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汁兒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棍打散大和魂,長官我是,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橙汁兒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楊易啞然。
皇帝李治、武皇後曾經號天皇、天後,並稱二聖。
雖然頗有賣弄權勢地位之嫌,但是憑借大唐的地位,這天皇,天後倒也能稱得上。
但是,那小小倭國的倭王叫什麼天皇,著實有些滑稽,也難怪公主殿下的語氣頗為鄙夷了。
他嘴角掠起一抹弧度,笑眯眯道。
“倭人身材瘦弱矮小,一向心裡頗為自卑,越是心裡自卑,就越是想要在其他方麵誇耀自己,以此彌補自己的自卑、怯懦。”
“倭人被東漢光武帝劉秀賜‘漢委奴國王印綬,直到自己明白了‘‘字的嘲笑之意,這才要不斷想要脫離‘倭字帶來的影響,我大唐乃是東方雄主,先帝曾以天皇自稱,這些倭人自然也是妄圖憑借尊貴的的稱號以提高自己的地
位和權勢,殊不知自身沒有實力不過是沐猴而冠罷了。”
楊易口中充滿了不屑之意。
顯然是對倭國人的掩耳盜鈴,十分鄙夷。
太平公主也是深以為然的點點頭,如她這般身份尊貴的人是理解不了這些倭國人的心理扭曲的行為的。
太平公主頗有些好奇地眨了眨眸子,看著楊易。
“本宮從母後那邊聽說你好似讚成跟倭國人建交,但是你又遲遲未與倭國建交,現在更是不見倭國的使者團,你這是何主意?”
楊易微微笑道:“好叫公主殿下知曉,雖然我讚成與倭國建交,但是倭國人性格卑劣,像這樣的民族是不值得成為我大唐的附屬國,享受我大唐庇佑的,因為誰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就會像暗中的毒蛇突然冒出來咬上一
口。”
這話聽得太平公主秀眉越發緊蹙,有些不理解地看著楊易,總感覺這家夥說話自相矛盾。
楊易迎著公主殿下茫然的目光,似乎是看透了公主殿下的心思,又解釋道。
“正因為如此,所以倭國這個國家最好永遠在我大唐的控製之下。”
“倘若我大唐要將其滅國,那也是不必動輒刀兵。
“因此我便向天後娘娘提出了一個不需要任何刀兵就能夠解決倭國人的方法。”
太平公主秀美的眉毛微微蹙起,直勾勾地看著楊易,眸子微微瞪圓,紅豔豔的嘴唇緊緊抿起。
“不費一兵一卒?”
“能夠滅掉倭國?”
“你這是在跟本宮開玩笑?”
“這倭國雖然隻是個小國,但是畢竟是一處島國,我大唐想要滅他,距離遠,不是那麼容易的。”
“你說你有法子,不會是在逗弄本宮吧?”
楊易沒有立刻回答太平公主的話,而是嘴角勾起,笑吟吟道。
“我大唐身為天朝上國,當然不至於因為某事跟一個小國家永不建交,那樣未免顯得我大唐毫無胸襟,所以建交是有必要的。
“倭國人所處海島相較於大唐而言,不啻於彈丸之地,但是他們那裡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我大唐完全可以開放海鮮貿易給倭國。倭國頗為貧窮,若能夠將他們的海鮮運輸到我大唐的市場之中,必然會產生巨大的利益。倭國
的天皇絕不會拒絕此事。’
“而我大唐也能夠獲取更多美味低廉的海鮮,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商人們見有利可圖,也必然會參與到這樣的海鮮貿易之中。而倭國也就形成了對我大唐的經濟依賴關係。”
“倭國人之中大多百姓迫於貧窮,錢財都被掌握在上層的貴族之中。如果我大唐向倭國開放了海鮮市場,那些平民百姓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巨額的收入,從而一躍成為富戶。這樣的誘惑對於飽受欺壓的底層倭國百姓來
