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汁兒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章 坐久了屁股會黑!跟楊易的有,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橙汁兒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武皇後聞言略微沉吟。
她跟李治多年夫妻,對皇帝的風疾了若指掌。
風疾一旦發作,便是頭暈欲裂,甚至眼外口斜。
經過去年冬天,皇帝的病情越發嚴重,這是打算要用道家金丹來續命。
她眼簾微微低垂。
當年太宗皇帝晚年也服用了不少丹藥,不過長生不老實在是難以企及。
武皇後心裡略微有些複雜,忽然頗有些時光已逝的傷感。
她收斂這些莫名其妙的心思。
皇帝忙於尋找道士名家煉丹,反倒是忽略了政治權利,對她而言也是一種好處。
如今的朝政乃是她一人把持。
寂靜的大殿內忽然響起一陣腳步聲。
“娘娘”
一個宮女出現,朝著武皇後恭敬的行了一禮。
“娘娘,狄左丞等大臣求見………………“
武皇後收斂複雜的心思,旋即微微頷首。
“讓他們進來吧。”
“是,娘娘。”
兩個時辰後。
狄仁傑、薛元超等大臣離開。
含元殿內。
武皇後眉頭微微蹙起,她心裡有些煩躁。
剛剛狄仁傑等人前來,正是商討關中水災的事情。
奏疏上上奏的水災衝毀了不少良田,造成頗大損失,但是剛剛狄仁傑等人過來又告訴了她一個噩耗。
就是關中不少地方的堤壩,橋梁等建築因為此次水災的影響毀壞了不少,連許多百姓的房屋都倒塌了許多,整個關中因為這次水災的損失不算小。
武皇後沉默了一會,緩緩道。
“婉兒,你說莫非真是上天有什麼預警?”
“為何本宮執政,如此之多的天災?”
上官婉兒眼皮一跳,連忙深深一禮。
“天後娘娘自坐鎮中樞以來,功績那都是大家看得著的。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鄧綏執政大漢,四顆星隕墜地,三十七郡國發生大規模水災,又有地動,以致於三百一十五縣泛濫水災,又有狂風、冰雹,百姓連年吃災,大漢連續六年爆發水災,史稱,陰九之災。”
“然,至和熹皇後病逝,舉國哀悼,後人不少美諡,又稱和熹皇後聖善之德,為漢文母,兄弟忠孝,同心憂國,宗廟有主,王室是賴。功成身退,讓國遜位,曆世外戚,無與為比。”
武皇後聞言釋然。
十幾歲的上官婉兒讀過的史書,她當然也讀過。
不過有時候人走到死胡同裡,難免會胡思亂想起來。
這也就是她頗為器重這位從掖庭宮走出的罪臣之女的原因所在。
聰明、體己,又懂得分寸。
她微微一笑。
“婉兒有心了。”
上官婉兒微微頷首。
這時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母後”
太平蹦蹦跳跳的走進來,笑嘻嘻道。
武皇後瞥了一眼太平,唇角微微勾起。
“你這丫頭不是好幾日都在公主府呆著麼?”
“怎麼今日跑到母後這裡來了?”
太平眨了眨黑白分明的鳳眸,抱著武皇後的胳膊。
“兒臣有好東西請母後一觀………………”
武皇後一怔,揉了揉太平的額頭。
“母後可沒時間。”
太平撒嬌道:“母後去看看便是,一定會喜歡的。”
武皇後啞然,她猶豫了一會,點了點頭,終究是沒拗過自己的女兒。
“也罷,母後就去看看吧。”
半個時辰後。
公主府。
後院。
“泳池?”
武皇後看著麵前將近四丈的池子,眸中有些愕然。
她哭笑不得的看著太平。
“你這丫頭就是帶著母後過來看這個?”
太平紅豔豔的嘴唇抿了抿,笑嘻嘻道。
“是啊,母後時常坐在殿內批閱奏事,久坐血氣不暢。
“這遊泳就不一樣了”
“全身都能夠鍛煉起來,不至於身體僵硬。”
武皇後不禁莞爾。
“這麼說來,你還是為了母後好了?”
