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家族之間正確的相處模式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1章 家族之間正確的相處模式,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為各個卿位家族在現下絕對不想到漢江平原找罪受,所以他們才需要進行商量。
要商量的不是哪一個或多個卿位家族一塊守住漢江平原,其實是將哪些人拉過來填坑。
這項議題本來就該商議,奈何晉君周過來了。
當著國君的麵商議讓哪一些家族過來填坑?他們還不到這等囂張的程度。
“看來看去,隻有魏氏合適過來當主心骨。”邯鄲旃率先說道。
是嗎?
看著的確是。
樓令很想魏氏搬離故土,好給樓氏讓開東出的通道,隻是沒了魏氏還有郤氏、中行氏,商於之地落到智氏名下又增加一個智氏。
如果想要製約住魏氏,其實最好還是在眼皮子底下,一旦他們遷徙到漢江平原,可能就要任憑發展了。
樓氏跟魏氏無冤無仇,雙方一度關係還挺好,約定一起對卿位發起衝擊。
出於樓令的各種努力以及抓住機會,樓氏率先獲得卿位。
等樓令成為卿大夫,樓氏的發展越發一騎絕塵,跟不上的魏氏漸漸失去跟樓氏合作的基礎了。
很現實的。
樓令對卿位發起衝刺,肯定要抓住每一分助力,當時的郤氏也不是助力,相反郤氏是阻力之一,哪能不讓樓氏與魏氏抱團呢。
至於後麵魏氏選擇獨走?又不是樓令辜負了他們,單純就是魏氏以為找到更好的大腿,自主去當了晉君周的刀。
人活著就要麵臨各種選擇,每一個人都要麵對選擇的命運,對於家族來說也是一樣。
再來論,樓令固然是盯上了魏氏的封地,可他自從跟魏氏停止合作,並未刻意進行針對吧?
魏氏當然沒有將樓氏視為敵人。
所以,他們單純就是分道揚鑣了而已。
漢江平原的的確確是一個好地方,魏氏一直以來就是缺少機會,他們背靠晉國有很大可能性在當地安家落戶,能夠將腳跟在漢江平原立住,還不能發展起來嗎?
邯鄲旃提議讓魏氏遷徙過來,算是公私兼顧。
可是,邯鄲旃隻著力於眼下,認定遷徙後的魏氏無法再衝擊卿位,沒有思考更久遠的以後。
決定遷徙的魏氏,他們到了新地方倒不至於需要從零開始發展,隻是短期內會出現實力受損的情況。
邯鄲旃要的就是魏氏短期內無力衝刺卿位,起碼邯鄲氏就不用時時刻刻麵臨著衝擊。
邯鄲旃可是親自來楚地征戰了。
經過這一次的征戰,邯鄲旃發現楚軍未必多麼能打,想要統治楚人的難度卻很高。
魏氏到時候遷徙過來,要麵對楚人一再的襲擾,短時間內不可能安心發展,不就給了邯鄲氏後來居上的機會了嗎?
至於說魏氏到漢江平原發展起來?那應該是很久以後才能夠看到的結果了。
“君上會同意嗎?”士魴補了一句:“或者說,魏氏能同意嗎?”
郤武子擔任中軍將的時候,保持了對晉君周基本的尊重。
等樓令來擔任中軍將,原本的尊重上給予了更多的權利。
在晉國這一邊,卿大夫逐漸蠶食國君的權力,到他們這一代已經耗時將近七十年,才形成卿大夫位比諸侯的格局。
七十年?在春秋時代的平均壽命不到二十五歲,也就是約等於耗了將近三代人。
當然有卿大夫不理解,乃至於認為樓令當了階級的叛徒,問題是他們不敢跟樓令硬剛,隻能是時不時隱晦地勸一勸。
直至樓令提出取周王室而代之的計劃,一眾卿大夫才自認為明白樓令為什麼要那樣做。
晉國之君成了晉天子,會有新一輪的分封。
想要晉國之君有更大的配合度,確確實實是應該給予更多的動力,不是嗎?
他們一直在盯著樓令,發現樓令掌握好一個度,沒有采取激烈的手段。
隨著楚國再一次被打趴下,無疑是距離晉國公室取代周王室更近了一步。
眼見著取代周王室的計劃已經可以實施,他們自然不想節外生枝。
真正能夠決定的樓令,他一表態就是成為定局,總是要給其他卿大夫暢所欲言的機會,肯定不會立刻做出表態了。
魏氏會不會同意?這一點很難說。
他們就是礙於魏氏的實力擺在那裡,不好進行強迫,給予了選擇的權利。
要不然的話,看見他們給其他中小家族選擇的權利了嗎?
郤至笑嗬嗬地說道:“魏氏會同意的。”
同樣在場的郤楊挑了挑眉頭,不太理解自己這叔父為什麼要插一腳。
可以將郤至那一句話當作,一旦魏氏不同意,郤氏會讓魏氏同意。
因為魏氏掛鉤過又脫離的關係,導致沒有卿位家族將魏氏視為自己人。
中行吳、智罃、士魴看到郤氏叔侄那樣,有所觸動也不會是顧及魏氏的死活,會阻止的事情是郤氏因此獲利。
他們不免就要看向樓令,試圖從樓令的表情來看出一些什麼端倪。
樓令已經養成臉上極少有表情的習慣。
並不是樓令喜歡麵無表情,他跟每一個像是在故作威嚴的上位者一樣,明白不能被輕易讀懂想法而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