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汁兒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叫易哥哥還是易郎?公主殿,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橙汁兒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屋內眾人安靜下來。
即便是對朝堂最一無所知的紅袖也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
吐蕃的使者前來大唐,代表的是吐蕃,葛布紮還有一層吐蕃讚普親叔叔的身份。
雖然這位讚普早就失去了權力,但是畢竟名義上還是吐蕃的最高統治者。
葛布紮這個讚普叔叔的身份也是頗為尊貴。
這樣的人物在大唐暴斃,著實影響兩國外交。
楊易沉吟道。
“怎麼死的?”
太平幽幽道。
“被人刺殺,刺客已經自儘當場。”
“至於這刺客的身份,已經查清楚,曾經是安西四鎮的藩鎮兵,還當過校尉,後來因為一些事情遣散退伍。”
楊易眉頭蹙起,一時也沒有什麼頭緒。
葛布紮怎麼莫名其妙的死了?
是得罪了誰?
翌日。
吐蕃使者暴斃的消息漸漸傳播開來,讓不少鴻臚寺的官員心驚肉跳。
不管葛布紮是怎麼死的,但是鴻臚寺該背的罪責卻是不會少的。
作為負責外賓接待的機構,最後外賓死在了自己的地盤,一個失職的罪名少不了,甚至於那位皇帝陛下一怒之下,將他們通通掉也不是沒有可能。
含元殿。
“荒唐,簡直是荒唐。”李治臉色陰沉,怒不可遏,“在我大唐的長安,朕的眼皮子底下將人殺了,結果還找不到任何的線索,隻有一具刺客的屍體,他為什麼要殺葛布紮?你們拿著朝堂的俸祿,就給朕這麼一個交代?”
一眾官員汗流浹背,不停的擦著額頭的冷汗。
他們心裡也頗感冤枉,誰能想到那葛布紮好端端的被人殺了。
李治冷冷的瞥了一眼這些官員。
“雍州長史蘇良嗣、大理寺卿唐臨何在?”
隨著李治的聲音落下,兩個官員紛紛從人群中走出,恭敬行禮。
“陛下,臣在。”
李治麵無表情,冷冷道。
“此案交給你二人審查,十日,朕給你們十日時間,定然要揪出幕後之人。”
雍州長史蘇良嗣、大理寺卿唐臨麵麵相覷,均是有些頭皮發麻,暗暗直呼倒黴。
這事情說白了本來跟他們也扯不上什麼關係,但是,誰讓他們一個是負責治安、行政管理的雍州長史,一個是審查案件的大理寺卿呢。
雍州地處京畿之地,行政管轄範圍涵蓋大唐長安周邊的萬年,長安等二十多個縣。
其他地方的長史與雍州長史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雍州長史官階也更高,為從三品。
而大理寺更不用多說,朝廷最高審判機關,這種事情當然是脫不開身。
蘇良嗣、唐臨,硬著頭皮道。
“是,陛下。”
待到這些官員全部退去。
李治這才冷靜下來。
他麵無表情的獨坐於龍椅之上,沉默不語。
讓蘇良嗣、唐臨查所謂幕後黑手,也不過是做給吐蕃以及諸國使節看的手段罷了。
且不提這葛布紮到底是怎麼死的,他國使節來訪大唐,卻死在了大唐帝都,這影響太壞了。
他可以不在乎吐蕃的怒火,但是卻不能不在乎大唐的聲名。
李治深深皺眉,心裡其實已經有了幾分猜測。
有這麼大膽子且有能力殺葛布紮的,放眼長安也沒有幾個。
東宮、武皇後、太平以及那些個世家大族。
他麵無表情,有些想不通,這些人裡似乎沒有理由去殺葛布紮。
李治沉默了一會,忽然有幾分明悟。
葛布紮代表的是吐蕃,如果死在了大唐,那跟大唐的和談也就成了泡影。
畢竟,堂堂讚普的親叔叔被殺了,對於吐蕃而言,毫無疑問是一種挑釁。
兩國不能和談,論欽自然也不可能放回去。
李治拳頭捏緊,麵色發冷。
他記得當初反對跟吐蕃和談的似乎是以楊易、薛仁貴、裴行儉等的武官們。
裴行儉最近病情嚴重,甚至隨時有可能病死,沒道理摻和這種事情裡。
至於薛仁貴,也不太可能,這位老將一生從戎,好不容易被官複原職來調兵遣將,更何況其年事已高,也不太可能摻和這種事情。
至於楊易……………
他沉默了一會,微微搖頭。
這位年輕有為的新晉縣侯,或許有這樣的能耐和膽量,也有一定的動機,綜合其反對跟吐蕃和談的表現來看,是最有可能,但是他根本沒必要這麼做。
分明就要迎娶公主殿下,又被二聖器重,有什麼必要冒險?
