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小小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9章 德治?法治,隋烽,漠北小小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宮廷講學開始了。
滿朝文武最興奮的莫過於國子學的祭酒、博士、習教及學子,終是有了在聖人麵前大談治國之道的機會。
世族文官們摩拳擦掌、彈冠相慶:聖人欲寒門選仕,這次定要讓聖人看看什麼叫世家底蘊。
武將們也很高興,一大早就駕車騎馬往國子學跑得歡實。
蕭邢雖是文官卻是行伍出身,也算上是半個武官,朝中文官一向對這群舞刀弄槍的丘八瞧不起,武將們理所當然地站在蕭邢這邊。
國子學大門前有‘天子下馬’的規定,哪怕是貴為天子來到此處也得下馬步行入內。
數百千牛衛、太監、宮女早早候在門外,大興城內凡有品階的官員除了當值的也來了多半,一時間人聲鼎沸,旌旗招展。
相較而言,蕭邢則是情緒不佳,心中惴惴不安。
稍頃,聖駕至,群臣唱罷萬歲,隋文帝緩步下輦,打眼一瞧嚇了一跳,平日裡最看不起讀書人的武將們齊刷刷站了三排,個個抓耳撓腮急不可待的模樣。
國子學祭酒率先出列,將隋文帝引進了宮廷講學的主殿,今日來的人太多,於是群臣便按著上朝規矩,文左武右依次落座。
鐘鼎齊鳴,淨手焚香祭拜過後宮廷講學便正式開始。
台人眾人目光灼灼,等著隋文帝點出今日講學的主題。
隋文帝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一本奏疏,朗朗開口道:
“朗州(今常德)司法參軍事(相當於公檢法長官)有奏,治下有民周某,素以孝聞名鄉裡,其母八十有餘,患疾思啖肉羹,故以私殺耕牛儘孝,致百畝良田荒廢。”
“依《開皇律》製,諸故殺官私馬牛者,笞五十,徒一年半,贓重及殺餘畜產,若傷官私馬牛者,各加故殺罪一等……”
“是以,朕想求教於四位講學賢才,宜德治亦法治乎?”
語畢,偌大的正殿內鴉雀無聲,原本準備十足的國子學學子們亦是麵麵相覷。
寒門講學除了蕭邢外,還有一名叫範喜之的新進科考學子,聽得隋文帝的出題額上已是汗漬顯露。
他數年寒窗苦讀經史子集,自詡滿腹經綸,今日本該驚豔眾人,獨享聖寵,未料出師不利,隋文帝彆出心裁弄出了這麼個考題,一時之間呆立當場,眼神儘顯慌亂。
代表門閥世家講學的兩人牛方智、李密則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顯是胸中已有計策。
鐘鼎餘音嫋嫋,“殺牛儘孝案”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寂靜的大殿中激起層層漣漪。
牛方智率先起身,行止間風度翩翩,聲音清朗如誦經:
“陛下,學生以為此案當以德治化民為本。孝乃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周某殺牛奉母,其心至誠,感天動地。昔有‘郭巨埋兒’天賜金,‘王祥臥冰’鯉自出,皆因至孝感格上蒼。
今若以律法嚴懲孝子,豈非堵塞天良,使民畏法而不敢儘孝?學生請陛下法外施恩,赦其罪,旌表其門,使天下知陛下以孝治天下之仁心!此正合《孝經》‘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之訓。”
牛方智不愧為高門子弟,儘得其父牛弘傳承,引經據典,字字珠璣。
國子學的學子中更是有人低聲喝彩,連一向不苟言笑的納言蘇威亦是頻頻點頭,顯然對牛方智的話極為讚同。
範喜之偷瞄一眼蕭邢,卻見其眼簾微闔,絲毫沒有站起來辯駁的意思,隻得硬著頭皮站起來:
“陛…陛下,學生…學生以為牛公子所言雖…雖合情理,然…然《開皇律》乃…乃國家根本,耕牛乃…乃農事之基。
若…若因孝廢法,則…則法令不行,綱紀…綱紀廢弛。長此以往,人皆效仿,耕牛日稀,田畝荒蕪,賦稅何出?國家何以為繼?故學生以為,當依法懲處,以儆效尤!”
範喜之努力想表達法治的重要性,隻是頭一次直麵聖顏和滿朝文武,心中早已失了分寸,好在隋文帝露笑以示鼓勵,才勉強將話說完。
兩人相較之下,高下立判,世族子弟們礙於隋文帝端坐上首,不敢放肆聲語,臉上卻早已是喜不自禁,看向蕭邢和範喜之兩人猶如小醜一般。
範喜之臉上儘顯懊惱之色,個人榮辱事小,可此次宮廷講學事關天下寒門學子聲譽,叫他如何能不自責?
看著蕭邢老神在在、事不關己的模樣,範喜之畏懼下又帶著些許不滿。
蕭邢不學無術之名他是早有耳聞,更是有人傳其字寫得如同未開蒙的稚童,今日宮廷講學,他做好以一敵二的準備,隻是人算不如天算,考較的內容不是先賢著作。
蕭邢看似榮辱不驚,實則心中亦是慌亂,彆說是反駁牛方智,他連人家講的都是一知半解,半數靠猜才解其義。
他今天硬著頭皮來,早已在心裡打定了主意,多說不如少說,不懂的則堅決不說,反正自己從未以文人自居過,並沒有人設方麵的顧慮。
聖人欲選寒門士子入朝為官,世族門閥玩命反對搞出的這場講學,終是神仙打架,自己這小魚小蝦隻可在這滔天巨浪中逐流,萬不能逆流勇進。
感覺到身側範喜之投來的幽幽目光,蕭邢暗歎一口氣:“對不住了,這位仁兄……”
對麵的李密此時嘴角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從容起身,聲音不高卻極具穿透力:
“陛下,牛兄重德,範兄重法,皆有可取,然皆失之偏頗。德為教化之根,法為治國之器,二者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
周某孝心可憫,然其行已觸犯《開皇律》,損及國本。若人人效其‘孝’而壞法度,則國將不國,孝亦無所依托。
然若僅依律嚴懲,不恤其情,則恐寒天下孝子之心,亦有損陛下仁德之名。
故學生以為,當明正典刑,以彰國法之威! 周某之罪,依律當笞五十,徒一年半。然念其情有可原,可酌情減免其刑期,或允其以勞役代刑,使其能奉養老母。
同時,地方官府當撫恤其家,彰表其孝。如此,則國法得申,人倫得全,教化亦行,方為兩全之策。”
李密的方案邏輯嚴密,兼顧了法與情,既維護了法律尊嚴,又體現了隋文帝提倡的“仁政”,不僅限於‘談’,更是提出了如何‘做’。
蕭邢微闔的眼簾不由輕挑,仔細打量了對麵李密兩眼,心中不由惡趣味想到:若是隋文帝知道日後這廝也是一員反將,又該如何?
喜歡隋烽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隋烽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