太平連連點頭,嘰嘰喳喳道。
“當然啦”
“那廝說了,坐久了,這哪哪都是不舒服,連這屁股都成‘死‘屁股了,太僵硬,臀形就不好看了。”
“還有啊,這遊泳能塑型,讓身材更好啊………………”
公主殿下談起某個人的時候就完全停不下來,絲毫沒有注意武皇後略顯尷尬的臉色。
武皇後瞥了一眼太平,忍不住心裡誹謗。
這丫頭跟自己情郎嘀咕的話就彆告訴她這個母後啊。
什麼久坐屁股僵硬不僵硬的,那是能跟母後說的嗎?
太平公主殿下嘀咕了一會,旋即又有些神神秘秘道。
“母後,你知道嗎?”
“那斷還說了,坐久了不運動,什麼血液不暢通,屁股會發黑哦!”
“隻有多運動起來,血液暢通了,屁股才不容易發黑!”
“沒有比遊泳更能活動身體的了,母後,你”
武皇後聽得眼皮直跳,最後實在是聽不下去太平的虎狼之詞,忍不住瞪了太平一眼。
“你這丫頭都跟母後說什麼呢?”
太平眨了眨眸子,旋即才反應過來,這些話都是楊易跟她說的,轉而再跟母後去說未免也太顯得她跟楊易過於曖昧了,何況也不合適。
她俏臉微紅,吐了吐舌頭,抱著母後的胳膊,撒嬌。
“母後,兒臣這不也是擔心母後的身體麼。”
“母後常常批閱奏章到很晚,兒臣那也是擔心的很啊。”
“兒臣從上官才人那邊聽說母後因政務繁瑣,常常夜不能寐,又食藥湯。”
“如此此消彼長下去,身體怎麼吃得消。”
“兒臣這才想著叫上母後一起………………”
武皇後一愣,心裡一軟,又摸了摸太平的額頭,柔聲道。
“你有心了。”
太平眨了眨眸子,拉著武皇後的手。
“母後這話太生疏了,兒臣可是母後的親女兒。”
“巴不得跟母後一輩子呆在一起呢。”
武皇後忍不住打趣。
“你這丫頭不跟你的楊家令呆在一起麼?”
太平大羞,嘴硬道。
“兒臣兒臣跟那廝,哎呀,母後”
公主殿下在天後娘娘似笑非笑的目光下,實在是解釋不下去了,便害羞的跺跺腳。
武皇後莞爾,倒也不再調侃太平。
一炷香後。
武皇後和太平換上泳衣緩緩入水。
天後娘娘的泳衣自然不是楊易準備的,而是太平找繡娘按照母後的尺寸裁剪的。
母女二人在水中緩緩遊動,猶如兩條優雅的美人魚。
少頃。
母女二人緩緩出水,水麵蕩起陣陣漣漪。
太平瞥了一眼母後雄偉的胸脯,有些羨慕。
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跟母後一樣大。
武皇後挑了挑眉,輕輕抹去臉上的水漬,掃了一眼泳池,微微頷首。
“這泳池倒是不錯,什麼時候建的?”
太平眸中閃過一絲狡黠。
“一個月,準確來說七天不到,這裡麵的水泥就已經牢固了。”
“但是用那廝的話來說,泳池七天隻能達到七成的穩固,隻有到一個月,才能到達十成。”
“七天?一個月?”武皇後一愣,心裡有些震動。
這速度已經頗快了,正常建造的情況下,基礎結構穩健,也沒有說要等到完全穩固下來才能建造下一個。
不過這水泥又是什麼?