正在此時,一陣腳步聲響起。
李治抬眼看去,正是雍容華貴的武皇後。
武皇後嘴角含笑,身邊的宮女捧著盒子。
“陛下,丹房的煉丹師送來的剛剛出爐的金丹,現在快午時了,該服食金丹了。”
李治微微頷首。
丹房裡煉出來的金丹威力無窮,他吃了之後,精力無窮,寒暑不侵。
雖然也有過幾次反噬,甚至到噴血的地步,但是用那群真人的說法,此乃易經伐髓的階段,這都是正常的。
這些金丹基本上都是正午陽氣最足的時候服食,武皇後送金丹過來也正好準時。
李治將金丹取出,放入口中,到旁邊開始打坐。
這些金丹不會入口即化,要緩慢吞服。
片刻後。
李治接過武皇後遞過來的水喝了一口,蒼白的臉上又湧起一抹紅暈。
他瞥了一眼旁邊的武皇後,若有所思道。
“葛布紮死了,論欽陵那裡有沒有動靜?”
武皇後微微搖頭。
“論欽陵被關在牢裡,狀態還算不錯。
她抿了抿唇,似欲言又止的模樣。
李治將她的臉色看在眼裡,淡淡道。
“有什麼話就說吧。”
他對這位陪伴自己多年的武皇後,感情頗為複雜。
既有擔憂和忌憚,也感念這麼多年一起走過來的情誼。
不過自從他服食了金丹之後,權力大部分收找到自己手裡,似乎與這位武皇後又有了些隔膜。
當然,這不妨礙他還是頗為信任武皇後,夫妻之間的感情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的清楚,也許上一秒還能生死相依,下一秒恨不得掐死對方的也大有人在。
武皇後眼簾低垂,緩緩道。
“吐蕃使者葛布紮死後,那刺客的身份,妾身又派人去查了查,似乎與豫州刺史韋玄貞有些關係,似乎是韋玄貞的遠房侄子。”
韋玄貞?
李治心裡一動,眉頭深深蹙起。
韋玄貞這個名字並沒有什麼特彆的,但能夠讓皇帝都記得,自然是其身份不一般。
其乃是太子的嶽丈,太子妃韋氏就是他的女兒。
李治眉頭緊鎖。
如果武皇後說的是真的,那背後牽扯到的關係就複雜了。
莫非真的是太子的意思?
他沉默了一會,也沒有說什麼,似乎對武皇後話不置可否。
武皇後也沒有多說,夫妻倆默契的保持沉默。
片刻後。
武皇後離開。
李治則是揮了揮手。
“去,將唐寺卿和蘇長史叫來。”
旁邊的宮女恭敬道。
“是,陛下。”
半日後。
蘇良嗣、唐臨奉皇帝的旨意開始徹查此案,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畢竟葛布紮莫名其妙的死了,也讓許多人暗地裡紛紛猜測背後之人到底是誰。
當然,在長安能夠混到上層的權貴,沒有傻子,他們也很快如李治那般分析出了長安有這個膽子和能力做出此事的大概在哪些範圍。
又過了兩日。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傳起,說是葛布紮乃是被長安縣楊易所殺,理由便是當初正是楊易第一個站出來旗幟鮮明的反對將論欽陵交還給吐蕃,如今皇帝欲要跟吐蕃和談交還論欽陵,若是葛布紮被殺,那這和談也就不了了之,所
以長安縣侯楊易還是有極大的可能殺了葛布紮。
讓人頗覺詭異的是此事明明摻雜著種種疑點,但是輿論卻始終被遷移到楊易頭上,脫不開關係。
以至於長安的百姓大多信以為真。
不過對於他們而言,“楊易”殺了葛布紮,反倒是獲取了他們的好感。
百姓們不明白政治利益,隻覺得吐蕃乃是大敵,論欽陵更是吐蕃名將,自然是交還不得。
長安城的百姓津津樂道,話題都離不開此事,一個個反倒是為楊家令叫好。
公主府。
“胡說八道!”太平眉頭緊,俏臉冰冷,“這群人又來潑臟水,難道忘了本宮的劍鋒不鋒利了嗎?”
