務。 楊易笑著說道:“請一個大夫過來,將這昏迷的刺客救治,另外,把那個女刺客看管著,彆讓她逃了就行。” 王衝額頭滿是汗水,連忙拱手應道:“是,楊家令。” 楊易微微一笑,隨即又趕往公主殿下所在的位置。 公主殿下的閨房內。 太平早就穿好衣服在等著楊易了,從楊易喊來副典軍王衝開始,公主殿下就已經得到了通知。 直到楊易出現在太平公主麵前,太平此刻還是有些懵,偌大的公主府內居然闖進了刺客,這簡直讓她有些出乎意料。 太平穩了穩心神,看著楊易問道:“那兩個刺客怎麼樣了?” 楊易微微一笑:“一男一女兩個刺客,男刺客重傷,女刺客現在被控製住了。雖然她聲稱公主府內隻有他們兩人,但是難保不會有其他刺客藏匿其中,所以我已經叫來了王衝,將兩人看守住。” “公主殿下的閨房外,也已經有不少公主府的侍衛正值守,公主殿下等會兒也能安心休息了。” 太平微微皺眉,若有所思地看著楊易。 “這些人為何闖入公主府內行刺?” 楊易意味深長的一笑。 “有人借著朝廷的名義為自己斂財,卻又偏偏碰上了兩個願意豁出性命,替天行道的俠義之士,還將事情捅到了我的麵前。要不是這兩個刺客,我恐怕還不知曉,這民間居然有人借著郵政和水泥道路的事情收稅,最糟糕的 是還把罪名栽在我的頭上。” 楊易嘴角翹起一抹弧度,“這些人以為天高皇帝遠就可以隨意放肆,剝削百姓,顯然是小瞧了這些被他們踩在腳底下的底層百姓。’ 太平聞言,鳳眉蹙起,眸子中滿是厭惡之色。 “我大唐地方上居然還有這種敗類,簡直是罪無可恕。明明是我大唐的仁政,卻攤派到百姓頭上成了收稅的由頭,這群貪官汙吏真是該死。” 公主殿下聲色俱厲,語氣冰寒。 讓公主殿下憤怒的其實並不止於此,這些人假借名目搜刮百姓的錢財也就罷了,居然還把罪名推到楊易身上。 要知道楊易為大唐可是貢獻了不少功勞,到如今卻被一群大唐的蛀蟲給扣上帽子,當真是令人心寒。 公主殿下憤憤不平道:“不行,本宮要去見母後,讓母後下令將這幫蛀蟲抄家滅族!” 楊易嘴角微微一翹。 “這正是我現在要與公主殿下說的,我剛從那女刺客那裡得知了關於此事的具體詳情,正準備去麵見天後娘娘,公主殿下便坐鎮公主府內,以免這兩個刺客跑了。” 太平鳳眉緊蹙,黑白分明的眸子緊緊盯著楊易,猶豫了一會兒,點了點頭。 楊易隨即朝公主殿下拱手,而後大步離去。 一炷香之後,公主府的馬車在皇城之外停下。 宮殿內,穿著白色絲綢裡衣的天後娘娘正準備將被子蓋上入睡,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武皇後秀眉微微蹙起,抬眼望去,隻見上官婉兒匆匆趕來,朝著天後娘娘拱手一禮:“天後娘娘,楊家令求見。” 武皇後一怔,有些納悶。 都這麼晚了,楊易跑過來乾什麼? 難道這家夥就不知道半點避諱嗎? 她心裡這麼想,卻還是揮了揮手,淡淡道:“讓他進來吧。” 外臣深更半夜入宮,如果傳出去必然引起軒然大波。 一般而言,臣子也沒有這麼晚跑過來到皇宮去見太後的。 隻不過她跟楊易的關係特殊,自己本身的政治地位也頗為特殊。 如今大唐,她實際上掌握權力,雖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 而楊易又作為他的女婿,兩者之間並不是普通的太後和外甥的關係,所以倒也沒有那麼忌諱。 就算是傳出去又如何? 不過是女婿見嶽母罷了。 隻是她有些好奇,楊易從來不會這麼晚跑過來見她,難道有什麼急事嗎? 她就這麼思索著,不到片刻,楊易便走了進來,恭敬地朝著武皇後行了一禮:“微臣見過天後娘娘。” 武皇後此時披了一件深紫色的鳳袍,坐在檀木打造的月牙椅上,絲質的猶如女子肌膚般細膩的袍服從椅子邊垂落,蓋住大半個身子,但是胸口的飽滿卻是幾乎裂衣而出,勾勒出深深的溝壑,雪白的肌膚閃爍著誘人的光澤。 