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指的
橙汁兒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指的,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橙汁兒羊,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讚婆倒下,很快讓吐蕃將士們本就不高的士氣頓時潰散。 旁邊的尉遲循毓、阿史德溫均是目瞪口呆。 剛剛讚婆的弓箭瞄準公主殿下的時候,驚的他們魂飛魄散。 要是這位公主殿下真的在這裡出事,那他們怎麼向二聖交差? 好在,這位楊家令神乎其神的一箭,射穿了這位吐蕃大將的頭顱。 尉遲循毓很快反應過來,旋即高呼。 “讚婆已死,爾等還不速速投降?” 旁邊的大唐將士們也反應過來。 懂得吐蕃語的將士們也紛紛高呼。 那些近距離見到讚婆倒下的吐蕃將士們兩眼呆滯,一下子失去了鬥誌,麵對周圍如狼似虎般的大唐將士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武器開始投降。 更遠處的吐蕃士兵們並未見到自家大將被射穿腦袋的可怖場景,但是隨著唐軍將士們的呼喊,見到不少軍中的將領紛紛投降,一時間有些慌亂起來。 絕望的氣氛漸漸籠罩吐蕃軍中,能夠鼓起勇氣抵抗的人也是越來越少。 半個時辰後。 吐蕃軍中大部分士兵紛紛投降。 “公主殿下” 尉遲循毓大步走了進來,眸中帶著敬佩,行了一禮。 雖然這位公主殿下與讚婆對射射歪了,但是這不妨礙這位公主殿下贏得他們的尊敬。 一個養尊處優的公主殿下能夠在這樣激戰的戰場上表現如此英武,已經是十分了不得了。 “吐蕃大軍潰敗,吾等俘虜敵軍兩萬餘人,鎧甲武器數千件,此戰大勝。 太平內心裡也是頗為振奮。 她紅潤的唇角微微抿起,微微頷首。 “辛苦諸位了,將戰場打掃,所有的屍體集中焚毀。” 尉遲循毓等將士紛紛拱手。 “是,公主殿下。’ 雖然這位公主殿下剛剛來的時候是借著皇帝的旨意,才懾服含州城眾多將士,把持含州大權。 但是經此一役,不少大唐將士對這位公主殿下已經是心服口服,打心眼裡敬佩了。 當然,不少見到那神乎其神一射的將士,對公主殿下身邊這位溫潤如玉,嘴角噙著笑意的楊家令,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一箭,縱然是軍中頂級的神射手,也未必能夠使的出來。 不光是要力量足夠大到拉開九石的硬弓,更要在電光火石之間,做出最精準的判斷。 楊易的這一箭,堪稱箭術的巔峰。 半日後。 經過打掃的戰場隻留下被鮮血浸潤的土地。 一堆堆吐蕃將士堆成的屍堆很快被點燃。 這些吐蕃士兵們有不少人感染了天花,集中焚毀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衝天的火焰伴隨著筆直的黑煙,直衝天際。 太平鳳眉微微蹙起。 那股烤肉的味道讓她有些作嘔。 她朝旁邊的楊易道。 “我們先回去吧。” 楊易點了點頭,正準備讓親衛們驅使著公主殿下的戰車離開。 20 地麵漸漸震顫起來,似乎有千軍萬馬襲來。 眾將士眉頭皺起,眸中滿是警惕。 尉遲立刻反應過來,高聲道。 “保護公主殿下!” ?! 眾將士紛紛變動陣型,將太平公主殿下圍住。 太平倒是不怎麼驚慌。 當然,公主殿下是絕不會承認她的底氣來自於旁邊的楊家令。 她看向楊易道。 “怎麼回事?” “難道吐蕃還有援手?“ 楊易搖了搖頭,目光看向極遠處天與地的交界處,一片如潮水般蔓延而來的黑影帶著衝天的威勢。 他堪比鷹隼的敏銳目光,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麼,朝著公主殿下微微一笑。 “並非是吐蕃的援手,應該是我們的援軍到了。” 太平聞言,鳳眉一挑。 片刻後。 那股如潮的軍隊在距離唐軍不遠處停下。 雙方都沒有動手,因為都看到了對方軍中的旗幟。 “是援軍來了!“ 尉遲循毓低聲道。 旁邊的眾將士也是微微頷首。 他們懸著的心也漸漸放下。 要真的是吐蕃的人,那他們還有一場惡戰。 好在,是他們的自己的人。 不過,這些援軍是不是來遲了? 另一邊。 程務挺,王孝傑勒馬,有些愕然的看著堆積如山的吐蕃軍隊的屍體,心裡震撼莫名。 他們麵麵相覷。 不是說含州城被吐蕃軍隊圍攻,支撐不下去了麼? 看這樣子,好像不太像啊。 程務挺沉默片刻,旋即道。 “走吧,去見見公主殿下。” 他看到了那麵象征著公主的鳳凰大纛。 王孝傑旋即點了點頭。 片刻後。 兩人出現在太平的麵前,紛紛行禮。 “微臣程務挺、王孝傑見過公主殿下。” 太平微微頷首。 “兩位舟車勞頓,辛苦了。” 程務挺、王孝傑有些尷尬。 程務挺連忙道:“吾等見到此處黑煙嫋嫋,便靠過來,沒想到竟是公主殿下的行軍。” “這些吐蕃人的屍體是……………” 太平輕描淡寫道:“吐蕃大將讚婆欲帶手下將士逃跑,被我軍追擊,在此地決戰,讚婆已死,吐蕃大敗,我軍擒拿俘虜兩萬餘人。” 靜! 程務挺,王孝傑一臉吃驚,瞠目結舌。 吐蕃已經敗了? 讚婆被殺了? 大唐俘虜兩萬人? 兩人震撼的說不出話來。 不是說,含州要支援嗎? 他們掃了一眼那些燒焦的吐蕃屍體,一時間沉默無語。 到底是誰要支援? 楊易瞥了一眼兩人,微笑道。 “兩位將軍來的也正是時候,這有兩萬人的吐蕃將士,還請兩位將軍暫時稍加看管,等候二聖發落。 “公主殿下還要督促剩下五州的牛痘接種。” 程務挺、王孝傑麵麵相覷。 他們成看押的了? 旋即,兩人相視苦笑。 好像,也的確是不需要他們的增援。 這含州區區兩三萬餘的將士,居然能夠擊潰將近十萬的吐蕃大軍。 這到底怎麼做到的? 數日後。 長安。 含元殿。 “陛下,娘娘,是六胡州傳來的急報。” 上官婉兒手中捧著一份急報走了進來。 李治、武皇後一怔。 武皇後放下手中的藥碗,接過上官婉兒手中的密信,將其拆開,看了幾眼,頓時有些愕然。 旁邊的李治見到武皇後的表情,心裡一跳。 莫非是含州城破了? 李治眉頭蹙起。 “怎麼回事?” 武皇後鳳眸中仍然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她看向李治。 “陛下,吐蕃敗了,大將讚婆被殺,被俘兩萬人。” 李治也是一愣。 吐蕃敗了? 程務挺、王孝傑兩人立下大功了啊。 他微微頷首,眸中滿是喜悅。 “不錯,程務挺,王孝傑乾的好。 “此戰應當是近年來,我大唐麵對吐蕃的最大一勝。” “連婆都倒在這裡,這一戰可謂是痛快!” “朕要狠狠賞賜他們!” 多年來麵對吐蕃的數次戰爭,無不是以失敗為結局,僅有的幾次勝利,也不足以讓吐蕃人傷筋動骨。 但是這次不同,讓吐蕃大將讚婆都死在大唐軍隊的手中,簡直是一掃大唐多年的恥辱,讓他心裡暢快! 武皇後目光略顯古怪。 她搖了搖頭。 “陛下,此戰倒是與這兩人無關。” “無關?”李治一怔,有些茫然的看向武皇後。 武皇後抿了抿唇,鳳眸中仍然是帶著一絲震撼。 “在程務挺、王孝傑抵達含州之前,吐蕃大軍就已經敗給我大唐了。” “等到兩人抵達的時候,大唐正在追擊吐蕃!” “正是那一戰,大唐擊潰吐蕃軍隊,俘虜了兩萬餘人。” 殿內一片安靜。 李治瞠目結舌。 含州城區區數萬將士居然打退了吐蕃近十萬的軍隊,還殺了敵方統帥? 這踏馬到底怎麼做到的? 李治一時有些淩亂。 it 他才緩緩道。 “吐蕃兵力數倍於含州,到底吐蕃是怎麼敗的?” 武皇後眸中露出一絲複雜,旋即認真道。 “太平親赴戰場,與敵軍對壘,我軍氣勢大盛,將敵人擊潰。” 李治眉頭緊蹙,眸中閃過愕然與不可置信。 “太平那丫頭,上戰場了?” 武皇後點了點頭,旋即將天花屍體拋擲地方軍中的毒計娓娓道來。 這份來自含州的密折詳細的敘述了整場戰爭的經過。 片刻後。 李治沉默下來,內心滿是震撼。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派出去的軍隊還沒有抵達,吐蕃就已經被大唐的軍隊給打的抱頭鼠竄了。 這楊易竟如此奇才? 僅憑含州兩三萬的軍隊,想出天花這等奇謀,便將兵力數倍於自己的吐蕃大軍給打的大敗。 此人乃是真正的王佐之才啊。 他嗓子有些乾澀。 “太平乾得好。” 半日後。 含州城大勝的消息立刻席卷了整個長安。 中書省。 “這位公主殿下當真有當年平陽公主幾分顏色,居然坐鎮沙場,與吐蕃大將讚婆對射,不愧是太宗的血脈啊。” “是啊,可惜這位公主殿下不是男子,當今太子……………… “噓,噤聲。” 郝處走了進來,正在議論的眾官吏紛紛停下來。 郝處俊瞥了一眼眾人,也沒說話,隻是回到了自己的辦公之所。 屋內。 李義沉聲道。 “含州大勝的事情,你聽說了嗎?” 郝處俊沒好氣道。 “當然聽說了。” “多虧了那《大唐日報》,將此消息傳遍了整個長安,現在三歲小兒都知道公主殿下禦駕親征,戰場對弈吐蕃名將了。” 李義了胡須,有些憂慮。 “這傳的消息未免有些太過誇張了,我倒是聽說這位公主殿下隻是站在戰車上並未有多少精彩表現。” 郝處俊冷哼一聲。 “無須這位公主殿下有什麼表現,她能夠站在那裡,就已經勝過許多人了。” “咱們的這位太子殿下,今早又跑出去打獵了。” 李義沉默。 他們兩個中書令,中書侍郎,是鐵杆的太子黨。 太子是誰不重要,反正他們隻支持嫡傳正統。 但是這位太子李顯著實讓人有些失望,對比起那位前任太子,差的太遠。 結果反倒是這位太平公主頗為出色。 還好,這位公主殿下是個女子。 薛府。 府邸內。 薛仁貴朝著自己的兒子薛訥道。 “公主贏了吐蕃,讓老夫頗為吃驚,但是又覺得在情理之中,你可知道為何?” 薛訥一愣,搖了搖頭。 “兒子不知。” 薛仁貴的捋了捋胡須,滄桑的眸子裡閃過銳利,有些感慨。 “有那位楊家令在,任何不可能的事情,都會變成可能。” “他是個能夠創造奇跡的人啊。” 狄府。 狄仁傑揉了揉眉心,嘀咕起來。 “楊老弟走到哪裡,都能鬨出大動靜來。” “不過也還好,若非楊老弟在,這次六胡州就危險了。” “用天花去對付吐蕃,這恐怕也隻有楊老弟能想得出來了。” 半日後。 東宮。 “太子,你終於回來了。” 韋氏見到李顯頗為高興的回宮,忍不住道。 李顯一愣。 “怎麼了?” 韋氏歎了口氣,將六胡州與吐蕃之戰的事情敘述了一遍,旋即又意味深長道。 “這是二聖放出來的消息,絕不會有假。” “二聖這是炫耀他們的女兒呢。” “那位公主殿下如此英武,現在被不知道多少人讚譽。” “你這位太子兄長,也該有些功績。” 李顯頗有些不耐煩道。 “孤隻需要等到父皇傳位於孤,做的越多,錯的就越多。” “太平是個女子,有功績怎麼了?” “難道你還擔心她會跟孤搶皇位?“ 韋氏鳳眉豎起,下意識想要反駁。 但是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她這個太子丈夫說的也對,再如何有功績,有名望,難道還能跟他這個太子搶皇位不成? 半個月後。 含州。 “其餘五州也已經開始接種牛痘有含州珠玉在前,剩下的接種牛痘,應該是頗為容易了。” 太平撇撇嘴。 含州城這一戰,意外的促進了接種牛痘的進度。 其餘五州的胡人百姓見到含州采取天花毒計居然沒有感染,一個個都得驚呆了。 現在接種牛痘苗,都是搶著接種。 楊易笑眯眯道。 “接下來的事情不需要公主殿下親力親為了,不過離開含州城之前,微臣還有一事需要請公主殿下示下” 太平一愣,若有所思的看著楊易。 “什麼事?” 楊易微微一笑。 “此番用了不少突厥百姓感染疫病的屍體用於戰場,雖然並非褻瀆屍體,但是那些屍體總歸是他們的家人,或是父親,或是丈夫,或是妻子,兒女。” “戰爭之時,行非常手段,當然是可以理解。” “不過,此時危局已解,那些屍體也有功勞。” “微臣以為,應該在含州城處勒石刻名,將此戰捐出屍體的人名刻在上麵,以作慰藉。” 突厥人倒是對入土為安不怎麼看重,隻需要在草原上用火焚燒即可。 不過把屍體拋出去,著實是有些讓人難以接受的。 戰爭之時的手段難免有些酷烈,底下人沒有怨言那也是不可能的。 說沒有怨言的都是跟自己無關的,是自己的爹飛到天上,砸吐蕃營地裡,是誰都要跳腳。 太平明白了楊易的意思,微微頷首。 “你這廝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回頭再讓衙門多發些補貼,以作慰藉好了。” “就是這些屍體收集的倉促,估計不一定知道名單呢。” 這時 長孫璃月走了進來,笑吟吟道。 “公主殿下這些擔心倒是不必了,名單在我這裡。” 太平一怔,麵無表情。 “你怎麼會有?” 長孫璃月眨了眨眸子。 “因為璃月與郎君心有靈犀哦,猜到可能會有此舉,便當時托負責此事的突厥將領記錄下來。” 太平眼皮跳了跳。 她麵無表情道。 “哼,是麼?” 一邊的楊易無奈一笑。 “是微臣讓長孫娘子當時負責將名字都記錄下來的。” 太平心裡沒來由的舒服了許多,她瞪了一眼一臉無辜的長孫璃月。 這女人喜歡跟她作對是吧。 數日後。 隨著衙門在含州城外勒石刻名,倒是讓不少突厥百姓們大讚公主殿下仁德。 又過了幾日。 太平便在一眾將士的目送下,緩緩離開含州。 而眾多突厥百姓相送。 馬車內。 太平放下車簾,淡淡道。 “沒想到離開六胡州,還有這些突厥百姓相送。” “要知道東、西突厥都是大唐滅的。” 楊易微笑道。 “六朝何事,不過門戶私計。” “與大唐有利益衝突,開戰的,不過是突厥的少數貴族,又不是突厥的百姓。” “百姓總是希望和平。” “大唐的蛀蟲和突厥的野心家都是大唐和突厥百姓的共同敵人。” “如今突厥百姓歸於大唐,或許在他們心裡,公主殿下比那些隻知道剝削他們的突厥貴族不知道強多少呢。” “至少公主殿下在強敵圍攻之下,沒有放棄六胡州,也沒有放棄這些百姓。 “這對他們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公主殿下聞言,若有所思。 旁邊的長孫璃月笑吟吟的看著楊易,眸子裡深處卻是閃過一絲驚訝。 這位楊家令的洞察力,簡直是讓她歎服。 旬日後。 長安。 公主殿下的馬車在一眾士兵的簇擁下緩緩入長安。 不少百姓紛紛駐足,眸中含著熱切,一個個頗為好奇的張望,想要一睹公主殿下的風姿。 馬車內。 唯有太平和楊易二人。 長孫璃月已經乘坐趙國公府的馬車離開了。 太平捏著手中的《大唐日報》,麵無表情道。 “這些人,都在亂寫。” “本宮什麼時候跑到戰場上衝鋒了?” “還有,這一箭分明是你射死的讚婆,為什麼說是本宮?“ “本宮回去非得好好嗬斥他們。” 楊易不禁莞爾。 “公主殿下是《大唐日報》的創立者,兼社長,那些手下人自然是要拚命的為公主殿下造勢的。” “微臣倒是覺得公主殿下不僅不該嗬斥他們,反而是要獎賞他們一番。” “若不是《大唐日報》宣揚公主殿下的豐功偉績,公主殿下的名望又豈會有如今這般隆盛?” 太平嘟著嘴,瞥了一眼楊易。 “可是本宮不想埋沒你的功績。” 楊易啞然。 他微笑道。 “隻要公主殿下記得,微臣的功績就不會被埋沒。” 太平眉頭緊蹙。 “這不一樣” “難道你不想嗯,就是如你當初所說,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彩祥雲的去娶你的意中人麼?” “沒有功勞加身,如何能夠做到萬眾矚目,眾目睽睽之下,娶上自己心愛的人?” 楊易啞然。 