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簡直是太區彆對待了!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0章 簡直是太區彆對待了!,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陳國地界。
晉國的中軍和下軍,以及一眾盟友,營盤方位在北。
楚軍陣營的聯軍在南。
晉軍已經掃蕩了蔡國與陳國,隻是並未與楚軍有實際交戰。
兩軍對峙的地點在“赭丘”附近。
關於“赭丘”這個地方,晉國高層可是一點都不陌生。
應該說,打贏“赭丘之戰”前,晉國連“赭丘”在哪裡都不知道,等打贏了才願意花心思去研究。
已經打贏了,還研究做什麼?
晉軍不是第一次戰勝楚軍,獲得輝煌的勝利以及產生巨大的政治利益,在“赭丘之戰”還是第一次,自然會花心思複盤以及研究了。
因為都花心思研究了的關係,包括郤錡在內的南下晉軍高層,他們對“赭丘”不說了如指掌,怎麼都算不上陌生。
“楚軍還是不敢向前嗎?”
“是啊,他們前兩年在這裡慘敗,我們駐紮的地點與上次無異,怎麼敢貿貿然上前。”
“怎麼把楚軍吸引到鄭國地界,或者說一定要將楚軍吸引到鄭國地界嗎?”
“楚軍不到鄭國,鄭國名義上是我們的盟友;隻有讓楚國逼迫鄭國投降,鄭國才是我們名正言順的敵人。”
郤錡和中行偃的對話已經顯示了晉軍的作戰核心。
他們很清楚曆經兩次大敗的楚國君臣很謹慎,導致楚軍不會輕易與晉軍交戰。
那種謹慎對楚國來說非常有必要!
話說,可一可二不可三。
一次兩次大敗可以是疏忽大意造成,到了第三次就不是疏忽大意能夠解釋得過去了。
楚軍連續兩次大敗,交戰地點相隔也就百裡左右,差不多是在同一個地方栽了兩次跟頭,他們對在當地與晉軍交戰肯定充滿了抗拒。
像是現在。
晉軍在“赭丘”駐紮。
楚軍前鋒部隊發現晉軍駐紮在“赭丘”附近,得到這個消息的楚軍高層立馬調頭就跑,直接跑去一個叫“檉”的小地方當縮頭烏龜了。
“赭丘”與“檉”相距約四十裡,等於晉國陣營與楚國陣營的聯軍相隔三十裡左右,怎麼還叫麵對麵呢?
然而,敵我兩支大軍距離不超過三十裡,講事實就是一種麵對麵,不是非要湊到鼻子對鼻子才算麵對麵。
當然了,何等距離才算是麵對麵跟軍隊規模或使用的武器有直接關係。
比如說,敵我雙方各自隻有數千人,相隔十裡以內叫麵對麵;敵我雙方各自有數萬人,三十裡以內也是麵對麵。
說白了就是,軍事行動需要有施展空間,多少距離之內在多少時限下,能夠發起突然襲擊且一舉重創或殲滅對方。
進入熱兵器時代,火炮射程之內的可打擊,飛機的航程之內亦可造成打擊,哪怕是相距幾百裡,由於能夠打擊到對方,也是一種麵對麵。
到了導彈各種飛,一顆和平彈能夠讓對方玩完的時代,導彈射程之內同樣叫麵對麵。
“我們要是南下,楚軍會不會直接逃回國?”郤錡問道。
中行偃沉默了一小會,說道:“極有可能。”
南下的晉軍在暴打陳國、蔡國一頓之後,主動回撤到“赭丘”附近,北上的楚軍幫助陳國與蔡國收複失地,陳軍與蔡軍也重歸楚軍統帥指揮之下,陳國和蔡國卻是沒有宣布脫離與晉國的關係。
這種情況就是,陳國、蔡國與陳軍、蔡軍形成了切割,國家歸於國家,軍隊歸於軍隊。
用近現代的說法,統治階層的政治立場是那樣,軍方的行動指標卻是這樣,能夠視作陳軍和蔡軍變成了一種偽軍的性質。
“是陳國和蔡國不敢悖盟,還是楚國沒有接受?”士匄說了一句很重要的事情。
中行偃笑著說道:“這是一個陷阱。”
“什麼陷阱?”郤錡不懂就問。
中行偃嚴肅地說道:“算今年,我們已經連續三年不遠數千裡之遙南下,儘管每一次都能夠取得收獲,抵消掉一應耗費下來,我們實際上所得不多,乃至於有所虧損。”
後麵的話還用說嗎?
中行偃考慮到郤錡不喜歡動腦子,還是繼續說道:“所有國家每一年的產出大體相差不離,耗費了多少就是減了多少。一再出現虧損,短時間內影響不大,積少成多就難以支撐了。”
士匄和士魴已經完全懂得了中行偃想要表達的意思。
現在,隻看郤錡到底願不願意懂了。
講實話,誰還不知道勞師遠征不可長久呢?
很多時候是迫不得已,導致必須勞師遠征。
拿現在的晉國來說,隻要陳國和蔡國願意當晉國的小弟,一旦陳國和蔡國求援,晉軍就有實施救援的義務。
如果晉軍得到求援不來,其他諸侯會怎麼看?
其他國家願意給晉國上貢,真不是單純因為晉國很強,主要是晉國講規矩守原則,願意保證小弟的安全。
“我們麻煩會很大。”中行偃不想當預言家,徑直往下說道:“陳國和蔡國沒有馬上重歸楚國麾下,不是陳國或蔡國不願意,一定是楚國君臣沒有接受。而楚國為什麼不接受,諸位應該猜出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