旁邊的紅袖連連點頭,公主殿下那可是連英國公的兒子都要砍的,誰敢造謠,就要削他!
長孫璃若有所思,笑吟吟道。
“郎君的仇人好像也不少。
“想要費這麼大力氣置郎君於死地的人,或許有,但有這個能力的人卻是不多。”
這話聽到太平公主耳朵裡,頓時讓她微微一怔,俏臉上露出恍然。
她忿忿不平道。
“你的意思是說是太子那個混蛋!”
楊易眼皮跳了跳。
公主殿下還真是言語無忌,連太子都直接罵。
長孫璃眼簾低垂。
“具體是誰,璃月哪能說的清楚。”
“不過,大概範圍也就這麼點。
太平俏臉緊繃。
“說的也是。”
“太子此人心胸狹隘,又愚蠢至極,不堪大用。”
“難說會不會因為嫉恨,就胡亂誣陷。”
她心裡一肚子火,好不容易讓父皇,母後賜婚,她容易嗎!
這太子是想要讓她妹妹做寡婦?
楊易沉吟不語,他總覺得這件事裡夾雜著一些古怪。
太平輕哼一聲。
“不行,本宮要進宮去麵聖。”
“莫名其妙的一盆臟水潑到臉上,本宮可忍不了!”
說罷,她便徑直斂裙裾出去了。
楊易瞥了一眼長孫璃月,沉吟道。
“璃月娘子應該猜得出來,這事情還有蹊蹺,太子縱然蠢笨,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明目張膽。
長孫璃月眼睛彎成了月牙兒,笑吟吟道。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是誰讓現在的輿論都砸在你頭上。”
“萬一皇帝陛下聽信了謠言,又或者不想承受輿論的壓力,先把你關起來怎麼辦?”
“倒不如先讓公主殿下把這水攪渾了,背後之人自然會露出馬腳。”
楊易一愣,無奈一笑。
長孫璃月這是讓公主殿下出麵攪和局勢了。
不過,不得不說,除了公主殿下之外,倒是沒有人更加適合了。
一炷香後。
含元殿。
“陛下,微臣已經讓人查探清楚……………”大理寺卿唐臨恭敬道,“那刺客的確是跟太子嶽丈韋玄貞有些親戚關係,不過並不常來往。”
李治重重的咳嗽了幾聲,眸子陰冷。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唐臨連忙拱手告退。
待到離開含元殿,唐臨這才發覺自己的後背已經驚出了一身冷汗。
此事涉及到太子,就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還好他就是做個調查而已,應該牽扯不到自己。
李治揉了揉眉心,正準備喚太子過來,旁邊便有人來報。
“陛下,公主殿下求見。”
李治心裡歎了口氣,揮了揮手。
“讓她進來吧。”
他當然明白太平在這個時候過來是為了什麼。
半個時辰後。
東宮。
“太子,這城中的輿論現在都倒在楊易這邊,整個長安的百姓都在議論此事與楊易的關係。”
崔融沉聲道。
李顯微微頷首,頗有些幸災樂禍道。
“這葛布紮死的好啊,孤猜說不定就跟楊易有關。”
“希望父皇早日懲處這個狂徒。”
旁邊的李嗣、太子妃韋氏有些愕然。
甚至剛剛說話的崔融也有些臉色古怪。
李顯注意到幾人的臉色,眉頭微微蹙起,有些不解。
“你們怎麼了?”
殿內頗為安靜。
崔融欲言又止。
李嗣也是有些遲疑,似乎在猶豫該不該說話。
太子妃韋氏則是直接道。
“此事與太子殿下沒關係嗎?”
在座的都是東宮的心腹,她也沒有什麼好掩飾的。
太子李顯眼皮一跳,旋即搖頭。
“蓮兒這話是什麼意思,孤怎麼會做這般事情?”