聽起來像是類似三合土的東西。
見到母後麵露詫異,太平心裡升起一絲驕傲,她笑嘻嘻道。
“這是建造某物,構造穩固的時間。”
“實際上,用那廝的話來說,水泥鋪上去,隻要半個時辰到一個時辰間,就能夠初凝,終凝時間一般不超過五個時辰,其強度也不會比那些三合土差,時間卻是快了幾十倍。”
“半個時辰?”武皇後忍不住扶著扶手站起來,嘩啦啦的水花順著肌膚消小,雄偉的胸脯傲然挺立,看的太平頭暈目眩。
武皇後鳳眉蹙起,眸中滿是震撼。
要不是太平抬出楊易,她幾乎都要以為女兒在胡說八道。
如今大唐普遍建設用到的三合土需要數天到一周左右才能初凝,完全達到較好的強度則需要更長時間。
但是按照太平的說法,這叫水泥的,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初步凝固,最多是五個時辰,就有一定強度,可以支撐下一步的工程建造。
這樣的效率比起現在用的三合土可是快了不知道多少。
她抿了抿唇,沉聲道。
“這水泥在哪?“
“帶母後去看看。”
太平一愣。
“母後,你這就不遊了?”
“回頭再說。”武皇後頗有些急切。
如果這水泥有如此妙用,用在建築工程上,豈不是有如神助?
一炷香後。
楊易出現在武皇後麵前,行了一禮,嘴角噙著微笑。
“微臣見過天後娘娘……………”
武皇後按捺住內心的焦躁,輕笑起來。
“本宮聽太平說,你弄出了個水泥,似乎建築上頗有奇效?”
楊易瞥了一眼若無其事的公主殿下,微微一笑。
“回?天後娘娘,正是如此。”
“微臣本想等上一段時日,再獻給天後娘娘。”
“此水泥混合沙、石用於建造樓屋、橋梁、道路上十分有效,可以大大提高‘黏合”的速度。”
“微臣以為,可用在修葺全國的道路上,鋪就一條水泥道來,其雖然比不得秦直道,但是所花人力、物力,卻遠遠小於那般規模的官道建造,甚至於一州一縣之地也可自行組織修建。”
“其方便,效率,強度,均是十分出色。”
武皇後一怔,深深的看了一眼楊易,心裡止不住的怦怦直跳起來。
她剛剛聽到水泥的第一反應,就是用此物去修築那些因水災受損的房屋、堤壩、橋梁。
但是現在聽到楊易的規劃,卻又是心裡一驚,沒想到楊易早已經想到要用水泥鋪就遍布全國的道路。
作為執政整個大唐帝國多年的天後娘娘,她當然知道交通的便利性對於整個帝國的經濟有多大的影響。
武皇後雙手負於身後,一邊走,一邊沉思。
太平和楊易均是沒有說話,隻是沉默。
不過太平則是眨了眨眸子偷偷瞥了楊易幾眼,待到楊易看過來,公主殿下又若無其事的將目光收回。
這種當著母後偷偷“逾越”的感覺讓她心裡有些小小的刺激。
少頃。
武皇後忽然道。
“這幾日關中水災,衝毀了不少的堤壩、房屋。”
“如果後續要建設的話,這水泥應該能起到大作用吧?”
楊易微微頷首,認真道。
“水泥可取代當前的三合土,用於任何‘黏合’建築材料的地方。”
“莫說這些房屋,就是修築城牆也不是不可,隻是若是用於修築城牆,就不能按照普通建築的標準來要求了。
“修複那些毀壞的建築,輕而易舉。”
“能大量提供嗎?原材料可有困難?”武皇後笑吟吟道。
楊易搖了搖頭。
“若是以朝廷之力,並非難事。”
武皇後沉默了一會。
“藍田道自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到我大唐已使用多年,朝廷也多次維修。”
“此道向東過灞河,沿河而上,經藍田,過關,乃是如今大唐最重要的官道之一。”
“不過因為此道重要性,經久使用,如今又破損了不少。”
“給你十天,調動一切資源給你,讓你重修,你能修築多少裡地?”
楊易若有所思。
這位天後娘娘的魄力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大些。
藍田道可是大唐目前最重要的官道之一。
居然讓他親自修築麼?
