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5章 真的太慘了,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關於晉國和楚國在進行談判的事情,列國不可能完全一點不知情。

大多數國家所不了解的是晉國給楚國提了什麼樣的條件,談判的進度到了哪種程度。

作為中間人的華元一直需要在晉國君臣和楚國君臣之間遞話,他自然知道兩邊的談判展開哪些拉鋸,不過沒有對外進行透露。

為什麼華元能夠有這麼多朋友?不單單是因為華元在宋國的支持下多財多億,跟他本身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的關係更大。

實際上,一個不懂得保守秘密的人,很多人會連假裝是朋友都不願意。

從子庚帶來楚國的態度,到雙方正式互相遞上國書,整個過程進行得非常快,隻用三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流程。

這一次沒有“弭兵會盟”的形式,國書的內容也不牽扯到其它,單純就是確認“楊梁之戰”分出誰勝誰負。

因為性質是那樣的關係,與其說是國書,不如說是簽訂投降書。

“沒有相關的儀式,兩國在近幾年內一定會再次爆發大戰。”——這是兩國高層都能夠意識到的事情。

晉國打贏了“楊梁之戰”這一場戰役,高層並不認為贏得輕鬆。

楚國打輸了“楊梁之戰”這場幾乎動用舉國之力的戰役,他們的高層並未輸得心服口服,認定有太多的其它因素才導致己方戰敗,其中包括爆發嚴重的疫病。

其實,對於楚國來講就不存在什麼輸得心服口服。

曆史上,享國八百二十三年的楚國,無論到底是為什麼而打輸,沒有一次承認輸得心服口服的例子。

發生在“楊梁”的戰役以楚軍主動撤退而結束。

“他們真會送來後續的賠償嗎?”晉君周遙視正在撤退的楚軍,提出這個問題。

樓令可不敢說楚國一定會守諾。

要是楚國站在優勢地位,他們會很有契約精神。

換作楚國處在劣勢的一方,世人會見識到什麼叫作楚國的蠻夷行為。

“我們得到了第一批賠償,包括三萬七千個戰俘,將近十三萬石的各類糧食,六千匹馬和三千頭牛、三萬隻羊,以及將近六萬件的兵器和五千匹布。”樓令說道。

那些物資之中,絕大多數是楚軍攜帶北上的輜重。

三萬七千的戰俘不是交戰中被俘的楚軍,他們是後麵被挑出來的人員,目下被留在楚軍建造的營地由晉軍看管著進行隔離。

因為是晉軍派人去挑選的關係,不存在楚國刻意全部留下傷患和病號,隻是很難避免會存在傷患或病號,隻是數量應該不會多。

正在爆發疫病,肯定是要先進行隔離,不可能如以往那般處置。

因為楚軍撤離期間並未帶走全部的傷患和病號,所以留在營地的楚人不止三萬七千,實際數量是四萬四千餘人。多出來的楚人都是重傷和病得極重的人員。

在怎麼處理楚軍留下的重傷員和重病號方麵,聯軍高層進行了商討,一同得出的結論是如楚國高層的做法。

什麼做法?就是放棄救治。

殘酷嗎?以現實條件而論,行為當然顯得殘酷,隻是受限於能力有限下的選擇。

講事實就是,聯軍要是真的仁慈,應該連人帶營區一塊放火焚燒,給予無法救治的那些人一個痛快。

儘管知道怎麼會顯得仁慈一些,聯軍之中沒有人進行提議。

有時候仁慈不是仁慈,殘酷也不是殘酷,人世間的荒謬就在於此。

晉君周以為樓令講第一批得到的賠償是安慰哪怕楚國毀諾,起碼聯軍得到了一批戰利品。

至於說對重傷員和重病號的處置?理智告訴晉君周一個字都彆提。

國書之上所羅列楚國需要賠償的物品挺多,大多數是楚國當地的特產,例如玳瑁和鹿皮。

啊?鹿皮是楚國的特產?的確是的,還是梅花鹿。

楚國之外的列國區域當然有鹿,隻是數量方麵不如楚國境內多。

關於梅花鹿的鹿皮,齊國曾經用楚國的這個打過經濟戰,可謂是將楚國折騰得夠嗆。

晉國在賠償物品中列上鹿皮,可不是為了勾起楚國的悲慘回憶,真就是鹿皮有著廣泛用處,其中之一就是適合用作製造甲胄的內襯。

那玳瑁是什麼東西?它是一種海龜科,現在還沒有被發現中藥的用途,一般用於製作首飾、裝飾品和樂器等等。

必須知曉的事情是楚國並不臨海,他們獲取玳瑁的途徑是壓榨百越人,也能是經由貿易從吳國或越國獲得。

其它的賠償物品中不是糧食最多,其實是銅和布匹。

說白了就是,楚國與晉國相距太遠,糧食越多越難運,運輸期間的消耗也太誇張。

同理,晉國也不會向楚國索要大量的馬、牛、羊,一來是晉國本身不缺,再來就是怎麼運送一樣會是難題。

當然了,晉國可以蠻橫的規定隻有送到地點才算數,運輸期間的損耗由楚國承擔。

問題是楚國絕對不會答應,哪怕答應下來也是在逼迫楚國事後毀諾,提出過分要求的晉國一根毛都得不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