原來公主殿下說了半天在這呢。 就是不知道公主殿下這口中“心愛的人”又是不是指的自己呢? 他似笑非笑的看著公主殿下。 太平略有些心虛的偏過頭,不敢與這位楊家令對視。 但是公主殿下旋即又覺得自己這般舉動未免顯得自己好似怕這廝一般,旋即又抬起頭,烏溜溜的鳳眸若無其事。 她抿了抿紅豔豔的唇瓣,輕哼一聲。 “本宮本宮這是為你考慮。” “雖然本宮答應了你,要以後幫你找媳婦兒。” “但是保不住萬一,你就看上了什麼國公家的女兒、孫女,那人家到時候不得挑你的爵位,身份?” “現在多靠功績撈些爵位,官職,以後啊,等遇到自己心愛的女子,也就不用擔心對方的身份尊貴了。” 公主殿下說完,便感覺馬車的氣氛仿佛一下子安靜下來,微風拂動車簾,車內的暖爐靜靜燃燒,龍涎香的香味提神醒腦,聽著車外的喧鬨以及車輪碾過青石板的嘎吱嘎吱聲,公主殿下仿佛能夠感受到兩人的心跳。 噗通噗通,好似漸漸重合。 楊易就坐在對麵,那股陽剛的男性魅力卻是撲麵而來,讓她心頭發軟。 公主殿下忽然心裡羞澀起來。 楊易溫潤的眸子盯著太平,微笑道。 “微臣豈會讓公主殿下擔心,必然會實現微臣對公主殿下的諾言。” 什什麼諾言!!! 這諾言不是對你的意中人承諾的麼? 又不是對本宮承諾的! 太平忽然感覺臉蛋滾燙起來,腦袋熱的暈暈乎乎的,快要冒煙了。 她連忙掀開半邊車簾,讓外麵的冷風吹拂進來,將她臉上的溫度降低了不少。 太平抿了抿唇,若無其事道。 “你剛剛說什麼?” “本宮沒聽清。” 楊易一愣,不由得輕笑起來。 這位公主殿下掩耳盜鈴的本事,的確是不一般。 他的笑容讓太平越發覺得羞惱,隻得狠狠的瞪這登徒子一眼。 楊易微笑道。 “微臣說,會實現諾言,公主殿下不必擔心我找不到媳婦兒。” 太平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 “那就好。” 說罷,公主殿下偏過頭,將目光投向窗外,耳邊卻是漸漸紅潤起來。 楊易嘴角含笑。 功勞豈會被埋沒? 那位皇帝陛下估計都看在眼裡呢。 他倒是巴不得這個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要在他身上呢。 現在得到的太多,終歸是會被收回去的。 等到了公主殿下奪得至高位,再論功勞不遲。 片刻後。 含元殿。 太平、楊易向著二聖行了一禮。 周圍的官員們都紛紛有些敬佩的看著這位公主殿下。 即便是有些之前覺得這位公主殿下囂張跋扈的,如今卻也是覺得公主殿下本該如此英氣勃勃。 武皇後笑吟吟的看著自己的女兒,眉宇間頗有些驕傲。 哪怕貴為大唐的天後娘娘,她同時也是一個母親,當然是會為了自己的女兒取得成績而感到自豪。 李治輕咳一聲,臉色如常,笑眯眯道。 “太平,這次你做的不錯。” “六胡州對大唐至關重要,無論如何,都不能丟下。” “而你們則是反擊吐蕃,讓他們損失慘重,是我大唐近年來最大的一次大捷。” “聽到捷報,著實叫父皇痛快啊。” 太平笑嘻嘻道。 “既如此,那父皇可不得好好賞賜兒臣還有楊易?” 殿內眾人不由得將目光放到楊易身上。 他們都很清楚,這次戰爭之所以能夠贏的如此輕鬆,全賴這位楊家令的手段。 李治微微一笑。 “那太平上前聽封” 太平眨了眨眸子,旋即故作認真道。 “兒臣聽旨。” 李治瞥了一眼武皇後,旋即微笑道。 “太平公主接種牛痘,六胡州大捷有功,加封鎮國太平公主,加實封千戶。 眾人心裡一凜。 這位太平公主殿下著實受寵,一般公主封戶為三百戶左右,長公主則是能到六百戶。 但是這位太平公主殿下,卻是從未有過限製,如今又加封千戶,已經是大唐自立國以來,擁有封地戶數的最高紀錄了。 不等眾人反應,李治又緩緩道。 “另,因鎮國太平公主忠孝行已,仁明絕倫,才無不同,無不綜,頃夷國難,朕特賜鎮國太平公主入朝參議之權,望其秉持忠誠,竭心儘力,共理國政。 