武皇後微微頷首:“今日這麼晚了,你有何事要突然入宮?” 楊易抬起頭看向天後娘娘,這位武皇後依然是那般威嚴冷豔,隻是靜靜地看著他,撲麵而來的威嚴,不由得讓人有種臣服的欲望。 楊易神色平靜。 “天後娘娘,今夜公主府內進了兩個刺客。” “刺客?”武皇後聞言,鳳眉微微豎起,眸中閃過一絲凜冽,卻依然是不動聲色,“公主府內可有人受傷?“ 楊易搖了搖頭,道:“那兩個刺客是奔著我來的,並未有任何人受傷,此二人已經被微臣製服。” 武皇後微微一笑:“楊卿,你倒是好身手。” 楊易拱手:“天後娘娘過譽了,微臣也不過是警惕心比常人稍微強了一些罷了,實乃僥幸。” 武皇後端起上官婉兒送上來的茶杯,抿了一口,緩緩道:“審問出來是為何要行刺你了嗎?” 楊易麵如平湖,迎著天後娘娘的目光,沉吟道:“微臣已經得知此二人的目的,此二人聲稱是替天行道而來,要刺殺我這個大唐之禍國殃民的奸臣。” 武皇後一怔,有些神色古怪地看著楊易,唇角泛起一絲忍俊不禁的弧度。 “禍國殃民的奸臣?” “楊卿,你應該罪不至此。” 楊易啞然,他自然聽得出來天後娘娘的調侃。 他當即搖了搖頭苦笑道:“微臣得知此事的時候也是有些茫然無措,隨後才從其中一個刺客口中得知川蜀之地有一些官員假借朝廷名目向百姓大肆收取稅銀。” 殿內一靜。 角落裡的上官婉兒一愣,有些吃驚。 武皇後聞言,鳳眉頓時一蹙,緊緊盯著楊易,眼神變得淩厲,剛剛臉上的微笑也收斂了起來,沉聲道:“假借朝廷名目收取稅銀?” 楊易點了點頭:“朝廷自從微臣獻策之後,開始在大唐,漸漸以關內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建立郵遞體係。此郵遞體係本意是為了方便百姓傳遞家書以解相思之念,然而卻有官員借此為名向百姓收取郵遞稅。儘管有些百姓不去 使用郵寄,但是仍然要交取稅額。” “另外,朝廷還用水泥建設官道,鋪成道路,此舉耗費朝廷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為的便是為天下百姓謀福祉,讓大唐變得更加富裕起來,使得經濟交通越發發達。” “然而這些官員卻是向百姓聲稱修水泥路,朝廷要向百姓征收水泥稅,以戶為單位征收。” “這兩種稅額,征收的賦稅均是租調之稅的兩倍,百姓早就苦不堪言。” “最近幾年我大唐屢遭天災,但是朝廷也是極力地去支援和調節。” “縱然如此,百姓的日子也是勉強維持。” “如川蜀這等距離帝都遙遠的偏僻之地,百姓的生活本就更加艱難。這些官員卻是敲骨吸髓,借交通不便,百姓難以得見天子,故欺騙百姓,向百姓征收並不存在的水泥稅和郵遞稅,以至於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 生,甚至有不少百姓因為繁雜沉重的賦稅壓得直不起腰,弄得家破人亡的都大有人在。 “這些官員以為天高皇帝遠便如此肆無忌憚,當真是該殺。” “微臣心中憤懣,便連夜前來稟報天後娘娘。” 武皇後聽著楊易的話,豁然起身,她高挑的身姿披著深紫色的風袍,成熟豐腴的身軀,散發著嫵媚的氣質。 武皇後在大殿之內走了幾步,腳下的雲頭履在青磚之上發出清脆的聲音。 “我大唐疆域遼闊,版圖甚廣,本宮常年坐鎮長安,時常麵見各地官員,卻是聽不見百姓的聲音。甚至於百姓被欺壓至此,還找不到人來伸張冤屈,居然弄得民間有百姓被迫當了大俠來行刺那些貪官汙吏所描繪的所謂奸臣, 才將事情鬨到了你我二人麵前,當真是可悲,可笑。” 天後娘娘的聲音平靜,卻聽著讓人不寒而栗。 武皇後深深看了楊易一眼,“此事不僅要辦,而且要大張旗鼓地辦,那些地方官員或許是天高皇帝遠太久了,以至於心頭已經忘記了朝廷律法的威嚴。