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
星月之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賢妻良母操勞死,重生擺爛贏麻了,星月之羽,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薑晚不可置信的往後退了幾步,她心中心臟有如擂鼓,過了一會兒才平靜下來。 “同誌,能不能再幫忙看一下?” 薑晚還是不死心,她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對劇情的把控和對生活的看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她有把握自己現在寫出來的內容會讓讀者喜愛。 隻是為什麼現在還沒收到回信? “同誌,我說了沒有就是沒有,找幾遍都沒有。” 薑晚性子軟,聲音裡又帶著些哀求,郵遞員很難拒絕她的請求。 這次他不僅沒拒絕,態度還緩和了一些。 “好吧,我知道了,麻煩你了。” 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薑晚有些失落的離開了郵局。 出門後她打起了精神,既然稿子沒有回音,那就先把小猴子儲存在空間的冬筍和淮山賣一賣。 那孩子沒日沒夜的挖了一個多月,空間的倉庫都堆滿了這些山貨。 此時正是隆冬,竹筍埋的太深,一幫人去挖筍根本沒多少收獲。 小猴子卻不一樣,它挖筍不需要尋找,直接憑感覺來就行。 每次它把爪子挖破,指甲都流出血來它就會立刻去空間修複。 小猴子年紀不大,卻機靈的不行。 薑晚當初看到它挖了這麼多筍,心裡同樣是震驚的。 小猴子一直催促它快點去賣筍,薑晚也不好辜負它的心意,這次下山原本打算大乾一票。 她上閃身了無人處的巷子,再出來時手上拎著兩個籮筐。 薑晚從這邊巷子進去從那邊巷子出來。 她去的時候巷子裡沒人,所以沒人知道她這些東西是哪裡來的。 薑晚出來的這邊巷子正好是熱鬨的集市。 從七九年開始,國家就在大力發展擺攤經濟。 兩年之後擺攤的人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一種風氣。 薑晚此時過來的這條街,就是鎮上有名的擺攤街。 這裡平常時候會有三三兩兩的人群過來擺攤,每月逢15和30,那是擺攤的大日子。 這時候這條街上可謂是人山人海,各種各樣提著籮筐和籃子的人出現,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不絕於耳。 趕集日吉日上賣的東西種類也非常多。 有些賣的是家裡養的雞鴨魚肉,有些賣的是各種蛋類。 還有人買自己做的吃食,遠的地方進貨來的襪子、圍巾、頭花各種小玩意兒。 趕集日的街上是熱鬨的,也是大家喜歡的日子。 薑晚並不是趕節日過來的,所以街上的人並不多。 她觀察了一下地形,很快選中了一處位置。 薑晚把麻布袋攤平放在地上,又把一部分冬筍倒了出來。 小猴子挖的冬筍全部都是用爪子扒拉出來的,爪子的力量有限,冬筍雖然能夠挖出來,但卻保存的比較完整。 小猴子挖完冬筍之後及時儲存在空間,最大程度的保證了冬筍的新鮮。 加上它挖的都是個頭大,品相好的,剛一擺出來就有不少人過來圍觀。 “小姑娘,你這冬筍看著不錯,你打算賣多少錢一斤?” “哎喲,這筍子看著可真水靈,我吃了這麼多年的冬筍就好這一口!” “這絕對是我見過的品質最好的冬筍,今天就要買幾個帶回家去,晚上吃一頓好的。” 薑晚還沒來得及說話,就有人對這些冬筍讚不絕口。 薑晚擺攤之前沒有詢問冬筍的價錢,她也不知道賣多少錢一斤合適。 但是薑晚一直都知道一個定價的原則,冬筍隻有冬天才有,因此本質上屬於稀缺的食材。 加上這隻小猴子從深山老林挖出來的野冬筍,吃起來格外脆嫩。 根據她以前的印象,普通冬筍一般是肉價的23倍。 現在肉是1塊2一斤,所以這些冬筍的定價可以在2塊4至3塊6之間。 理論上定這個價格沒有錯,但是薑晚心裡還是有些忐忑。 程錦年說過,鎮上的人跟村裡的人不一樣。 鎮上的人有正式的工作,他們每個月有固定的工資,加上很多人的單位好,又是給他們分福利房又是讓他們免費看病。 這時候的工人應該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他們沒有生活的壓力,花錢的時候也不會束手束腳。 隻要賣的東西品質上乘,讓他們覺得物超所值,就可以儘情的開價。 薑晚一開始怕被彆人噴,也不敢把價格開得太高。 “三,三塊錢一斤。” 老房子裡放著一杆老式小秤,薑晚這次為了方便做生意特意帶過來了。 她確實用手一掂量就能知道東西的重量,但她知道不代表彆人相信。 所以還是要拿著小秤做做表麵功夫,糊弄糊弄彆人。 薑晚說完三塊之後,人群當中半天沒有反應。 薑晚心裡有些慌,她生怕自己說錯了話,到時候圍觀的人全跑了她就成了個笑話。 不過她也在心裡安慰自己,要是因為定價太貴沒人購買,她就拿著東西立刻換個地方。 反正鎮上像這樣的街有好幾條,最多就是彆的街人流量沒這麼多罷了。 薑晚心中還在忐忑,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呼。 “3塊!這麼好的冬筍竟然隻要3塊?趕緊給我稱兩斤吧!” “我也覺得這個價錢挺合適的,這次的冬筍品質好我要三斤!” “你們可悠著點,彆把冬筍全部搶光了,記得給我留點。” 一群人蹲下來開始在筍堆裡尋找自己想要的冬筍。 這些筍子個頭都不小,乍一眼看過去還很勻稱。 不僅如此筍子的外皮都被一層薄薄的黃泥巴包裹著,露出來的筍皮金黃金黃的。 這些筍子隨便拿在手上捏一捏,給人的感覺就是硬邦邦的,很新鮮。 要知道前段時間有人在附近賣筍子,筍皮上麵還泥巴又多,表皮還乾枯開裂。 那筍根稍微掐一掐,真是老的掐不動。 這種筍子買回去估計得削掉一大截,就這樣還要賣兩塊五一斤。 誰要是買了那些筍子,那可真是正宗的冤大頭。 都說一分錢一分貨,這些筍子雖然貴了五毛錢一斤,但兩者之間的品質天差地彆。 有了之前的強烈對比,大家當然知道什麼是好貨什麼是孬貨,更知道該怎麼選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