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後知後覺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1章 後知後覺,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悲劇的調整作息,整個人跟在夢遊似得。
...............
晉國高層早就習慣了相信樓令的智慧。
那是在樓令奮鬥過程中每每會出現奇思妙想,一次次表現出了具有的前瞻性,處理事務上的實際操作能力。
有想法能夠將之實現?這一點非常重要。
隻光有想法叫空想家或思想家,通常生前不會有多少學術權威性,死後的很久思想被驗證為可行才突然間成名;空想家就是有著好像無法實現的構思,各種娛樂沒有普及之前,大半被認為是瘋子或愚人,設想被寫成或拍成作品,倒是成為前沿藝術家了。
現代隨著科學的發展,製造戴森球越來越被認為不可能完成。
那是因為一個星係裡麵的恒星,它通常占了該星係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質量,導致即便把恒星之外的任何物體拆掉,一樣壓根無法製造出籠罩整顆恒星的戴森球。
拆取其它星係的物體來到本星係製造戴森球?知道一個星係的質量有多重嗎?有能力拆取一個星係的質量,根本不用製造什麼戴森球了。
迄今為止,樓令所有提出來的觀點還沒有錯過,想要完成的事情大多被實現,其它設想能夠看得到最終完成的很大可能性。
一個一直在成功的人,沒有遭遇到失敗之前,其他人壓根沒有質疑的勇氣。
因此,哪怕是齊國正在出現變化,察覺到那種變化的人,他們儘管覺得有些不對勁,仍舊沒有人提出質疑。
士匄並不是第一個從樓令這裡得知,哪怕是讓齊國兼並萊國都可以的人。可是士匄跟其他人一樣,心裡再是疑惑或狐疑都沒有表示質疑。
疑惑就是疑慮和困惑。
狐疑則是猶豫不決。
正在感到疑慮的士匄,他被樓令要求操控衛國的內亂進度之後,重新恢複了對樓令的最大信心。
畢竟,樓令能夠猜出孫林父想要驅逐衛君衎,無疑是再一次證明了智慧,很大程度打消了士匄的疑慮。
而實際上,樓令對齊國的進度並沒有失控。
真切來講,樓令堅信不能隻做一個計劃,想要進行什麼事情,總要好壞各方麵都想幾個計劃,好用來應對各種發生的狀況。
再是對某種發展趨勢有信心,一定要思考失敗之後的應對方法。這是《孫子兵法》第三篇《謀攻篇》裡麵所提到的“未謀勝先謀敗”理念。
生長在諸夏大地的人,耳濡目染所接觸到文化,哪怕是不知道出處,對於是誰的思想更是一無所知,其實腦子裡多少會接受到觀念,為人處世就情不自禁在潛意識層次給使用了。
所以,文明到底有沒有優劣之說?必然是有的啊。
要是掌握專業的知識,主觀地去使用所學習到的知識,在那一個領域裡麵必定會比業餘者占據更大的優勢。
沒有人類之前,邏輯已經存在。
在沒有人研究邏輯並且書寫成理論的春秋時代,掌握相關邏輯知識的樓令,他就是會遠比多數人顯得更加優秀。
對於樓令來講,很多事情的發生屬於邏輯鏈上的一種必然,給予足夠的信息和時間,總是能夠將可能發生的事情推算出來,再做好用來應對的計劃。
這是什麼情況?不用覺得多麼玄乎,其實就像是不懂幾何的人看各種符號一頭霧水,掌握幾何的人一看就明白符號代表著什麼。
士匄跟當代的很多人一樣,他們基本上是走一步看一步。
那並不代表他們不足夠優秀,其實知道應該做什麼事情之後,很快能夠構思出做事的方案。
士匄後麵召喚孫林父,稍微進行了寒暄,很直接地進行威脅,說是一旦衛國發生逐君事件,晉國必定會立刻介入。
這很晉國!
根本不需要過多的花裡花哨。
“這是範氏之主的意誌,還是晉侯的意誌,亦或是樓氏之主的意誌?”孫林父問道。
士匄本來還一臉笑吟吟,聞言直接拉著一張臉:“你已經知道結果了。”
到底是誰的意誌對孫林父有區彆嗎?反正一旦違逆,不止會有晉軍進入衛國,孫林父的下場也會很淒慘。
隻是,對於孫林父來說是真的有區彆。
如果是範氏的意誌,孫氏就該決定是不是換一個投靠對象,因由在於孫氏從範氏的合作對象變成在被壓迫。
屆時,孫林父可以嘗試接觸郤氏或樓氏,隻要其中之一接受,自然會由他們去頂住範氏的壓力,再讓孫氏迎接新的可能。
投靠晉君周?孫林父才不會這麼乾。不是因為晉君周沒有實權,純粹就是身份有彆。
某國大臣可以投靠他國大臣,哪怕是有統屬的關係,可以狡辯為正在合作;直接投靠他國君主?完全無法狡辯就是一種對本國之君的背叛。
士匄看到孫林父在發呆,隻能說是感到更加的不悅。
可以將孫林父剛才問那樣的話,視為已經對要不要繼續保持跟範氏的合作關係出現疑慮。
要是在盟誓之前,士匄會懷疑是不是有其他卿位家族在撬範氏的牆角。現在的士匄隻認為孫林父在找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