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必走的路
莫道前程無知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8章 必走的路,天道無情:不許人間見長生,莫道前程無知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英明!”皇後很沒誠意的誇了一句乾皇,都是多年的老夫老妻了,這點玩笑還是開的起的。 乾皇也不在意皇後的調侃, “這個大周雖然有野心,但比起大夏還是嫩一些。大夏才是我們乾國的心腹大患!” 這一點皇後倒是不否認, “大夏兵強馬壯,五位不,是四位神將武力超群不說,甚至在調兵用度上更是不凡,否則那幾個嗟爾小國不會這麼快就被大夏打敗。” “大夏的突然出手使得國與國之間的平衡被打破,按理說大夏不會行此危險之舉。這倒是令人費解了!” 乾皇輕笑一聲, “那個老東西,有近六十了吧?” 皇後也不是蠢人,聞言便明白了乾皇的意思。 “看來,夏皇也沒多少時間了。” “他想在臨死前給大夏未來的皇帝陛下清掃一些障礙,隻是沒想到這突然又冒出一個大周。” “掃清障礙嗎?”乾皇冷笑,隨後臉色陰沉,“到底誰是障礙還說不準呢!” 身為乾皇,居然被人當成障礙,這是被夏皇小覷了呀。 一國之君,說滅就滅。 而他乾國,卻是唯獨被剩下的。 這說明什麼? 這是夏皇給自己的繼任者留下的功績,也是磨刀石。 好個夏皇, 好個大夏, 如此無視我乾國,簡直是目中無人至極! 但, 乾皇又一陣深深地無奈, 因為乾國雖說還有部分大軍,可麵對那虎狼之師的大夏的確是獨木難支。 所以, 當大周送來友誼的手,乾皇毫不猶豫的就握住了。 這不單單是一隻友誼的手,更是一根救命稻草。 換了以前,乾皇是真看不上這群當山大王起家的家夥,可誰讓現在是非常時期呢? 而且,這個大周的皇帝陛下身邊居然還有儒學世家紀家在一旁協助,這就有點意思了。 看來,這周皇楊棣也不是那麼白丁,起碼懂得拉攏那些戰敗國的斯文人。 有了這些人,起碼一個大周的框架是給搭起來了。 這恰恰也是乾皇覺得可以合作一下的原因,若都是一群無知狂妄的武夫那他還真不一定願意派出使臣承認大周的統治地位。 …… …… 大周, 結束了一天的典禮,楊崢脫下了黑色的帝袍,以及那礙事的冠冕。 一身輕鬆的坐在自己的龍榻上, 周圍是幾名貼身的護衛, 哪怕他此刻已經處在安全的寢宮依舊無法讓這些護衛退下,因為此刻的他和以前又有了不一樣的身份。 大周皇帝, 沒辦法,有些規矩哪怕是他也要遵守,還不如以前沒有登基之前輕鬆。 但同時他也知道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起碼要讓那些拉攏過來的文臣們知道他們的皇帝陛下不是一個剛愎自用的暴君。 不過, 現在想起來把那個世代大儒的紀家拉進他的陣營算是一個不錯的決定。 一個紀家,遠超他的麾下做出的貢獻。 那些大炎皇朝以及其他被大夏平定的疆域中的儒生們得知紀家投誠楊棣之後更是不遠萬裡的前來投靠。 他們看重的不是楊棣,而是那個儒學世家的紀先生,紀泱。 要說紀父紀泱對權勢沒什麼追求其實也不對,否則當初也不會同意大夏權貴上門提親的要求了。 可,紀泱其實內心深處是對於紀家沒落有著一定的遺憾。 紀家, 世代儒學世家,其門生更是遍布天下。 可以說,當初的紀家幾乎可以說是天下儒學的門麵,即便現如今的大夏左相也曾經在紀泱祖父門下有過請教,然後才能一路平步青雲。 所以上次紀家被舉報, 如果那可以用舉報來形容的話, 左相徐冉依舊讓人發力保下紀泱,甚至不遠萬裡的要將紀泱夫婦待會帝都。 是人都會念舊,而徐冉這麼做也是因為受過紀家恩惠的不止他一人,若是在紀家失勢的時候身為大夏左相的他都不出麵,那他以後也彆指望其他同僚們會替他出頭,甚至他的那些同窗們也會因為這件事新生厭惡,排斥他。 彆看他身為大夏文官之首,但也需要他人,尤其是同窗,同門們的支持。 否則,一些政策根本不容易執行。 世家, 門閥, 百姓, 這些是組成大夏的關鍵部分,一旦他們這些世家門閥之間出現罅隙,那對於大夏而言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大廈將傾,對於左相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 哪怕,他從某些方麵的點點滴滴察覺出夏皇有些問題。 但他到了這個年紀,想要的無非就是一個史書上的好名聲。 所以,哪怕紀家被人告發勾結外敵他依舊挺身而出替紀家擋下了夏皇的盛怒。 否則, 紀家可能當晚就被夏皇的刀給滅門了。 門閥,也是有出處的。 而世間門閥,又有哪一個和這個紀家沒點關聯? 楊棣的決定沒錯, 而今日的登基大典更是印證了這一點,那些文臣都是看在紀家的麵子上來投誠的。 不過沒關係,楊棣想要收服這些人不是問題,問題是你得有人收服。 否則,各個位置上都是武將執掌他都能想象出會是一種什麼場麵。 所以, 紀泱今日直接被冊封為大周內閣首輔之一,這也是給了紀泱天大的麵子。 位置, 紀泱有了。 名聲, 紀泱有了。 甚至紀泱的那個女兒,紀嫣然都被他破格冊封為寅州郡主,這放在彆的國家是不敢想的事,可他楊棣就是這麼做了,直接認了紀嫣然做義妹。 當然,紀嫣然對於這種場合自然是沒興趣的,不過這不影響紀嫣然的父親紀泱替她領旨謝恩。 紀家, 一時間從大夏的破落戶成為現如今大周的名門望族。 這也是因為紀泱隻有一個女兒的緣故,這也是楊棣放心的緣故。 當然, 換了彆的時候一個沒有子嗣的權臣可能沒有幾個願意上門投誠的。 可, 現在的大周不是剛立國嗎, 一個沒有男丁繼承權位的紀泱反而是一個很好的旗幟。 一個給了其他人向上爬的動力。 長出一口氣, 楊棣揉了揉腦袋, 現在這情形可比他在沙盤上指點千軍萬馬更累, 但,他知道這是自己必須走的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