他沉吟片刻。
“一裡地。”
“最少一裡地。“
武皇後心裡一震,認真的看了一眼楊易。
她忽然笑了笑。
“不要再少點?“
楊易微微一笑。
“回?天後娘娘,如果能夠將朝廷的資源給微臣調動,天氣晴朗的情況下,一裡地完全有可能。”
武皇後點了點頭,淡淡道。
“好,就一裡地。”
“今日不算,十一日後,本宮帶著滿朝文武去看你修築的藍天道。”
一炷香後。
武皇後離開。
太平蹙了蹙眉。
“你完全可以換種說法,沒必要跟母後好似立下軍令狀一樣。”
“十天一裡地,未免有些太緊了。”
楊易當然知道時間太緊張了。
他隻是微微一笑。
“風浪越大,魚越貴。”
“時間越緊,越能立大功。”
太平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語氣冷淡。
“你要立下那麼多功勞做什麼?”
楊易笑而不語。
這位天後娘娘是個有野心的人。
想要得到這位天後娘娘的支持,就得讓她嘗到甜頭。
如果用水泥翻修,跟以往那些民夫修築道路用時差不多,那如何能夠體現水泥的重要性?
水泥的重要性得不到凸顯,如何能夠體現出天後娘娘的目光如炬?
武皇後想要功績,而他則是想要武皇後的支持。
這位公主殿下想要成為皇太女,乃至於最後一步一步走到最高,都少不了這位天後娘娘的支持。
雖然這位武皇後也有野心當皇帝,但是至少在目前,他們的利益一致。
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敵人搞的少少的。
當然,這些話就沒有必要跟公主殿下說了。
太平公主殿下見到楊易不吭聲,腦袋裡開始遐想起來。
這位楊家令,該不會是想要立下更多的功勞,迫不及待的娶她……………………額,娶他喜歡的女人吧。
公主殿下莫名的臉一燙。
翌日。
武皇後宣布將藍田道自灞橋向東南一裡地,暫時封路修葺,惹得群臣非議不斷。
“娘娘……………”郝俊站出來皺眉道,“藍田道乃是我大唐重要官道之一,現如今要修築道路,恐怕會給百姓造成不便,還請娘娘收回成命。”
武皇後的舉動讓他以及諸多大臣實在是有些不解。
這位武皇後好端端的修什麼路?
武皇後微微一笑。
“藍田道不過是暫封十天,修葺的不過一裡地,不會有什麼影響。”
狄仁傑沉聲道:“娘娘,十天修一裡地,隻怕是不可能吧?以千餘名熟練民夫,再配上車等載具,恐怕想要做到十天一裡地也不太可能。”
其餘等人紛紛頷首。
雖然他們對道路的建設不是特彆了解,但是基本的常識還是知道的。
修路有這麼簡單,便不會成為國家最耗費人力、物力的任務了。
武皇後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辯的意味。
“諸位且看著便是,本宮何曾騙過諸位?”
“十天一裡地,讓楊易修築試試,十天之後,看看他能給本宮帶來什麼驚喜。”
楊易?
這名字一出,眾人頓時沉默,目光有些古怪。
這位公主家令的本事他們是知道的,隻是沒想到此事又牽扯到楊易身上了。
一炷香後。
朝會結束。
眾多官員卻是沒著急散去。
郝俊等官員聚在一起。
“楊易此人雖有些本事,但是修路又是另外一回事,他不好乾他的公主家令,到處攬活,非人臣本分。”
“不錯,此人縱然有些才華,卻如此不守規矩,現在天後娘娘又是跟他一起胡鬨,把藍田道封路,雖然隻是封路了一小截,卻也是影響百姓。
“這廝太能折騰,隻要聽到他的名字,就知道這廝又要弄出事情來。”
“這位公主家令是個能折騰的,連帶著公主殿下也能折騰,堂堂公主早已經及笄,不想著趕緊嫁人,整天跑來跑去,豈有公主的樣子?”
“十日之後再說吧,且看看那位楊家令到底搞什麼鬼?”
眾人紛紛議論。
這位楊家令的本事他們看在眼裡,但是太過鋒芒畢露,讓許多人不太喜歡。
另一邊。
狄仁傑卻是若有所思。
以他對楊易的了解,這位楊老弟不會無的放矢。
就是不知道怎麼又牽扯到修路上了?
莫非這位楊老弟又有法子能夠高效率的修路?
