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兩個倒黴蛋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9章 兩個倒黴蛋,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晉國看來那些國家是有了小動作,可是那些國家想要發展怎麼可能沒有動作。
站在晉國的立場,不希望看到列國兼並,同時也不願意哪個國家強大起來,想要的就是保持現狀。
包括齊國在內國家,他們不管有沒有想要取代晉國成為霸主,想要生活過得好一定會發展,己方也會有擴張的需要。
所以,無非就是因為各自的立場不同,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出現了不一致。
“真是不幸啊……”樓令低低歎息了一聲。
阿嬌看得一愣一愣,問道:“怎麼了?”
“不管齊國有什麼盤算,他們要挨揍了。”樓令說道。
僅僅是齊國極可能謀算了樓氏這一點,樓令都會推行對齊國展開戰爭。
彆說齊國拒絕了晉國的召喚,一邊出兵攻打萊國了。
這個萊國是一個東夷人在山東半島建立的一個國家,隻是他們照搬列國的體製,自行完成了諸夏化。
樓令知道齊國對於吞並萊國已經朝思暮想了一百多年,齊國也因此布局了數十年之久,近期好像是到了關鍵的時刻。
很早之前,齊國有機會入侵萊國且實施吞並,礙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未能將計劃實施,其中的幾次就是被魯國所阻止,很難怪齊國會那麼痛恨魯國。
“萊國不是我們的附庸,要讓魯國去招惹齊國,我們再以保護魯國的名義出兵?”阿嬌問道。
樓令說道:“是要出師有名的。”
說起來很搞笑,晉國對魯國確實是經常當抹布來用,搞得魯國以為自己很重要,一直要求晉國將顓臾、鄅國、邿國等一些袖珍型小國交給魯國。
什麼意思?意思就是魯國直接跟晉國討要附庸的上貢權,那些袖珍型小國不再給晉國上貢,轉而對魯國上貢。
有些時候,晉國為了補充魯國的實力,會同意一兩個袖珍型小國轉而給魯國上貢,過一段時間卻是將上貢權收回。
之所以說搞笑,原因是魯國見晉國有時候會同意,總是乾出一些上梁揭瓦的操作。這是什麼?大概就是侍妾的一種恃寵而驕。
樓令料定齊國不會更改主意,也就是不會重新答應“聽成”前往會盟,一定會繼續執行攻打萊國的行動。
那樣一來,等於是樓氏對齊國的邦交辦事不力,必然要讓樓氏采取激烈手段,避免來自國君或其他卿大夫的不滿。
如果晉國攻打齊國,教訓模式的戰爭,出動的兵力一定是樓氏需要占多數。
“幸虧沒有展開對河宗的入侵行動。”樓令說道。
出身高貴且有經過教育的阿嬌怎麼會聽不懂呢?她皺眉說道:“又打?”
並不是阿嬌反對戰爭,純粹是樓氏為主導的戰爭也太頻繁了。
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樓令從封地到人口的膨脹速度實在太快,快到了驚掉人下巴的程度。
以正常情況來判斷,膨脹的速度過快,內部一定是一團糟,稍微遇到挫折就將引起連鎖反應,不是內部大亂之後元氣大傷,便是給予外敵有可乘之機一舉消滅。
“你一直在接觸公務,有察覺到內部出現不穩嗎?”樓令很認真地問道。
作為主母的阿嬌當然可以處理公務,尤其是樓令長時間在外,近幾年樓小白也忙了起來。
阿嬌愣了一段時間,皺眉說道:“挺奇怪的……,確實沒有發現內部不穩。”
真當樓令在家族內部的教育事業白乾了?
樓氏雖然很缺頂級人才,但是中基層的乾部真的不缺。
有一個事實,頂尖人才難以培養,像是螺絲釘一般的中基層卻是可以量產的。
樓氏家族內部展開教育十餘年,成果就是每一年都有新的一批人畢業或結業,充斥到樓氏的各個崗位。
一個家族的高層不爭鬥,有足夠多的中基層乾部,怎麼可能不穩?
事實是什麼?隻要中基層不亂搞,哪怕高層鬥得非常厲害,該勢力還是會大體呈現平穩的狀態。
相反,一旦這個勢力的中基層腐朽現象非常嚴重,高層再是怎麼英明神武,幾近於到了油儘燈枯的地步,說倒塌就轟然崩塌了。
如果要舉例子,李唐的安史之亂後又呈現繁榮姿態,其實就是李唐中基層沒有崩潰;到了明末階段,作為絕對高層的崇禎想要勵精圖治,中基層已經腐朽到了沒有救的程度,少數幾個高層再掙紮也救不活了。
阿嬌明明身處其中,作為一個發號施令的人,將樓氏內部的高效視作理所當然,處在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狀態。
那麼多合格的中基層充斥各個崗位,他們是最直接的接觸者,許許多多的麻煩在他們這一層就被處理掉,麻煩沒有大到需要樓氏高層苦惱的地步,不止會讓樓氏看上去很平穩,不明所以的高層大概隻會覺得自己很厲害。
有那麼一個現實,既是當前的人們所能得到極其有限,認為是在為了自己的家族奮鬥,稍微有所得很容易感到滿足,腐朽的速度遠遠慢於其它時代。
步入到大一統王朝,各級官員隻是代替皇帝進行管理,一旦失去了進步的希望,麵對不是自家的東西,恐怕就不會多麼珍惜,相反會認為牆塌了可以換個地方繼續挖,當然要可勁地挖牆腳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