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8章 玩火必將自焚,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應該踏上征程的人,先後從各自的地點出發。

郤錡和士匄、邯鄲旃從“新田”出發。這一次征討魯國的大軍選擇了“棘津”的路線,不再是走“孟津”這一條路線。

另外,郤至雖然沒有出征,郤氏一樣出動了四個“師”的兵力。代替郤至出征的人是郤耀這位溫氏的世子,他也將指揮兩個“師”作戰。

家天下嘛,尤其是郤錡作為主將,要打的對象是魯國,沒有人真正太當回事,也就隨意著來了。

極可能是樓令的那一句被聽進去了。

什麼話?樓令說年輕人應該多加擔子,好有更多曆練的機會。

結果……,郤楊和郤耀都被加了很重的擔子,希望不會第一次就搞砸。

要是討伐魯國都能玩脫?世人就該見識到郤氏大宗的宗子和小宗的世子多麼無能了。

郤至和智罃第二批走。

他們不走不行,要是一直待在“新田”的話,等晉君周要趕往“虎牢”舉行會盟,人在“新田”卻不一同前往,多少會被人嚼舌根。

隻是,兩人到“智”地也就待著,如跟樓令所說那般,需要先對出征的部隊進行一係列整訓。

如果沒有搞錯的話,列國對於單騎走馬一直挺排斥?認為那是極為狼狽之下的人,才會乾得出來的行為。

那麼,列國君臣是不知道騎馬趕路可以加快行軍速度嗎?肯定是知道的。

要知道的情況是,並非人人都會騎馬,同時騎馬趕路挺受罪。

不提馬蹄鐵,隻需要知道在有了高橋馬鞍、雙邊馬鐙之後,騎馬趕路一樣很受罪。不經常騎馬的人,騎馬趕一天的路,整個人被顛得要散架不說,雙腿的大腿內側也絕對要被磨得血肉模糊。

騎術很不錯的人,不見他們趕路全程騎馬,理由當然是一樣受不了。

便是馬背上的民族,弱的不提,強如匈奴、突厥、鮮卑(含契丹)、古蒙古,趕路其實是乘車居多,也就是乘坐轆轤車的這一類車。

緊急狀態下的話,那肯定不能拿來當例子,要當也是個例,並非是普遍的情況。

目前的樓氏正在麵臨轉型,既是已經開始大量在使用載人趕路的馬拉車,不像以前大肆騎馬趕路了。

為什麼到現在樓氏才開始轉型?那當然是經濟實力跟了上來。

拿西漢時期的情況來說,漢初連湊出六匹白馬都困難,到小豬大帝時期卻是良馬數十萬計算。

並且到漢軍與匈奴征戰的中期,其實漢軍已經開始在大量使用車輛,真不是光靠兩條腿或四條腿來趕路,而是使用車軲轆。

所以了,以軍事曆史而論,漢軍比其他文明的軍隊更早實現“車輪化”的體係。

沒有漢文帝和漢景帝的積累,到小豬大帝時期的漢軍能那麼闊氣嗎?顯然是不能的。

樓令也是在各方各麵積累了二十多年,近期才算是一樣又一樣發揮優勢。

當然,跟晉國各個家族將資源投入軍事用途的關係極大,其它很多民生科類的需求也就被順延。

暫時沒有轉向軍果主義的齊國和宋國,他們要比晉國富有得多,可是從軍備到軍隊規模都顯得挺一般。

溫氏和智氏要開始效仿樓氏的玩法?

樓氏卻是再一次走到了所有人的前麵,改為玩車輪了。

“車駕怎麼突然猛增?”士魴率先發現樓氏的異樣。

中行偃與士魴同車,聞言將視線轉了過去,看到樓氏多數人坐在長型後車鬥,隻有少數人徒步趕路,一下子發現了問題所在。

“樓氏的廂車供不應求。他們既然能夠研究出那麼便利的車輛,設計其它用途的車輛,自然不在話下。”中行偃給出評價。

樓氏的廂車是往華麗了製造,供應給晉國與列國的貴族。

貴族這種階層,講究的就是一個“你有?我也得有!”的心態,確確實實讓樓氏的出廠速度跟不上訂單增加的速度。

肯定有人效仿,隻是他們不敢做得跟樓氏的廂車一模一樣。

與此同時,非常尷尬的事情正在發生。

例如,進行仿造的家族,他們哪怕能夠將各種零件打磨出來,成本顯得極其誇張。

為什麼會那樣?最重要的是那些進行仿造的家族,他們的工具不如樓氏齊全,以至於消耗更長的工時,成品率也是低得可憐。

自己造遠比從樓氏購買昂貴?那還造什麼,造出來賣不出,質量用起來更差,不如繼續向樓氏采買了。

“用上軍將的話來說,樓氏跟我們走得不是同一賽道。”士魴說道。

中行偃聽過“賽道”這個說法。

那是樓令在某次小型會議上,提到晉國應該改變玩法,不能再跟齊國、楚國或哪個國家走爭霸天下的賽道,應當踏上取代和擴張的通道。

那一次,樓令的演講很是震撼人心,首次讓晉君周和其他與會的人對“戰略”有了更清晰的概念。

士魴其實是極力向士匄建議交好樓氏,一旦荀氏想跟樓氏彆苗頭,最好是跟荀氏切割個乾乾淨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