這麼一想,狄仁傑也不免笑了起來。
要是真有這麼全能,那他們這些人活了半輩子不都白活了?
十日一晃而過。
藍田道。
太平看著麵前寬敞、筆直、平坦的古道,頗為吃驚。
哪怕是見識過了水泥的厲害之處,此時仍然是被楊易的效率給震撼到了。
整條筆直的水泥路外則是灰撲撲的土地和密林,再往遠處一些,則是接著灰撲撲的泥土路,宛如躺在泥水溝裡的巨龍。
倒不是說原本藍田道在公主殿下眼裡多麼不堪。
事實上,原本的藍天官道修築的已經是十分不錯,但是跟麵前筆直乾淨的水泥路比起來,還是差遠了。
旁邊的紅袖更是目瞪口呆。
在她眼裡,長安外的官道相比於其他地方的道路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足以稱得上寬闊、平坦。
但是跟眼前的這條水泥路比起來,差距就不是一點半點。
這種耳目一新之感,讓人心裡有著極大的落差。
太平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
“你這路修的真不錯啊。”
“哼,不愧是本宮的手下。”
楊易啞然。
這時
遠處一陣地麵震顫聲響起。
一輛輛馬車緩緩而來,經由灞橋。
片刻後。
馬車停在不遠處。
武皇後在上官婉兒的攙扶下緩緩走了下來,見到這條筆直的水泥路頓時大吃一驚。
她雖然對楊易的本事有了預料,但是,顯然她現在仍然是低估了。
這條路比她想象中的還要好十倍!
不僅比之前的道路更加寬些,甚至要平坦許多。
身後的眾多官員們下了馬車,他們是被武皇後請過來的,本來都是抱著看熱鬨的心態,現在見到這條亮堂的水泥路,頓時瞠目結舌。
郝處俊,來濟等人暗自咂舌,麵麵相覷。
這條路居然修築的這麼好?
薛元超、狄仁傑等人眸子微微一縮,下意識捋了捋胡須,以掩飾內心的震撼。
他們這等大唐的老臣,當然明白這樣一條堅實的道路,對大唐意外著什麼。
武皇後頗有些迫不及待的走到水泥路上踩了踩,眉毛挑起,頗有些驚喜的看向楊易。
“楊卿,此水泥穩固之後,竟堅如磐石,堪比青磚。”
楊易微微一笑。
“微臣準備了數輛馬車等會同時碾過,用以測試。”
“還請天後娘娘一觀”
武皇後心裡頗為振奮。
楊易給她的驚喜比她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她帶著眾多官員站在後麵,隨即便見到十數輛馬車碾壓而來,軲轆和道路的碰撞之聲,雖然略顯吵鬨,但是絲毫不影響大唐眾臣內心的火熱,他們紛紛目光火熱的看著拖著重物的馬車在水泥路上來回碾壓。
儘管如此,這道路卻是沒有絲毫的痕跡,坍塌,要知道這僅僅是十天,修築整整一裡地,質量上居然也沒有絲毫的問題。
這位楊家令的手段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一炷香後。
武皇後按捺住內心的興奮,她深深的看了一眼楊易。
“楊卿,你此次立下了大功。
旁邊元超有些好奇道。
“敢問楊家令,此路到底以何澆築而成,竟如此堅固,堪比堅石?”