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所以他們不會放棄這個機會,自然而然也就會頗有積極性地去養殖捕撈大量的海鮮,如魚類、螃蟹之類。”
“因而從事農業生產的倭國人就會越來越少。倭國人作為一個島國,地形多為山地和丘陵,耕地麵積有限,土地較為分散。普通的農戶能夠耕種的土地規模較小。因此倭國朝廷對於農業非常重視,甚至於出台各種政策來幫助
農民種地。”
“畢竟農業是倭國經濟的主要支柱,倭國民眾主要糧食來源便來源於農業生產的水稻。倘若這些民眾因為貪圖海鮮生意帶來的暴利紛紛去捕撈海鮮、養殖海鮮,那麼農業就會衰落。”
“到那時他們想要吃糧食,隻能依靠進口,而大唐的糧食就會成為他們主要的糧食進口來源。由此,倭國經濟必將繁榮,因為大量海鮮的出口會使得他們獲取大量的經濟利益,但是他們國內的農業就此衰敗。主要的經濟產業
從農業變成了漁業,而漁業又受我大唐的市場主導,我大唐便與倭國成為了被依賴與依賴的關係。”
“而他們進口的糧食卻也是通過大唐進口,由此我大唐至少可以在農業、糧食和漁業貿易市場牽製倭國。倘若有朝一日我大唐皇帝下令禁止從倭國手中收購漁業產品,又禁止向倭國出口糧食。那麼作為倭國身邊的唯一超級大
國,我大唐此舉必然會將倭國逼入絕境。他們沒有了農業基礎和糧食的支撐,我大唐也不出售糧食,他們必然會爆發饑荒。”
“到那時,大量積累的漁業資源賣不出去,最後成為爛肉,將會使得無數從事此行業的倭國百姓破產。由此我大唐不分一兵一卒,便可使得倭國完全經濟崩潰。”
“到那時,倭國若是想要存活下去,必然要向我大唐俯首,任由宰割。”
屋內寂靜無聲。
太平聞言頗有些愕然的看著楊易,烏溜溜的眸子滿是震撼。
她剛開始聽著還有些漫不經心,聽到要幫倭國發展漁業的時候,更是眉頭緊皺。
直到她聽到最後,黑白分明的眸子陡然瞪的溜圓,心裡極為吃驚。
這也太陰了!
不是楊易親口說出口,她都不知道,這表麵上是幫倭國,實則是給其套上一個狗鏈。
套上之後,生死可就由不得自己了。
公主殿下沉默了許久,最後幽幽道。
“你這廝真黑心啊,這幫倭國人估計被你賣了還得替你數錢。”
楊易哂笑道。
“公主殿下過獎了。”
“國與國之間無非是生死而已,我施此手段,也不過是順勢而為。”
太平撇撇嘴,哼哼道。
“你這廝看著白麵俊郎君,實則剖開,心都是黑的。”
“公主殿下不喜歡?”楊易反問。
“本宮怕被你賣了。”太平鳳眉豎起,俏臉卻是掩飾不住的紅潤,一雙妙眸似有些心虛的看向一邊。
楊易無奈的攤開手。
“我怎麼會賣公主殿下?”
“公主殿下是不是想太多了?”
太平雙手抱胸,撇撇嘴,哼哼唧唧。
“這誰知道呢?”
“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楊易忽然笑眯眯的看向太平,似笑非笑的目光似乎帶著某種意味。
“那公主殿下要不要看看我的心?”
太平俏臉莫名其妙的滾燙起來。
“看你的心?”
“這你這是何意?”
“怎麼看?難道還能剖開你的胸口不成?”
楊易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想要看我的心,至少公主殿下先得將我的衣服脫了。
“公主殿下想要怎麼脫?”
“是喜歡娓娓道來式的,還是暴風驟雨?”
太平聽得臉蛋通紅,輕啐道。
“什麼亂七八糟的,本宮本宮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她芳心猛烈跳動,腦袋裡暈暈乎乎。
這家夥竟胡扯什麼虎狼之詞?!
什麼娓娓道來,什麼暴風驟雨?
這是她能聽的嗎?
公主殿下心裡吐槽,腦海中卻是閃過一個念頭。
這暴風驟雨,是怎麼個“暴風驟雨”法兒?
