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0章 完了?完了!,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郢”陷落之後的第四十三天,消息總算是傳到了樓令的手上,同時傳遞過來的還有楚君招自焚和隨之應對的方式。

“自焚了啊?”樓令閱讀到這裡,講實話就是下意識認為事情糟透了。

自古以來,乃至於長久的以後,隻要一個國家的首腦不屈服,該國家的抵抗就不會停止;若是國家首腦在抵抗過程中壯烈犧牲,抵抗的情緒就不會在該國的國民腦子裡消失;一旦國家首腦寧死不屈,國民的抵抗情緒會被徹底調動起來。

相反,要是國家的首腦太軟弱或是扛不住,國民跟著軟弱的同時,國家很難不會出現內亂。

一個國家裡麵的人可以蠢,也能可以壞,可是不會全是軟蛋。當權者在國家遭遇入侵時期軟弱,一定會有強硬派站出來。這樣一搞,強硬派和軟弱派要先決出勝負,或是拖著國家一起死了。

能夠肯定的一點,不管國家首腦之前做過什麼,但凡他舍得一死,該國的其他人立刻會覺得入侵者很壞。

畢竟,入侵者連國家首腦都不放過,能奢望入侵者善待失敗者的其他人?

當然了,道理挺簡單沒有錯,問題是並非每一個民族都懂。

樓令隻知道一點,他認知中的楚國絕不好被征服,曆史上的楚國從頭到尾也沒有被外人所征服過。

現在,楚君招在“郢”失陷後選擇自焚?很難不讓樓令認為事情糟透了。

始皇帝奮六世之餘烈橫掃天下,要說滅哪一個國家最困難,絕對是滅趙打得最艱苦。

從秦國對楚國發動滅國戰爭,到楚國從政權意義上被滅,肯定也打得挺不容易,乃至於是秦國動用兵力規模之最,事實卻是比滅趙要好打許多。

明明現有李信在楚國損兵折將,怎麼還說秦國滅楚國比趙國容易?其實是時間幅度上的差彆。

秦國存著滅掉趙國的決心一定比滅掉楚國更早。

秦國在“長平之戰”中跟趙國打得兩敗俱傷,在“長平之戰”的時隔三十八年之後,秦國才將趙國滅亡。

秦國與楚國算得上超大規模的戰役也就一次,那就是秦滅楚之戰。

要是算滅國的耗時與兵力折損,楚國真的跟趙國沒得比,並且秦國發動滅楚之戰是趙、魏、韓已經滅亡的背景之下。

而楚國的麻煩之處是什麼?在於楚人不輕易屈服,他們有著很頑強的抵抗外敵信念!

秦一統之後,中原列國不是沒有發生抵抗,可是規模與次數上與楚地根本沒得比。

到秦末時期,複國後的楚國也是反秦力量的絕對主力,尤其是秦帝國最後真的是被楚人終結掉。

“如果晉國要完成大一統,楚人絕對會是附骨之疽!”樓令才閱讀到一半,臉上已經滿是苦笑。

到後麵,樓令才得知楚國夫人和儲君員都被俘虜,表情可算是變得好看了一些。

熊員是名正言順的楚國儲君,他落到了晉軍的手裡,等於是掐住了楚國的脖子。

連帶楚國夫人也被晉軍俘虜?那樣子的話,楚國貴族想拋棄儲君員,無法從楚國夫人這裡獲得法統上的支持。

什麼道理?道理就是,楚國跟所有國家一樣是雙君製度,君主是君,國夫人一樣是君,二者都有權為國家挑選合法的繼承人。

什麼叫合法?就是從法統上不存在爭議啊!

比如說,接下來楚國的貴族可以共舉一名新君,可是該新君一來不是楚君招和楚國夫人定下來的儲君人選,二來楚國夫人和儲君員都健在。他們推選的新君不存在法統上的合理性,很難得到多少楚人的接受和愛戴,也很難獲得列國的認可。

或許不該說列國很難認可,應該說列國絕對不會認可。

以為還是上古時代,一國之君可以用共舉的方式產生嗎?

即便是上古時代,很多證據表明根本不存在禪讓,壓根就是血淋淋的權爭更迭在進行取代。

後世儒家總是崇尚上古,他們知道上古個屁,單純就是自行構建出虛假的世界,騙人到連徒子徒孫都騙到,不相信的人也能拿編造的故事來忽悠人。

以春秋時代的政治環境來論,晉國掌握楚國夫人的好處比抓住儲君員還要多。

兩人一塊落到晉國手裡?那簡直就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為什麼楚國夫人比儲君員更重要?因為晉國掌控楚國夫人,便可以給楚國另立新君。

當然,晉國給楚國另立新君肯定很難被多數楚人接受,可是隻要另立新君就可以給楚國搗亂了。

殺進楚國宮城的晉軍還搶到了楚國的整套印璽。

那意味著什麼?晉國抓住了楚國夫人,獲得了楚君的全套印璽,就算沒有逮住儲君員,一樣是掌握了楚國的“名”和“器”啊!

為名與器不可假人,曆朝曆代都將君主的正妻算了進去。

等樓令看到了郤至和智罃後麵的一係列操作,心情立刻變得萬分複雜了。

“他們也學壞了啊!”樓令心想。

像是編故事一樣的編造一國之君的死法?在封建時代就是對世界最大的冒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