這話落下,便仿佛在湖麵投入一?石子,蕩起陣陣漣漪。 眾人紛紛愕然的看著這位皇帝陛下,卻見二聖無異色,顯然夫妻倆已經商量好了。 太平也是一怔,下意識的看向楊易。 楊易神色平靜,朝她微微一笑。 他心裡也有些意外。 本來還想找機會暗示一下武皇後,讓武皇後賜權,沒想到李治,武皇後居然商議好了讓太平參議國政麼。 這是臨時決定,還是早已經有所計劃? 眾人沉默片刻,旋即恭敬道。 “陛下英明。” 沒人會傻乎乎的站出來反對,把持了大唐幾十年的二聖想要共同決定做某件事,沒有人可以阻止。 太平抿了抿唇,心裡有些莫名的慌亂。 這種超乎計劃外的情況發生,總讓她有些迷茫。 不過這不正是她想要的麼,平陽昭公主能為國建軍,屢立戰功,她當然也可以為國參政。 她旋即輕輕一禮。 “多謝父皇,母後恩典。” 李治微微一笑,旋即目光落在楊易身上。 “公主家令楊易獻接種牛痘之法,助太平公主平定六胡州之戰有功,升縣伯,加實封五百戶。” 楊易挑了挑眉,旋即道。 “多謝陛下。” 片刻後。 含元殿群臣散去。 楊易和太平也離開了殿內。 皇宮內。 兩人緩緩走下漢白玉石台階,走在青石磚道上。 太平忍不住道。 “父皇,母後加封本宮為鎮國太平公主,倒真是讓本宮有些意外。” 楊易嘴角含笑。 “二聖認可了公主殿下的能力,委以重任,這不是好事麼?” 太平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 “你要這麼說,也是呢。” “不過本宮總覺得心裡有些空空的,好似一切來得太快了。” 楊易唇角勾起。 “公主殿下此言差矣,並非是來得太快,而是公主殿下立下的功勞太大了。” “每一次功勞都堪稱是驚世奇功。” “旁人一輩子也難以立下一次。” “二聖看的分明,自然會對公主殿下器重。” 太平停下腳步,烏黑透亮的鳳眸抬起,看向楊易,輕哼一聲。 “這些功勞都是你的。” “本宮不過是蹭著你的功勞罷了。” “總有一天,本宮要把這些功勞通通還給你。” 楊易眨了眨眸子,忽然微微俯身,俊俏的臉龐距離太平不足數寸。 公主殿下甚至能夠感受到楊易灼熱的鼻息,她修長烏黑的睫毛微微顫動,鳳眸中滿是羞赧和驚愕。 這還是在皇宮裡麵呢! 這不會這麼大膽吧?! 不著邊際的念頭忽然閃過,讓公主殿下渾身發燙,她下意識的看著楊易厚厚的嘴唇。 氣氛漸漸曖昧。 好在楊易並未作出公主殿下“想象中的事情”,隻是笑眯眯道。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公主殿下見外了。” 太平一愣,忽然為自己剛剛閃過的旖念感到羞恥,同時又有幾分失落。 這些複雜的情緒,讓她漸漸羞怒起來。 “哼,什麼一家人不一家人的,你這真是放肆,本宮本宮是你什麼家人嗎?” “殿下與微臣都在公主府裡生活,府邸裡難道不算一家人麼?” “原來如此。” “公主殿下以為什麼?難道公主殿下眼中的家人隻有丈夫和妻子?” “呸!登徒子!“ 遠處。 雕欄玉砌,漢白玉石台階上。 李治和武皇後憑欄而來,默默的看著遠處打打鬨鬨的公主殿下和她的家令。 武皇後眨了眨眸子,意味深長道。 “此子有天縱奇才,與太平不是正合適麼?” 李治眼眸深沉,淡淡一笑。 “的確是震古爍今的奇才。” “有人擅武,而不擅文。” “有人擅文,而不擅武。” “文武雙全者,卻總有一項稍微遜色,而這楊易,卻是樣樣都堪稱絕世奇才。” “文韜武略,信手拈來。” “朕都要懷疑此人是不是生而知之的聖賢了。” 武皇後微微一笑。 “總之,是我大唐的棟梁。” 李治深深的看了一眼遠去的近乎模糊的楊易的背影,重重的咳嗽幾聲,蒼白的臉上湧起一抹紅潤。 “是啊,是我大唐的棟梁。” 他心裡冷冷的補了一句。 可惜,朕太老了,而你太年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