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一係列調整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0章 一係列調整,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現在再來說到底應不應該打吳國已經沒有什麼用。
再者說了,壽夢那樣作死,不打能行嗎?
有問題的地方在於,選作留守吳國的那幾個人,算是高層的一種所托非人。
申巫臣不是沒有能力,他私心著實是太重。
成為留守的申巫臣,他第一時間將吳國廟堂各個重要崗位,安排給自己的幾個兒子。
這樣做其實也不算什麼,當前的每一個都是任人唯親,誰都彆苛責誰要大公無私。
要命的是申巫臣的一眾子嗣能力有限,他們還跟長魚矯出現了爭權奪利的情況。
而長魚矯一樣存在很大的問題,他一開始就想著看申巫臣一家子倒黴,麵臨壽夢的回歸沒有及時作出該有的反應。
出現那樣的狀況,隻能說是申氏和長魚氏都太想要進步,鬨到認為互相之間的競爭遠比解決壽夢重要。
長魚矯已經完成了長魚氏的複興,他怎麼可能不希望繼續創造新的輝煌?
無論是在什麼時候,想做事就是要手中有權,而權力一半來自公職。
晉國高層在吳國的後續安排中造成了一種現象,使得有了申氏和長魚氏兩個權力核心,哪可能不出亂子?
樓令有沒有早就意識到會那樣?講實話就是他當時根本沒有細想。
一個人的精力會有限,不可能說事事都顧得上。
那個時候也是樓令萬分疲憊的時刻,看到郤錡已經有了逆反心理,索性也就不再多發表意見。
郤錡什麼逆反心理?大概就是開始意識到國家進行什麼國策都是由樓令在推薦,每一次都能夠得到通過並執行,生出了警惕的心理吧。
奇怪嗎?不奇怪。
要是有那麼一個人說出來的策略總會被執行,不免會當掌權者疑惑到底誰才是主導的一方。有人再閒言碎語幾句,掌權者哪怕不視之為奪權者,怎麼都不會再事事聽從了。
察覺到狀況不對的樓令,他選擇不再什麼事都出主意,能夠視作為是一種自保。
充當謀士的角色嘛,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分寸,可彆被智慧所連累。
樓令不是純粹的謀士角色,他還是樓氏之主,更是晉國的卿大夫之一,顧慮絕對是更多了。
對吳國的安排會在後續出現什麼麻煩?那不是樓氏一家的問題,乃是整個晉國需要付出代價,事先樓令已經有過勸諫,實際掌權的郤錡不聽,要死磕嗎?
所以說,即便樓令當時認為對吳國的安排會出現問題,看到郤錡那麼堅決,為了自保隻能乾瞪眼。
鬨到吳國變成當前的格局,不是簡單說一個或兩個人的錯,真要論起來一定是晉國高層選錯了留守人員。
這不是樓令成為晉國的中軍將了嗎?他也就等於接過了吳國的一係列麻煩。
“中軍佐打算怎麼做?”樓令問道。
吳國的事情到底是不是成了燙手山芋另說,反正中行偃接手後就成了卿大夫群體中的第一責任人。
中行偃想了想,說道:“我們需要吳國嗎?需要到什麼程度。”
晉國需要吳國嗎?
如果晉國的主要目標仍舊是壓製楚國,那麼吳國屬於是必不可缺的一環。
有了東南一隅的吳國,再加上位處中原腹地的宋國,晉國就可以從三麵包夾楚國。
晉國當然需要壓製楚國,隻是晉國的目標變成取代周王室之後,一係列的優先級就發生變化了。
不再是進行爭霸戰爭,主要以領土的擴張為主,其實就到了使用遠交近攻策略的階段。
然後,由於楚國的戰爭潛力很高,並且晉國與之常年大戰,楚國也沒有放棄爭霸,他們一定是拿晉國作為頭號對手。
那樣一來,晉國隻有再一次將楚國打痛,至少讓他們消停個三五年,等他們意識到晉國出現變化,兩國的相處模式才有可能出現改變。
不再是為了爭奪天下霸主的寶座,晉國與楚國的競爭關係仍舊存在,隻是雙方並非唯一對手,玩一玩邦交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整個春秋階段,兼並國家數量最多的就是楚國。
所以是楚國先長期輸給齊國,後來又跟晉國打得比較艱難,使得楚國被迫改為玩中原諸侯的那一套,降低了兼並的速度,轉為講道理了。
重新進行兼並模式的戰爭?想來楚國會很願意。
因此,等楚國可以摒棄爭霸觀念,願意坐下來與晉國談一談,雙方會有很多相同話題可以聊一聊。
在未來階段實施遠交近攻的策略相當有必要,輪到樓令做晉國的主,會將遠交近攻的策略提出來。
晉國的高層笨嗎?其實古人真的不笨,隻是相對於可以便利接受信息的現代人來講顯得比較無知。
可是,作為現代人享受著時代進步的紅利,跟古人去比認知度,完全就是在欺負人。
要論玩弄權術的話,古人絕不輸給現代人。
樓令當然也是占了時代的紅利,一開始或許會有優越感,越到後麵反而變得更為謹慎了。
那些改變是隨著樓令治下越來越強,地位變得越高所造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