既然如此,本宮就要讓他們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 臣。” “既然有剝削百姓的準備,就要做好被殺的預料。此事本宮已經知道了,等會本宮便會派人前往川蜀之地調查,若此事屬實,必然要將這些貪官汙吏全部抄家滅族,以做懲戒。” 空蕩蕩的大殿內回蕩著天後娘娘平靜的聲音,語氣卻是帶著極度的冰寒。 楊易拱了拱手:“天後娘娘聖明。” 不管是出於攬聲望的目的,還是出於其他的目的,這位武皇後對於平民百姓而言還算是友好。 便在此時,武皇後又忽然淡淡地說:“今日之事乃是特例,要不是捅到你麵前,本宮上哪裡得知?縱然是你的錦衣衛也不過是剛剛建成,難以輻射到全國,何況錦衣衛大多是監察百官,距離長安偏遠的川蜀之地,恐怕鞭長莫 及。本宮有個想法,你要不要聽一聽?” 都這麼說了,楊易當然不可能拒絕。 “還望天後娘娘明示。” 武皇後挑了挑眉。 “百姓遇到的麻煩第一反應便是報官,但若是給他們造成壓迫的正是官員又該如何是好?隻能向當地官員的上級去稟報,不過官官相護,也難保這些官員之間不會相互庇佑,又怎麼能夠舉報的成功呢?” “所以本宮打算在宮城之外設立四個銅匭,用來接收百姓對朝廷的決策的想法意見以及用來申訴冤情,若是有人遭遇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與欺壓,便可直接來此處投書入銅匭,申訴冤情。” “而若有人來投書,就決不能有人攔著。本宮還會設立專門的知匭使和理匭使,從其中篩選出重要的消息並來稟報本宮。若如此,縱然有偏僻之地的地方官員欺壓百姓,但是隻要百姓能夠下定決心來長安告狀,本宮必然會知 道這些人的所作所為,以此也可以作為一種威懾,讓那些官員知道不能夠隨意地魚肉百姓。楊卿,你覺得本宮這個想法如何?” 看得出來這位天後娘娘似乎這樣的想法並不是臨時想出來的,倒像是早就有了頭緒,隻是借今日之口與他商談罷了。 楊易心裡嘀咕起來。 這武則天時代赫赫有名的銅匭製度莫非是因為自己的這件事情出現在曆史上了? 曆史上的這位武皇後,屬於爭議極大的人物,不提其他的功績和危害,至少在廣開言路上麵這位武皇後可謂是頗為開明,甚至鼓勵臣子進諫,在這點上,這位武皇後的胸襟是常人無法匹及的。 他心裡念頭紛紛,隨即拱拱手道:“回?天後娘娘,微臣以為此銅製度,優缺點分明。既可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發現人才,鞏固我大唐的統治,但是卻也有一些缺點,便是容易被人陷害,若是有人因為個人恩怨、政治 目的去誣告陷害他人,乃至於去賄賂負責管理銅匭和處理投匭文書的官員………………” “如果是這一環節出了問題,那麼傳遞給天後娘娘麵前的隻有他們遮掩修改過的信息,而非是真實的信息,天後娘娘便有可能被這些雜亂的信息乾擾,從而難辨真假。且此銅匭是用舉報來解決問題,此做法雖然在極端的時候 頗為有效,但是如果過度依賴此銅匭檢舉製度,就會導致整個大唐的官場風氣漸漸扭曲。” “到時候,朝中官員便會挖空心思想著如何通過銅匭製度來暗地裡打擊自己的對手,百姓則是因為利益去誣告那些實則清廉的官員。如此長久下去,則國將不國。” 他的話音落下,殿內安靜下來。 角落裡一直聽著的上官婉兒頗有些驚愕地抬頭看了一眼楊易。 天後娘娘銅匭製度並非是今日的臨時念想,而是早就有了大概的規劃,私下裡曾經與她商議過。 不過天後娘娘一直以此銅匭製度頗為自傲,如今卻被這位楊家令批評了多處缺點,這位楊家令還真是敢說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