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小小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9章 太廟獻俘,隋烽,漠北小小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開皇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五。

大興城外,太子楊勇、晉王楊廣、內史省內史令楊約、兵部尚書柳述、右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禮部尚書韋世康齊聚大興城春明門,前來迎接的官員更是多達百人。

晉王楊廣征戰西突厥,將達頭可汗趕到了白山(今庫車以北)以西,斬敵七千餘人,收複浮圖城。

此番更與東突厥兩部結盟,不費一兵一卒便使漠北諸部自相攻伐,較之數十萬大軍勞師遠征,猶勝三分。

漢王楊諒撫甲而行,眼角眉梢俱是得色。

當日冒險假傳聖旨的決斷,終是成就了這番功業,一想到此處不禁躊躇滿誌,自忖一回京就要受到隋文帝和文武百官的讚美頌揚。

雖說矯詔之事終究是個隱患,但念及太廟獻俘的榮光,這點瑕疵又算得什麼?他抬手正了正鎏金獸首護肩,暗忖今日定要教父皇與百官瞧見最英武的漢王。

蕭邢一行人遠遠看到城門下彩棚高搭,著各色官服的文武百官站在采棚外恭候,正在此時,數百千牛衛精銳策馬先行而至。

緊接其後,全副鑾駕整隊行來,一對對龍旌鳳旗,一排排黃鉞,內侍太監,宮女彩旗,黃羅寶蓋出現在城門下,隋文帝竟未乘輦騎著一匹純白寶馬出現在眾人眼前。

文武百官躬身行禮,山呼萬歲,畢竟這裡人山人海,在朝堂裡再怎麼與皇帝老兒吹胡子瞪眼,在外麵還是在給皇帝一點兒麵子的。

隋文帝臉上看不出喜怒,輕輕一躍,姿勢瀟灑地下了馬,惹得城麵看熱鬨的百姓一片歡騰。

隋文帝向著四周揮了揮手,算是向百姓打了個招呼示意,徐徐步入早已搭好的黃錦帳內。

這一切都被走到隊伍前麵的蕭邢和漢王看在眼裡,剛才還意氣風發的兩人不禁心裡打起了小鼓。

蕭邢是怕燕榮之事惹得隋文帝不喜,至於假傳聖旨一事,自己第一時間便寫了奏疏詳實說明了當時情況,要殺要剮也是隋文帝與漢王之間的事情,自己不過是當了幾天便宜國公。

漢王怕的事情就多了,一是私出皇城,二是毆打啟民可汗的嫡長子,三是假傳聖旨,不管哪一條,隻要隋文帝願意,他都是一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輔國……蕭彆駕,走慢點,走慢點……”

漢王舌頭打著轉,一臉緊張,生怕黃帳內的隋文帝縱馬提槍殺來。

蕭邢歎氣道:“這都要麵對麵了,快一分慢一分又有何區彆,殿下還是放寬心,大不了就是挨頓毒打罷了,此時害怕為時晚矣。”

漢王目瞪口呆,怒道:“你這說得是什麼渾活,敢情挨打的不是你?”

蕭邢摸了摸鼻子,尷尬道:“難不成當著這文武百官的麵再跑一次不成?在五原城你可不是這般說辭”

漢王訕訕道:“本王早就派人去請了母後,等她來了還是穩妥些。”

在兩人身後的來楷此時苦著臉發聲道:“殿下,到時你可護著點末將,畢竟這都是受你迫……”

漢王瞟了一眼城門外,撓頭道:“聽說你爹脾氣也不太好,不知他今天來了沒有?他若是來了,本王……本王可能有點護不住。”

來楷伸著脖子瞅了半天,並沒有發現榮國公來護兒的身影,這才微微鬆了口氣:“何止是脾氣不好,上回去崇仁坊差點被打斷了氣。”

眼見離城門外彩棚不到一箭之地,蕭邢道:“不用等皇後了,八成是不會來了……”

三人拉著臉戰戰兢兢走著,不管如何緩慢,終於還是到了城門前。

說話間已至彩棚前。蕭邢望著紋絲不動的帳簾,忽覺掌心沁汗。漢王滾鞍下馬,甲胄鏗鏘聲裡,二人齊聲唱喏:

“兒臣拜見父皇!”

“臣蕭邢參見陛下!”

兩人都身著鎧甲,按規製不需要行全禮。

帳內久久無聲,兩人躬著行,冷汗直流,進退兩難。

許久,帳簾掀起。

“免禮!”

隋文帝的聲音中氣十足。

漢王嚇得全身一哆嗦,結巴著將戰獲一一稟告,將兩部的結盟書雙手呈上。

百官齊賀,躬道萬歲。

儀仗隊奏《破陣樂》。

直到此時,蕭邢和漢王兩人才微微鬆了口氣,看來隋文帝沒有當著文武百官找兩人算賬的打算。

楊約捧著青銅觴爵,斟滿美酒上前。

文官百官再次齊賀,圍觀的百姓更是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漢王楊諒有萬夫不敵之勇,卻鮮有大勝之仗,這次雖沒有衝陣殺敵,卻是將隋國的心頭之中患——東突厥汗國肢解,相比晉王楊廣的功績也絲毫不遜色。

眼看這等盛況,頓時嘴角一咧,將對隋文帝的恐懼拋之腦後,喜孜孜接過來一飲而儘。

禮部尚書韋世康進奉果榼,漢王雙手接過交到蕭邢手裡,最後兵部尚書柳述敬獻金花,為漢王佩戴胸前。

接著便是重頭戲——獻俘告廟。

隋朝沿襲的是北周五廟製度,立高祖以下四親廟,以父廟為太祖廟。

隋文帝騎馬在前,文武百官步行在後,千牛衛押著俘虜走在最後,整個隊伍前後近五裡。大興城的百官許久未見如此盛況,更是簇擁著向太廟湧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隋烽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隋烽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