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逸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7章 迭代升級13:製造光速驅動?,我以饕餮鎮諸天,薛逸辰,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教授推了推金絲邊眼鏡,雪白的長發隨著抬頭的動作輕輕晃動:“這個名字好,既念著七代星艦的根,又帶著往星辰裡問的氣。”
薛逸辰的指尖在虛擬鍵盤上一頓,冰藍色的眼瞳裡映著“問天”二字。他想起第一架七代星艦試飛時的場景——銀灰色的機身在戈壁灘的陽光下閃著光,試飛員透過通訊器喊出“我要問天”的瞬間,整個指揮中心都沸騰了。那架最終墜毀在大氣層邊緣的星艦,如今化作新載具的名字,成了跨越1.5級文明的橋。
“就叫問天I。”他敲定了名字,投影中的設計圖立刻細化:全長8.7米的流線型機身,取消了傳統機翼,取而代之的是MAX材料打造的“空間翼”,翼麵鑲嵌著與光速驅動核心同源的暗金色紋路;駕駛艙采用360度全景舷窗,舷窗玻璃是融合了空間諧振技術的複合材料,能抵抗亞光速飛行時的空間摩擦;而最核心的尾部,預留了剛好容納光速驅動核心的凹槽,凹槽邊緣的四色光帶與核心的光芒完美呼應。
“開始拆解製造流程。”薛逸辰調出全息進度條,將“問天I”的製造分為三大模塊,“林教授負責空間翼與機身鍛造,我來調試驅動核心的能量接口,暗物質團隊準備能量注入方案——三天後,我要看到問天I的骨架立起來。”
實驗室的合金門應聲滑開,穿著白色科研服的團隊成員魚貫而入。當他們看到投影中的“問天I”設計圖時,竊竊私語聲像潮水般湧起:“取消機翼?靠什麼平衡?”“那暗金色的紋路是MAX材料吧?居然舍得用在整機上!”“尾部的凹槽……是給光速驅動留的?”
林教授走到操作台旁,將空間翼的分解圖投射到中央屏幕上。暗金色的翼麵在圖中展開,內部的支撐結構呈蜂窩狀,每個蜂窩裡都嵌著微型空間諧振器:“空間翼的作用不是產生升力,而是調節空間泡泡的形態。”她指尖點過翼尖的紫色光帶,“這裡的MAX材料密度最高,能在亞光速飛行時撕開0.5立方米的空間通道,讓問天I‘騎’在空間褶皺上前進。”
科研團隊的議論聲漸漸平息。他們都是跟著林教授從七代星艦項目走過來的老兵,太清楚“空間翼”意味著什麼——這不是簡單的技術升級,而是對“飛行”這個概念的徹底重構:從依靠空氣動力學,到駕馭空間物理學。
薛逸辰沒理會實驗室的動靜,他正將光速驅動核心與問天I的能量接口進行對接模擬。環形核心的12個凹槽與機身尾部的接口精準咬合,藍色光帶順著接口蔓延,在機身內部織成能量網絡。當模擬進度達到90%時,一道紅色警報突然亮起:“能量傳輸效率89%,存在11%的空間逸散。”
“是接口的材料純度不夠。”他調出逸散點的三維坐標,那裡的合金接口在MAX材料的能量衝擊下,出現了納米級的縫隙。薛逸辰轉身走向材料儲備庫,暗金色的MAX材料方塊在貨架上泛著光,藍色、白色、黑色、紫色的紋路在表麵緩緩流動——這是比驅動核心更純的特級材料,原本是為暗物質開發預留的,此刻卻成了填補縫隙的關鍵。
“把接口換成MAX材料。”他將切割好的材料遞給機械臂,“告訴鍛造車間,用空間諧振技術熔接,誤差不能超過0.1納米。”
林教授正在調試空間翼的諧振頻率,聞言抬頭看了一眼:“特級MAX材料用在接口上?會不會太浪費了?”
“在光速麵前,沒有浪費的說法。”薛逸辰的指尖在監測屏上劃過,“11%的能量逸散,在亞光速飛行時會被放大成空間湍流,到時候彆說問天,連碎片都回不來。”他頓了頓,冰藍色的眼瞳望向窗外的雪山,“第一架問天就是因為材料強度不夠墜毀的,我們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摔兩次。”
林教授的動作微微一頓,雪白的長發遮住了鏡片後的表情。她還記得那天的通訊記錄,最後傳來的不是求救信號,而是試飛員帶著雜音的笑聲:“這速度……能摸到星星了……”此刻,那些暗金色的材料在機械臂下逐漸成型,像在為當年的遺憾鍍上一層堅硬的殼。
製造流程在精密的協同中推進。當天下午,問天I的機身骨架已經立在實驗室中央的鍛造台上,暗金色的MAX材料在陽光下泛著冷光,空間翼的雛形展開在機身兩側,像一對蓄勢待飛的翅膀。林教授站在骨架下,長發垂落在科研袍上,手裡的平板正顯示著空間翼的諧振測試結果:“12個諧振器的頻率偏差控製在0.001赫茲內,比設計標準高了三個數量級。”
薛逸辰將光速驅動核心緩緩嵌入機身尾部的凹槽。當暗金色的核心與接口完全咬合時,四色光芒突然同時暴漲,順著機身的紋路流淌,在駕駛艙的舷窗上彙成一道光瀑。監測屏上的能量傳輸效率瞬間跳到100%,空間逸散的紅色警報徹底熄滅。
“這才是真正的問天。”林教授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沙啞,她伸手觸碰機身的紋路,指尖傳來輕微的震顫,那是空間諧振產生的共鳴,像星艦的心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我以饕餮鎮諸天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我以饕餮鎮諸天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