韋氏、李嗣、崔融一愣。
不是太子在背後做黑手誣陷楊易?
李顯這時候也琢磨出來,他搖了搖頭。
“你們該不會以為孤與楊易有怨,就會做這樣的事情吧。’
“擅殺外國使臣,這可是大罪,孤怎麼會如此做?”
眾人沉默。
以太子殿下個性,做出此事也未必不可能,不然他們也不會懷疑了。
隻是太子殿下否認了,是真沒做,還是不願意說呢?
李顯察覺到眾人的表情,也大概反應過來這些人的想法。
這些人居然不信他。
他頗有些惱羞成怒。
“孤雖然恨不得讓這楊易去死,但是沒必要通過這樣的手段。”
“區區一個楊易,難道孤還要”
他的話音未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太子殿下“
一個太監走了進來,連忙道。
“殿下,陛下請您過去。”
殿內眾人心裡一驚,均是紛紛看向李顯。
李顯眼皮狂跳,心裡有種不妙的預感。
他輕咳一聲。
“孤去見見父皇。”
“你們暫且稍待。
含元殿。
“兒臣見過父皇。”
李顯恭敬的朝著李治行了一禮。
他悄悄的打量了一眼李治,自己這位父皇臉色陰沉,顯然是因為某些事情生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操勞過度的原因,這位父皇瘦了許多,顴骨鼓起,越發顯得眼神陰鶩,明明是秋涼的季節,卻是偏偏隻批了一件薄薄的明黃色龍袍,其臉部的肌肉僵硬,麵色蒼白,李顯敏銳的察覺到自己的父皇就連表情都
不如以往的豐富,好似戴上了麵具一樣。
李治淡淡的掃了一眼自己的兒子,一時有些沉默無語。
從他第一個兒子李忠立為太子被廢開始,再到李弘、李賢,不是死,就是被廢。
再到如今的李顯,已經是他立下的第四個太子了。
除了李旦,他就這麼一個兒子,要是再被廢了,那他就得再立太子。
所以,他對李顯是寄予厚望的。
但是,李顯繼任太子之後,所作所為讓他頗為失望,沒有半點儲君的模樣。
要是這麼一比較,李賢還是較為出色的。
李治甚至有種要將李顯廢掉,將李賢重新召回來重立太子的衝動。
他深深的吸了口氣,看向李顯。
“那個韋忠你認識嗎?”
李顯一愣,有些納悶。
“韋忠是誰?”
李治麵無表情,目光銳利。
“就是那刺殺吐蕃使者的那個刺客。”
李顯一驚。
父皇怎麼好端端的問他這話,莫非是懷疑他與此事有關?
他連忙道。
“父皇,兒臣可不認識他啊。”
李治麵色平靜,李顯的反應完全在他的預料之內。
他淡淡道:“不認識?他是韋玄貞的遠房表侄,你不知道?”
“什麼?”李顯聞言大驚失色,臉上露出驚慌之色。
他也不傻,父皇這話的意思太明顯不過了。
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刺客居然跟自己的嶽父扯上關係了?
李顯一咬牙,迎著父皇的目光,沉聲道。
“回稟父皇”
“兒臣與此事毫無關係,對韋玄貞和那刺客的關係也一概不知。
“或許這其中有什麼誤會。”
李治麵無表情。
李顯的反應同樣也沒有出乎他的預料之外。
遇到事的第一反應就是先撇清自己。
不管這事是李顯主導,還是韋玄貞自作主張,李顯的反應都讓他頗為失望。
作為儲君,李顯的器量和智慧明顯極不合格。
這蠢貨好歹回答的有些城府啊!
李治按捺住內心的煩躁,冷冷道。
“人人都知道你跟楊易有過恩怨,現在滿長安都在聲稱是楊易殺了葛布紮,因為當初正是楊易帶頭反對將論欽陵交還、與吐蕃和談,現在葛布紮被殺,他理所當然的成為第一個被懷疑的人,有理有據。
“而偏偏那刺客卻是你東宮太子嶽丈的遠房侄子,你現在跟朕說你對此事一無所知,你是在把朕當傻子?”
