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大佬,你在說什麼啊?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1章 大佬,你在說什麼啊?,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談到個人,有被利用的價值是一種幸運,起碼代表著有所價值,並非廢物到當純粹的造糞機器。
論及到國家的層次,沒有哪一方願意被利用,隻是對於小國或弱國也需要有利用價值。
杞國的實力比之曹國更加不如,全國人口大概是六七萬的樣子,兩地的城池也就三座。
什麼兩地?杞國目前分成兩塊地盤,中間被魯國從下和齊國從上間隔開,相隔的距離還挺遙遠。
杞國都城所在地在東,另一塊飛地在西。
以地理位置來算,杞國西邊的飛地大約是在現代的新泰市一帶,都城“淳於”所在地則是在灘坊市南邊。
另外,姑容是“號”不是“名”,杞國之君的名叫丐。
用“號”來稱呼在春秋時期挺正常,例如壽夢也是“號”,並不是名。
樓令也有“號”,隻是他非常不喜歡。
什麼“號”讓樓令不喜歡?因為“號”叫司馬。這個“號”是那一本《司馬令》產生的影響,不出意外他在史書上絕對會留下司馬這個“號”了。也許日後樓氏也會分出一個叫司馬氏的小宗。
如果不是被樓令橫插一杠子,晉君周還是杞君姑容的妹夫來著。
什麼情況?年紀輕輕的晉君周竟然會是垂垂老矣杞君姑容的妹夫。多麼正常的事情,晉君周的妻子可以是杞桓公很小的女兒啊。
從那一點也能夠看得出晉周登上晉君之位全是意外,要不然婚姻情況會顯得更加門當戶對。
隻不過,其實也沒算差多少,樓令這個版本的晉君周一樣娶了姒姓女子。
原來的曆史上,並不強大的杞國幾乎是咬牙參加了晉君周領導時期的對外所有戰事。僅是從這一點來看,杞國可以說是無愧於晉國的姻親之國,很支持晉君周的霸業了。
在樓令成為晉國的卿大夫之前,魯國一直試圖吃掉杞國在西邊的飛地。
等樓令成為晉國的卿大夫之後,魯國還是沒有多麼收斂,直至惹到郤氏被狠狠教訓一頓才消停。
魯國連郤氏都敢連續招惹,怎麼會怕了剛剛崛起的樓氏,對杞國的企圖不收斂就對了。
儘管杞國並不強大,在山東這一邊也不算弱到墊底,有樓令在當靠山還無法讓魯國收斂,能夠知道魯國到底多能蹦躂了吧?
事實上,魯國從未消停,尤其是一直在嘗試和平兼並山東小國。
怎麼個和平兼並的方式?說白了就是魯國不想付出,一方麵遊說想要兼並國家的君臣,另一方麵不斷騷擾晉國君臣,期望用兵不血刃的方式得到擴張。
看著好像很癲瘋的樣子?問題不是。
和平兼並對於魯國來說是老玩法,他們在周公旦時期常做,後來也成功了幾次,直至春秋中期都還又成功了一次,也就是晉國允許魯國兼並掉一個叫顓臾的國家,顓臾國在晉國確認交給魯國之後也未進行抵抗。
搞笑的事情是什麼?魯國在掌控顓臾國之後自己玩脫,導致顓臾國又脫離了魯國的控製。
所以了,要說楚國先控製某國廟堂,後麵再實施吞並,其實就是跟魯國學的。
一個堂堂正正稱呼自己是蠻夷。
一個動不動就以“君子之國”自稱。
他倆一直在乾同樣的事情。
然而,世間不就是充滿這種荒誕嗎?
樓令進駐“淳於”之後的第六天才見到莒君密州以及萊君義疏。
莒國和萊國的國君,他們的名聽著充滿異域風格就對了,畢竟是東夷體係的根腳。
說是異域風格好像也不怎麼對,至少在春秋時期是不對的。
莒國是嬴姓之國。
萊國是妘姓之國。
看到兩個姓氏有什麼共同點沒有?他們都是女字旁,乃是上古八大姓之二。
姬姓其實也是上古八大姓之一。
歸根結底來講,其實都是有著相同的傳承背景,誰都沒有比誰高級。
後麵姬姓變成華夏正朔,無非就是變成了天下共主而已,八大姓其中的幾個姓則是因為受到排斥被“開除祖籍”了。
類似的現象其實是成了後麵各個王朝製造了便利,例如草原上的匈奴就讓司馬遷強編亂造,說是華夏苗裔的一支。到了現代考古驗證DNA表明,匈奴並不是華夏苗裔,其實是屬於石板墓文化族裔的一支。
西漢進行輿論混淆當然是為了融合匈奴人,讓匈奴人為西漢效力。確確實實也是取得了成功,隻是成功了一部分,要不然就沒有什麼南匈奴了。
在宗周階段,姬姓王朝一開始為了獨特性選擇將“遠房親戚”往外推的模式,中後期才又進行了接納,證據就是好多東夷體係的國家被認可為分封的諸侯國。
到了樓令的這一階段,華夷大防從血緣上已經幾乎崩壞,轉為用“文化”來進行區彆。
“萊侯,莒子。”樓令見麵用爵位問候。
兩個國家在殷商時期就已經存在,爵位也得到了宗周的認可,他們在宗周初期可都是當時的大國。
“樓上卿。”X2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