數日後。
鴻臚寺的官員們引著麵前的倭國使者,去覲見魏國公楊易。
他們這幾日可是被這些倭國使者煩不勝煩,這些倭國人似乎不明白楊易是要故意晾著他們,數次往複前來鴻臚寺求見魏國公,真叫這些鴻臚寺的官員們頗為無奈。
不過沒有魏國公的準許,他們也不敢擅自將人帶過去。
好在楊易晾了幾日之後便也準許了這些人過來。
半個時辰後。
“大和國參議藤原勝見過大唐魏國公”
一個麵容清臒,身材瘦削,約莫四旬的中年人身著一襲大唐風格的儒袍,朝楊易行了一禮。
此人下頜一縷短促的胡須,眉宇間頗為沉穩精明,眼角略窄,如果不是自報家門,旁人隻將其當做唐人也說不定。
楊易瞥了一眼藤原勝矢。
這倭國參議不是一個小的職位,在倭國的官職體係中頗為重要。
是與大臣、納言共同協商政事的官職,僅次於納言之下,任用條件十分嚴格。
倭國的官職體係主要是二官八省製。
倭國天武天皇仿照大唐的官職體係,給倭國製定了一番合適的官職體係,看似換了個名字,實則差不多。
倭國的二官分為神?官、太政官,八省則是中務省、式部省、民部省、治部省、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宮內省,對應大唐的三省六部。
神?官是管理神?祭祀的役所,太政官則是統管朝廷的最高機關,其主要官職包括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內大臣、大納言、中納言、參議、弁官局、少納言。
這些人的職能與中書、門下的職能相似,權力極大,對朝政有諫言政事的權力。
藤原勝為參議,放在大唐至少也是在中書、門下參知政事一類的官員。
倭國的天皇將此人派來,恐怕是抱著極大的期待。
楊易心裡念頭紛紛,隨口道。
“藤原參議坐吧。”
“來人,給藤原參議上茶。”
藤原勝矢帶著一眾使者坐下,眯著眼睛借著茶杯冉冉升起的熱氣仔細觀察了一番這位在大唐聲名赫赫的楊家令。
作為倭國人,學習大唐文化是必修課,所以他對大唐的事情了解的頗多。
包括這位楊家令,他也是知之甚詳,不會因為其年輕,就小覷了他。
藤原勝矢恭敬的拱了拱手。
“舍弟藤原隆之從小嬌生慣養,在長安冒犯了魏國公,還請魏國公恕罪。
“這是在下的賠禮,還請魏國公收下。”
他的話音落下,旁邊的使者們便抬過來一個箱子,將其打開,裡麵赫然是渾圓明亮的珍珠和翡翠以及大量的黃金。
楊易若有所思。
這藤原勝估計是個大唐通,對這類送禮文化是認真琢磨了。
好家夥,這麼一大箱子放過來,便是他也有些吃驚。
他淡淡一笑。
“藤原參議誤會了,我與藤原隆之並未有絲毫的衝突。”
“相反,藤原隆之對我大唐頗為喜愛,所以才在長安久留。”
這話聽得藤原勝在內的一眾倭國使者一臉沉默,一時間也不知道該露出何等表情。
要是真有這麼簡單,那藤原隆之怎麼會被一直扣留在大唐?
藤原勝矢頗覺楊易無恥,心裡有些不忿,但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也隻能硬忍著。
他麵上卻是露出微笑。
“原來是誤會,我等遠在大和國,看來是消息有誤。”
“在下久聞魏國公威名,神往久矣。”
“既然藤原隆之沒有得罪魏國公,那在下心裡也好受許多。”
“此次勝矢帶著我大和國天皇陛下的書信前來,誠心與大唐建交,消除之前的誤會,還望魏國公將此書信交給貴國大唐皇帝陛下,天後娘娘。”
旁邊的鴻臚寺官員立刻接過信件,遞交到楊易身邊。
楊易卻是沒有看這份信,而是微微一笑。
“天後娘娘、陛下已經將與倭國建交一事交托於我。”
“我大唐與倭國乃是友邦近鄰,建交一事刻不容緩,否則豈不是叫人誤會我大唐與倭國有怨?”
