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5章 諸事,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五百人對五十人打輸了?

並且,五百人死傷了近三百,五十人的那一方隻是六人受傷?

這種差距簡直令人感到絕望啊!

就是吧……,兵源素質本就有差距,裝備上的差距更大,結果並不讓人意外。

武器的代差要是超過兩代,想靠人去堆死變成了不可能。

要是武器本有差距,精神氣也提不上來,不是在進行唱衰,而是真的就不用再做無畏抵抗了。

樓令沒有在大帳內分批接見前來投降的烏氏眾部落首領,直接在露天場合接受了他們的投降。

要是足夠尊重,當然要先在正式的場合接受投降,可是……,他們不值得樓令慎重對待。

如果是創業之初,樓令當然還是會裝模作樣,為的就是收買人心。

可是,樓令創業了那麼久,有了很雄厚的實力,真的沒有那種謹慎了。

再者說了,胡人畏威不畏德,可能好好對待他們才會適得其反。不如一開始就表現得絕對強勢,後麵稍微對他們好一些,才有可能讓他們感恩戴德。

烏氏多數部落投降,肯定還有一些零散的部落或烏氏人沒有投降,隻是他們無法再扭轉大局。

樓令選擇將投降的部落首領全部帶走,留下一些人管理沒有被遷徙走的烏氏人。

那麼就是說,樓令攻占烏氏的地盤之後,馬上就要立刻利用起來。

這裡有樓令擔心人一走,周邊胡人會過來填補空白的因素。

事實也是那樣,隻要一個地方空了,當地有豐美的草場,過一段時間總會突然冒出一個新的部落在當地放牧。

真要是樓令帶走所有烏氏的人,不用太長的時間,兩三年內必然重新聚集來大批部落放牧,他們還會互相征戰兼並,再形成一個新的整合勢力。

月氏和東胡人被趕跑,匈奴占據了月氏人和東胡人的牧場。

匈奴人被擊敗遠竄,鮮卑人和丁零人立刻抖起威風。

鮮卑人走了,丁零人遭遇重創滅族,柔然人又出現了。

等柔然人消亡,突厥人冒了出來。

突厥人不見了之後,契丹人成為北邊的霸主。

契丹人離開草原,古蒙古各部出現了。

人真的不是突然間冒出來。他們是先前被擠壓到環境更惡劣區域的失敗者或弱小者,有機會可不就好像很突然給冒出來了嗎?

樓氏消滅烏氏,不算先期的偵查準備,僅從啟動軍事行動開始算,隻是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當初,樓氏消滅林胡耗費了四年。

林胡有十多萬的人口,勢力範圍比烏氏大了約三分之一,可不是林胡太強大,而是當時的樓氏不夠強。

要是當前的樓氏對當初的林胡動手,耗費的時間一樣不會超過三個月。

那是林胡與烏氏的社會結構和地形,以及他們的精神氣所決定了的事情。

為什麼對付義渠人就沒有那麼容易?正是社會結構、地形、精神氣的區彆啊。

樓令留下兩千私軍作為在“隴東”的駐軍。

沒錯,樓令給烏氏的勢力範圍進行了命名,就叫“隴東”了。

日後,樓氏消滅或將秦廷驅趕走,當地會取名叫“隴西”這個地名。

此後不再有烏氏這個勢力,樓令也不會允許原先的烏氏人以“烏”作為姓氏。

烏氏人沒有文字,樓令會讓時間徹底將烏氏的痕跡洗刷乾淨。

應該說,樓令每征服一個異邦,一概會徹底抹掉曾經的痕跡,不是創造出一個民族來給自己惹麻煩。

要那麼多民族乾什麼,等著給他們加分,還是給後人添麻煩啊?

半個月後,樓令來到對義渠戰線的後方。

“烏氏已經滅了?”樓小白知道會很快解決,沒想到速度能那麼快。

樓令笑著問道:“要安排烏氏共主當眾跳舞嗎?”

樓小白不知道這是什麼梗,讚歎地說道:“父親神威啊!”

這裡,樓小白多少會想:“要是由父親親自來對付義渠,應該早就將義渠滅了吧。”

樓令聽不到樓小白的心聲,能夠聽見會納悶。

要是由樓令親自去對付義渠,消滅義渠的時間是會得到加速,隻是一樣不可能在幾個月內就完成。

這一戰,光是馬匹就讓樓氏繳獲了八萬,其它牧畜的數量更多。

總人口不超過八萬的烏氏,人與馬竟然達到一比一?比其他異邦可真的是太厲害了。

“義渠失去烏氏的物資支援,他們隻會越過越苦。過兩個月之後,你們可以迅猛向前推進戰線了。”樓令不是在發出指示,僅是進行提醒。

畢竟,烏氏覆滅,不止是無法提供物資給義渠人,還會讓義渠人變得更驚慌。

人心的惶恐會讓戰線出現不穩,打起來肯定會變得更容易。

樓小白沒有說一些“讓父親失望了”之類的話,好奇地打聽了一下與烏氏的交戰過程。

“這樣啊?快得跟閃電似得。”樓小白其實聽樓令講到過閃電戰,拿來在這裡用了。

樓令搖頭說道:“還是不夠快,隻是很難更快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無錯的章節將持續在全本小說網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全本小說網!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