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75章 點火?點火!,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宗周的禮治,核心便是禮和樂。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周禮經過不斷充實、發展,內容非常龐雜,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教育、行政、司法、宗教祭祀、婚姻家庭、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麵。

所以《禮記.曲禮上》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

樂,樂者天地之和也。

禮樂治國中的“樂”不僅是音樂,更是教化、政治、個人修養和社會秩序的綜合體現。它通過感化人心、規範行為、反映政治等級和凝聚社會,成為古代治國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孔夫子後麵進行了個人的總結,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觀點,強調音樂是個人修養的最終階段。通過音樂,人可以達到內心的和諧與完善。

其實可以更簡單的來理解。

“禮”就是各種禮節規範。

“樂”就是音樂和舞蹈。

“禮”強調有序。

“樂”強調和諧。

周王室以禮樂治國,不是說沒有刑罰。

實際上,刑罰在很遠古的時代就已經存在,犯下了何等的錯誤,遭受到哪一些刑罰都有其規則。

隻不過吧?因為沒有形成嚴格製度的關係,所以刑罰執行起來比較混亂或隨意。

怎麼個混亂和隨意法?簡單來說就是沒有既定約法,更沒有執行標準,完全是看執法者的心情和執行力度。

晉國正在進行的改革,可以視作是進行改良的一個進程,不是說就要完全舍棄宗周的禮樂。

禮樂已經存在了數百年之久,怎麼可能說完全舍棄,屬於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晉國在進行的“法治”是怎麼回事?不是正在進行公示嘛。

改良的進程就是擴增條文,明確列出什麼屬於不應該乾的行為,乾了之後將會遭到哪些範圍內的懲罰。

什麼叫哪些範圍?比如說,偷盜的輕重,輕了便是鞭撻和幾倍罰款,重了除了罰款之外還要服幾年的勞役。

“去掉了太多的肉刑!”季孫行父先觀看目錄,再看相關目錄下的內容,吃驚之餘臉色異常難看。

宗周怎麼可能沒有刑罰?應該說刑罰之多超乎想象,裡麵的很多刑罰奔著殘害人的肉身而去。

而季孫行父之所以反感,他的觀點認定權貴和黎庶是兩種生物,一旦對黎庶的懲罰不夠重,恐怕無法維持上下尊卑。

當然,殘害人肉身的刑罰並不是宗周才設立,應該說宗周其實已經進行過改良,把好多殷商時期的肉刑給刪除了。

殷商時期在殘害肉身的恐怖手段超乎想象,更有些極其誇張的殉葬風俗。這一點可以從殷墟的考古去了解,好多是殉葬的人之前就被腦袋與身軀分離,更有肢體被切割殉葬,乃至於人體被完整煮完殉葬,十幾顆或數十顆腦袋煮過殉葬,看到千奇百怪的遺留骸骨。

殉葬之前先切割,亦或是進行煮熟,到底是為什麼,有些專家猜測是進行過某種宗教儀式。

從那些來看,宗周的殉葬無疑是比殷商時期好了許多,起碼沒有玩弄同類的軀體,殉葬的人可以死得完整。

任何的好壞都是比較出來。

好到什麼份上,隻惠及幾個人叫小善,惠及多數人和能夠讓社會風氣變得更好叫大善。

壞到什麼份上,受害者的多寡,對於後世影響多麼惡劣,進行必要的區分。

宗周的刑罰中依舊有著很多的肉刑,從黥麵到割鼻子、耳朵,挖眼睛,剁手指、腳趾,砍手砍腳。可能隻是一件小事,身上某個零件就要沒有了。

那些刑罰是用在誰身上呢?反正在宗周以及春秋、戰國隻要獲得“大夫”的爵位就能夠擁有豁免權了。

“刑不上大夫”可不止是避免殘害肉身的刑罰,很多的過錯也是“罰酒三杯”就算處罰過了。

季孫行父看了好多肉刑被改為服勞役,看了之後已經很不樂意,再看到連擁有大夫爵也在執法範圍之內,隻是可以用罰款來代替勞役,差點沒有當場出聲破罵。

在進行相關思量與製定的時候,周公旦可沒有放過權貴階層,乃至於《周禮》就是用來針對權貴階層。

時至今日,很多東西已經跟周公旦所處的時代不同,好多和尚念錯了經。最為明顯的地方就是《周禮》對權貴失去了威懾力。

晉國明顯是在進行變法,之前就是“罰酒三杯”的事,變成需要罰款或服勞役,等於特權沒有了啊!

當前的晉國還是公認的天下霸主,一旦晉國的變法成功,勢必要影響到列國。

不是說晉國要求所有國家變得跟己方一樣,而是一旦晉國的變法很成功會引來列國效仿。那就關乎到所有權貴,進而對所有人產生影響了。

“其無後乎!?”季孫行父就感到納悶,晉國是一點臉麵都不給貴族階層留了,不怕自己犯錯一樣被針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