“不僅要建交,我大唐還要與倭國達成更深入的貿易合作………………”
藤原勝一愣,他身後的倭國使者們也是麵麵相覷。
這一次,這麼順利的嗎?
簡直是讓他們感覺是在做夢。
天牢。
一個身著皂色圓領袍服,頭戴黑色襆頭,腰係玉石革帶,腳蹬長?皂革靴的壯碩男人走了進來。
此人正是鄂國公的三兒子尉遲軒逸。
“尉遲校尉”一個獄卒恭敬道,“犯人就在前麵的牢房。”
尉遲軒逸微微皺眉,大步上前。
旁邊的獄卒連忙上前將門打開。
尉遲軒逸一眼便看到裡麵的藤原隆之。
因為是外國使節的原因,縱然是關押在牢房內,這些獄卒也不敢虐待此人。
所以藤原隆之雖然在牢房內,但是仍然是養的不錯,還增了膘。
不過藤原隆之的心情頗為糟糕,畢竟被關了這麼久,哪怕是吃得好,穿得好,也治愈不了糟糕的精神狀態。
他見到走進來的尉遲軒逸,先是一愣,旋即狂喜。
一定是他偉大的大和國給大唐施加了政治壓力,這些人是來放他出去的。
他頗有些苦儘甘來的得意,獰笑道。
“讓你們關了我這麼久,現在還不是得放我出去?”
“你們等著,等我出去,一定要你們的大唐皇帝狠狠懲治那個姓楊的。”
尉遲軒逸眉頭皺起,看向旁邊同樣懵逼的獄卒。
“這人怎麼瘋瘋癲癲的?”
“楊家令可是吩咐我,讓他出去不準胡亂說話的。
“你們不會把他打傻了吧?!”
那獄卒汗流浹背,連忙道。
“回稟尉遲校尉,吾等可是什麼都沒做啊。”
“可能這人一開始就是瘋瘋癲癲的吧,不然怎麼敢招惹楊家令啊?”
尉遲軒逸一愣。
臥槽,這話說得好像有些道理。
旁邊的藤原隆之聽到他們的話,頓時惱羞成怒。
“喂,你們兩個混蛋,說什麼呢?”
“還不趕緊放老子出去!”
“還有那個姓楊的呢?”
“我要他給我道歉!”
“我可是偉大的大和天皇的妻弟,你們關押了我這麼久,沒有道歉,我不出去!”
尉遲軒逸一愣,冷冷的看著藤原隆之,獰笑起來。
“媽了個,我看你是欠收拾了。”
“一個倭人賤狗,也敢在我們唐人麵前撒野!”
“還特麼偉大的大和國?”
“狗,光武帝都罵你們是矮子國了,還特麼偉大,傻東西。”
他一把抄起旁邊的木棒,唰的抽在藤原隆之背上。
嘭!
藤原隆之感覺背部一陣巨力傳來,皮肉仿佛都刹那間滾燙的撕裂,好似煮開的熱油潑灑,瞬間麻木,沒有了知覺,整個人像狗一樣趴倒在地上。
砰!
又是一棒。
藤原隆之眼睛一凸,血液瞬間充斥麵部,脖子處青筋暴起。
呼!
帶著風聲,又是一棍打在藤原隆之背上。
藤原隆之慘叫出聲,響徹整個天牢。
尉遲軒逸臉色陰冷,獰笑道。
“記住了,咱們大唐和你們矮子國是友邦,我大唐天朝上,難道還能欺負你一個矮子國的使者?”
“出去後,不該說的不要胡說,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嗎?”
藤原隆之此時亡魂喪膽,幾乎以為自己下一刻就要死了。
他想也不想,便連忙道。
“饒命!”
“唐人爺爺饒命。”
“我不是倭國人,我什麼也不知道。”
“我是來大唐旅遊的新羅人。’
r:“…”
好家夥,打狠了,直接給打成孫子了,國籍都不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