李顯背後冷汗涔涔,他現在有苦難言。
本來聽到楊易被人誣陷是殺葛布紮的幕後黑手,他還有些幸災樂禍,但是萬萬沒想到這殺人的刺客居然跟韋玄貞有些親戚關係。
彆說李治了,就是他自己,現在也有些拿捏不定,難道真的是韋玄貞私自動手,替他報複楊易?
他在李治冰冷威嚴的目光下,臉色陰晴不定。
好一會兒,李顯一咬牙,硬著頭皮道。
“父皇,兒臣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這事也不是兒臣指使。”
李治深深的看了一眼李顯,內心歎了口氣。
他現在對於葛布紮是不是被太子借刀殺人,已經不在乎了。
因為有個更大的問題擺在自己麵前。
一個毫無權謀、智慧,也無擔當、氣魄的人如何能夠繼承皇帝的位置,坐穩江山?
朝中有楊易這樣的後起之秀,未來可見的中流砥柱,如果連臣子都壓不住,這皇帝能夠坐得穩?
作為一個從舅舅手裡搶出權力的皇帝,李治太懂被權臣掣肘的感覺了。
即便是以他和武皇後的智慧和謀略,也費了很大的功夫才乾掉長孫無忌,將大唐的權力牢牢控製在自己的手中。
這廢物太子能夠坐穩大唐的江山?
李治臉色陰沉,沉默不語。
殿內沉默的氣氛讓李顯近乎窒息,他手腳冰涼,腦袋裡想的卻是該怎麼讓父皇相信自己跟這事真的沒有關係。
父子倆無言,腦袋裡思索的事情卻是截然不同。
好一會兒。
李治麵無表情道。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李顯一愣,沒想到李治沒有繼續問下去了。
他心裡一鬆,卻又忍不住再補上一句。
“父皇,兒臣於此事的確是沒有關係。”
“您可一定要相信兒臣。”
李治聞言,太陽穴突突直跳,心裡一陣火起,臉色黑如鍋底。
他怒道:“滾。”“
李顯被罵的臉色慘白,連忙連滾帶爬的跑出去。
他麵對這位父親,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李治看著李顯狼狽的背影,內心煩躁的想要殺人。
當年高祖皇帝,太宗皇帝是可以挑選的繼承人太多,以至於兄弟鬩牆,甚至最後發生玄武門之變,以及李承乾謀反諸如此類的事情,結果到了他這裡,連一個可以挑選繼承江山的人都沒有。
這大唐日後由誰來繼承?
他忽然心裡一陣絞痛,眼前陣陣發黑,像是被一柄大錘狠狠的砸在了腦袋上,劇烈的疼痛席卷大腦。
他額頭冷汗滲出,臉色瞬間慘白,有些呼吸不上來,喘不過氣,像是胸口積壓著大石頭。
李治麵前一陣陣恍惚重影,身子一陣搖晃,旋即向後倒去,啪嗒一聲倒在了後麵的椅子上,椅子腳摩擦地麵,發出刺耳的摩擦聲。
如此異響,很快引得外麵的宮人反應,這些宮女一走進來,見到皇帝昏倒,頓時一陣驚呼。
“陛下”
東宮。
李顯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的東宮。
他感覺自己手腳冰涼。
要是父皇懷疑自己,因此事廢掉自己的太子之位怎麼辦?
崔融、韋氏、李嗣見到李顯魂不守舍的模樣,心裡一凜。
“太子”崔融拱了拱手,麵色擔憂,“您這是”
李顯臉色僵硬。
他嘴角微微扯起一個難看的笑容。
“父皇懷疑孤動的手。
眾人麵麵相覷,他們能懷疑到的事情,皇帝自然也能,太子殿下倒也不必要因為這種事情感到惶恐吧。
李顯似乎是察覺到他們想法,冷冷道。
“殺死葛布紮的人與孤的嶽丈韋玄貞有些遠房的親戚關係。”
“什麼?”韋氏聞言,不由得愕然,她立刻矢口否認,“不可能,父親絕不會乾這樣的事情。
李嗣、崔融沉默,心裡有些古怪。
這件事越發離奇了。
李顯揉了揉眉心,有些狂躁。
“孤也知道他不可能乾這樣的事情,但是現在他的嫌疑最大,連帶著父皇都在懷疑孤才是幕後之人。”
“孤感覺父皇很有可能因為此事,要廢了孤的太子之位。”
太子妃韋氏眸子一縮,當即道。
“這怎麼可以!“
她是個權力欲望旺盛的女人,嘗到了太子妃的尊崇,如何能夠舍得將太子妃的名頭丟掉?
