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比預料中順利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7章 比預料中順利,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一定是需要以絕對的多數去融合少數,也能夠是以文明被繼承的方式被取代。
什麼叫以文明的方式被取代?等於是血脈斷絕,文化傳承了下去。
最穩妥的方式莫過於,擁有絕對的多數,再加上文明等級的壓製,融合起來的成功率無疑最大。
樓令需要考慮好一件事情,晉國會不會發生分裂,多久之後會分裂,再來決定與狐氏的綁定要有多深。
不懂?
好像是不那麼容易懂。
簡單來說就是,樓氏不可能完全控製住狐氏,搞不好最後還可能反目成仇,樓氏與狐氏捆綁著立國則會成為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曆史上的三家分晉,並不是趙氏、魏氏和韓氏單獨一個家族立國,有著許許多多跟隨獨立。那些家族後麵也成為了新國家的一份子,各自取得了實力允許的官位。
在晉國分裂之後,由於有一個各取所需的過程,他們的利益自然進行深度捆綁,反叛的代價無疑就會很大,不敢輕易進行反叛。
樓氏與狐氏同在晉國,兩個家族並沒有一塊乾過驚天的壞事,伴隨著時間的流逝肯定會讓關係出現變化,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和平分手。
很多家族就是那樣,某一段時間進行結盟,哪怕當時結盟的深度再高,有那麼一天總會回歸平淡。
如果結盟的雙方互不乾涉家族內部事務,分手也就是分手而已。
現在的情況是,狐雍要求樓氏對狐氏進行全方位的扶持,回報則是狐氏成為樓氏可以借用力量的附庸。
是的,兩個家族互派家臣幫忙治理,在樓令看來就是樓氏對狐氏進行全方位的扶持,一切隻因為狐氏在各方各麵太過缺失。
因為時代的特殊性,起碼作為中原列國一員的樓氏,他們很難在扶持狐氏的過程中進行徹底架空,彆說是吞並人口多達十多萬的家族了。
如果樓令啟動吞並狐氏的計劃,此後兩家必定是隻能剩下一家,沒有第二個可能了。
其實,晉國的曆史上有過不少例子。
中行氏與智氏同為出自荀氏,他們比誰都有互相兼並的基礎,可是中行氏曆經中行吳和中行寅兩代人的努力,一樣沒有能夠吃掉智氏,乃至於讓智氏越離越遠。最終的結果反而是,智氏吃下了包括中行氏在內的所有荀氏小宗,並且智氏一脈成了荀氏之主。
再說曆史上的韓厥扶持幾乎一空二白的趙武,到趙武與韓起好得跟蜜糖似得,步入第三代人就開始各種互相耍陰謀和施陰招,直至趙鞅那一代乾脆就讓韓不信以激烈手段讓韓氏與趙氏進行了切割。
隻要是涉及到集體,沒有白眼狼這個說法。
無論誰對誰進行過幫助,或是有天大的恩情,隻要兩個集體的利益不再一致,分道揚鑣就屬於是一種必然。
同理,兩個集體的利益出現矛盾,上一刻還是親密戰友,下一秒立刻就該兵鋒相向了。
狐雍看到樓令沒有馬上答應下來,相反樓令陷入沉思,心裡非但沒有不滿,乃至於可以說非常理解。
在狐氏這邊,他們很清楚之前的合作是一種交換,己方用軍隊與資源換取樓氏幫忙達到回歸晉國的目標。
接下來的相處模式,一旦樓氏答應互換家臣,同樣是狐氏需要來自樓氏的扶持。
所以,狐雍一開始就將態度表達得很明確,狐氏願意作為樓氏的附庸。
很多家族願意成為其他家族的附庸,並非是他們受到了脅迫,完全就是出於本家族的需要。
而那種需要有類似於狐氏需要得到扶持,更多是覺得安全沒有保障需要靠山,無論是出於哪種需要,一概就是自認為弱勢的一方。
問題出現在哪裡?弱小的時候能夠認清楚地位,強大起來之後呢?
沒有多少靈智的動物在強壯之後,它們會試圖奪取與實力相匹配的地位,何況是擁有智慧的人。
最終,樓令對狐雍笑著說道:“我同意了。”
這裡是樓令想清楚了一點,起碼在他和樓小白這一代,樓氏可以壓製住狐氏。
與此同時,隻要樓氏一直在進步,不止狐氏跟不上,其餘家族也需要追趕。
看近期利益的話,樓氏不管是在國戰納賦或是在對北部的擴張,很需要狐氏這個屢屢能出動兩三萬大軍的打手。
狐氏是能夠出動兩三萬人馬,隻是質量上比較差。
這麼說吧?狐氏出動三萬人,樓氏隻出動一萬,最終贏的一方絕對是樓氏。
隻不過,樓氏再加上狐氏,指揮權在樓氏,樓氏與狐氏的結合就不止是一加一等於二,可以是一加一大於二。
短期內有需要的地方,長期可以再看一看,樓令選擇答應下來。
很容易捋清楚的事情,怎麼會讓樓令看上去比較煩惱?簡單就是因為樓令的身份足夠高,遠期的目標足夠大!
真就是那個樣子。
身份和地位足夠高,有著很遠大的目標,遇到了狀況之外的事情,總是要思考更多的方方麵麵,真不是單純為了裝逼而在故作深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