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邦交,哪有什麼逼人太甚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4章 邦交,哪有什麼逼人太甚,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走出去兩裡地多的華元被追回來了。
“宋卿因何不告而彆呢?”樓令見到華元就問。
華元是有派人向樓令辭彆,可是沒有得到樓令的回複就率隊離開,確確實實是一種不告而彆。
“可是我們招待不周?”樓令又問。
華元火急火燎地返回,一顆熱切的心被連續兩個問題,問得猶如被澆上冷水,心態緩了過來。
“元確實是失禮了,望晉卿海涵。”華元先致歉。
不怪華元著急,他認定當前的時局正在發生變化,不說宋國處在危若累卵的窘境,起碼是麵臨著很大的危機。
晉國君臣的很多舉動顯得非常奇怪,尤其是想要在“商丘”郊外舉行會盟不找宋國君臣商量,怎麼可能不讓華元多想呢。
人一旦心急就很容易出現失誤,越急就更容易犯錯。
要不然的話,華元不知道起碼應該等派去的人回來才走嗎?
至於說華元為什麼不親自向樓令辭彆?當然還是因為華元心態上的問題了。
簡單來說就是華元對晉國君臣感到極度失望,心態上出了問題,導致下意識就不想去麵對。
樓令其實也不是將華元召喚回來。
在華元派人向樓令辭彆的時候,樓令隻是說還有事情與華元商議,沒有約時間,更沒有立即召喚。
所以是什麼?真的就是華元得知樓令有事與自己商議,火急火燎原路返回,再急急忙忙求見樓令。
僅是這麼一個過程,無疑讓樓令看出了許多。
“寡君除了楚君會正式邀請之外,不會再正式邀請哪位諸侯。宋卿乃是宿老,不難知道意圖。”樓令所說的宿老,理解為老前輩就行。
華元頷首說道:“曾經的(齊)桓公做過這樣的事情。”
齊桓公乾了“九合諸侯”的事業,真不是每一次都派人邀請諸侯,乾過服從性測試的操作。
所謂“服從性測試”隻是一個概括詞彙,真要攤開來講篇幅會很長。
樓令就知道華元能夠懂得。
“不知道伯國舉行會盟,主題是什麼呢?”華元早就想問了。
會盟肯定需要一個原因,原因就是主題。
考慮到齊國在入侵萊國,魯國和莒國牽頭組成聯軍,後來又發生周天子接納萊國的事情,聽說晉國要召開會盟,人們很難不往會盟跟東北發生事情有關的方向上進行猜測。
華元多想了一層,晉國對於乾涉齊國入侵萊國的意願看著並不強烈,去年楚軍北上被晉軍趕跑,步毅作為使者去楚國邀請會盟,今年的會盟針對楚國的可能性很大。
其實,華元鬨不懂晉國為什麼不乾涉齊國對萊國的入侵。
齊國君臣賄賂晉國君臣?齊國一直在給晉國的霸業搗亂,一旦齊國吞並萊國會得到壯大,得到壯大的齊國勢必威脅到晉國的霸業,怎麼可能是金錢賄賂就會讓晉國君臣對齊國采取的行動,一副無動於衷的模樣呢。
魯國和莒國牽頭組織聯軍並不是晉國授意,完全是唇亡齒寒之下的一係列自發行為。
問題又要回到晉國為什麼不乾涉齊國的行動了。
華元琢磨了很久才得出結論,晉國事先預判到列國會自發阻止齊國的擴張,先從齊國狠狠地敲了一筆,後麵要看著齊國與列國消耗,到了一定程度必然出兵乾涉。
得出那種結論的華元,他深深知道晉國的風格在發生改變。
以為晉國隻有郤武子擔任中軍將才那麼莽嗎?可真不是。應該說曆任的晉國中軍將在風格上都比較莽,動輒就是出兵懲戒某國。那種懲戒還是某國一旦犯錯,猶豫都不帶猶豫就立刻出兵的情況。
晉國的那種變化並不是樓令擔任晉國的中軍將才出現,應該說是隨著樓令的影響力增加一直在顯示出端倪,隻是沒有那麼明顯罷了。
真正讓華元意識到不同,主要是去年晉軍竟然沒有過分追擊楚軍,非常克製地收複陳國和蔡國就收手。
注意關鍵詞,也就是:克製。
倒不是說以前的晉國沒有克製,可是一旦逮住機會的話,晉國一定揪著楚國往死裡打。
那種克製是,楚國難有招架之力,偏偏晉國克製住了。
否則以當時楚軍撤得那麼急,整個軍團散得到處都是,晉軍不難刻複對公子罷的戰例。
華元就沒有想過是士匄的能力不足,導致去年晉軍跟楚軍打成那鬼模樣。
晉國的強大早就深入世人內心,特彆是近二十年晉軍幾乎沒有敗績,更加會讓人高看一眼。
一旦選擇高看,哪怕是出現明顯失誤,旁人也會給找出無數理由就是故意那麼乾的。
樓令也問過晉君周在“商丘”舉行會盟拿什麼來當作主題,尤記得當時的晉君周被問得好久無法給出答複。
測試諸侯的服從性啊,還能是什麼。
可是,那真的無法拿來當會盟的主題。
這樣一來,總要想出一個會盟的主題,尤其是要能夠說得過去。
“這一次會盟,主要目的還是彌合楚國與宋國。”樓令給了華元答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