她還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成為皇後,甚至學她的婆婆那樣,把持朝政!
要是丟掉了太子妃的位置,那簡直是讓她生不如死。
李顯眉頭緊蹙,他平日裡對這個太子妃又敬又愛,現在也隻得歎了口氣,安撫道。
“或許事情還沒有到那麼糟糕的地步。”
旁邊的崔融、李嗣麵麵相覷。
他們都是太子的心腹,如果李顯被廢,那他們在李顯身上的投資可不就都是浪費了?
李嗣揉了揉眉心,沉吟道。
“太子殿下,微臣覺得還是將韋侍郎叫來,將此事問清楚比較好。”
崔融微微頷首。
李顯冷靜下來,點點頭,正準備讓手下人去喊自己的老丈人,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太子殿下,陛下昏倒了。”
“什麼?”李顯一愣,一臉駭然。
旁邊幾人也是臉色一震,目瞪口呆。
皇帝暈厥過去了?
公主府。
“父皇還是相信我們的,知道你這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哼哼,隻怕太子這次要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太平撇撇嘴。
她一個時辰前從皇宮回來,也是得到了父皇的承諾,這才放下心來。
好不容易找到個合適自己的郎君,要是因為這種事情被誤抓進去,那可就麻煩了。
楊易倒是沒什麼緊張,隻是笑意盈盈道。
“公主殿下馬上都要嫁給微臣了,如何還要張口這廝,閉口那廝?”
“從前公主殿下這麼叫,微臣不挑理,但是現在公主殿下要跟臣成婚了,公主殿下應該叫微臣什麼?”
太平一愣,俏臉微紅,輕啐道。
“本宮一直都這麼叫你,有什麼不行的。”
楊易攤開手,一臉無辜。
“旁人聽起來,還以為微臣跟公主殿下有恩怨呢。”
太平雙手抱胸,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
“那你要本宮叫你什麼?”
公主殿下心裡怦怦直跳,這廝該不會是暗示她,讓她叫他夫君吧。
哼,想得美!
等成婚了再說。
楊易眨了眨眸子,若有所思,旋即在公主殿下略顯羞惱的目光下,緩緩道。
“叫易哥哥怎麼樣?”
太平一怔,大羞。
“不行!”
她臉皮薄,哪裡好意思當著旁人叫這麼親昵的稱呼,隻要想一想那般場景,那簡直是羞死人啦!
楊易嘴角一勾。
“那就叫易郎,如何?”
太平白?的俏臉滾燙,她咬著唇,恨恨的瞪著楊易。
怎麼都是這般肉麻的稱呼,叫她如何叫得出口嘛!
她心裡又羞又惱,暗暗念叨著易哥哥,易郎的稱呼,卻又升起一絲喜悅的複雜滋味,芳心怦怦直跳起來。
楊易迎著公主殿下的目光,笑眯眯道。
“就這兩個稱呼,公主殿下選一個吧。”
太平腮幫子鼓起,氣呼呼的瞪著楊易。
這廝就是在調戲她。
她烏溜溜的眸子幾乎溢出水來,水汪汪的猶如碩大的黑珍珠。
公主殿下咬了咬唇,哼哼唧唧道。
“那就選唔唔吧”
公主殿下中間的幾個字說的小聲又模糊,饒是楊易耳聰目明,也是一愣。
他哭笑不得道:“公主殿下說的什麼,我沒聽清楚。”
太平羞怒的白了他一眼,感覺自己臉蛋燒的仿佛都要熟了。
這廝一定是故意讓自己重複的!
她氣呼呼道:“本宮才不信你沒聽清楚,你壞死啦。”
公主殿下的聲音嬌膩膩的,拖了個尾音,甜的?牙。
楊易莞爾,心裡微微一動,剛準備開口,便見到紅袖匆匆忙忙走進來,氣喘籲籲。
“殿下,宮中急報,陛下暈倒了,現在不省人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