不少人目光落到楊易身上。
他們當然看得出來這道路修築的絕不等同於以往的道路翻修。
楊易微微一笑。
“回稟薛仆射,此物名為水泥,乃是與三合土功效相同的物事。”
“以此水泥澆築,半個時辰內,即可初凝,五個時辰,水泥即可凝固。”
“七天便能達到預計的七成強度。”
薛元超、狄仁傑、郝處俊等人聞言心裡一怔,忽然一個激靈頓時反應過來這位天後娘娘為何要執著於修路,且讓楊易親自主持翻新藍田道了。
如這般神物,大唐真想要以此修路的話,恐怕是不亞於當初大秦舉兵三十萬修築秦直道的豐功偉績。
而秦直道僅僅是修千餘裡地,但是這水泥如果能夠普及全國使用的話,那可是遍布整個大唐的水泥路。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不少人心裡生出些異樣的情緒。
他們正在見證“曆史”。
也許多年之後,後人將會將今日記載一筆。
這種經曆曆史的宏大震撼,讓不少人心裡激動起來。
狄仁傑捋了捋胡須,讚歎道。
“楊家令這水泥可謂是神物,有此水泥,我大唐日後的建造工程怕是要省下來一大筆功夫。”
眾人下意識的點點頭。
旁邊一直沒有吱聲的太子李顯淡淡道。
“狄左丞,似乎言之過早。”
“此物現在雖然看起來堅固,但是仍未經曆時間檢驗,指不定就不到一年,就會開裂。”
眾人一愣,麵色古怪的看著這位太子。
他們倒不是覺得這位太子挑刺,實際上這種情況誰也不能保證。
但是水泥的優越性,還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讓眾人真正內心嘀咕的,是這位太子殿下似乎有意無意的在針對的這位楊家令。
一邊的楊易還未開口,太平公主殿下冷漠的聲音響起。
“好叫太子殿下知曉,這水泥乾了之後,硬度堪比石材,若是不信,太子儘可拿石材對比。”
“何況,即便是石材難道就不會開裂嗎?”
“況且,水泥在未乾涸之前,形體不定,頗為靈活,可澆築成任何形狀,不比石頭來的更加便利?”
“比起土坯、磚石,水泥卻又更加堅固許多,除非如秦直道那般動用浩如煙海的人力、物力,否則如何能成?”
“若是用石材鋪路,耗費的人力、物力,又是巨甚。”
“綜合來看,水泥不僅便利,更重要的比起其他幾種法子,水泥路更加堅固,更加便宜。”
“這般優點,太子殿下看不到,卻能盯著還未發生的事情言之鑿鑿,當真是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難。”
“最後,如果太子殿下覺得自己可以,你行你上。”
場上一片安靜,不少人麵麵相覷,頗有些愕然的看著這位鎮國太平公主殿下。
他們誰也沒想到這位公主殿下居然為了自己的家令跟自己太子兄長正麵硬剛。
尤其是最後兩句,不可謂不犀利直白了。
李顯額頭血管暴跳。
他頗有些惱怒的看著太平,而公主殿下卻始終麵無表情,似乎並未將他放在眼裡。
李顯拳頭握緊,心裡越發憤怒。
他不過就是挑了根刺罷了,這太平居然為了一個區區下官,而頂撞他這個儲君?
再有能力又如何,不還是他李家的仆人?
武皇後目光始終落在這條筆直的水泥路,仿佛並未聽見兄妹倆的爭吵。
眾人沉默下來,目光若有所思。
這位太子殿下自繼位以來,重用妻子韋氏家族,一路拔擢老丈人韋玄貞,更是沉溺遊獵,對政務並未太大建樹,讓不少人心裡頗為不滿。
比起前任太子李賢,以及那位已經逝世的太子李宏,都實在是差太遠了。
當今聖上在抉擇太子的事情上,似乎也是順著順序選擇了李顯罷了。
想到此處,不免讓眾人心有戚戚然。
當年太宗皇帝晚年,似乎也是這般境況。
有能有才的兒子死的死,反的反,最後到暮年的時候好在還有一個小兒子能站出來。
如今呢?
這位太子李顯能力不顯,相王李旦也無特殊之處。
反倒是這位鎮國太平公主殿下,雖為女兒身,卻又有幾分太宗血脈的氣勢,而皇帝李治又對太平公主頗為滿意和寵愛,難道最後李唐皇室還得靠一個女人支撐起來?
如今太子和鎮國太平公主殿下卻是隱隱有不和的跡象。
不少人心裡暗自搖頭。
似乎自從太宗玄武門之後,李唐皇室便仿佛中了詛咒,凡是涉及到繼承人的事情上總不會一帆風順。
當今聖上當年是這般,而如今似乎也有這樣的趨勢。
氣氛頗為冷肅。
楊易瞥了一眼冷漠的公主殿下,嘴角微微翹起一絲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