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0章 偶遇與提醒,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春秋早期的時候,由於每一個國家出兵有限,大國出動兩三千,小國出動幾百,當時的軍隊披甲率很高。

隨著兼並日益加劇,戰事的規模越來越大,大國出動一萬多士兵,小國也拚湊個兩三千,兵源擴大之後不免要讓披甲率下降了。

到了春秋中期,披甲率下降到七十五人之中隻有三人披甲(這一點司馬穰苴所著的《司馬法》有提到)。

而上述還是強國才能夠辦到,所謂強國大概就是晉國、楚國、齊國、宋國、鄭國、魯國這一類,像是杞國、莒國等一些小國恐怕就不行了。

那是取決於到底被壓迫得多嚴重,例如每年需要給霸主上貢多少物資,其中包含了多少甲胄和武器。

如果每一個國家都能夠將經濟投入軍備,該是區分富庶或窮困。

拿齊國當例子,他們每一年要向晉國上貢的物資,裡麵包括了五百套皮甲。

可彆以為五百套皮甲的數量不多,不多是各種技術成熟,包含材料獲取渠道穩定與豐富。

在春秋時代,很多國家一年未必能夠打造出五百套皮甲。

當然了,說的是皮甲,沒有將竹甲、木甲、布甲算進去。

其實,未必有多少人知道有竹甲和木甲,這兩類防具卻是春秋戰國的主流。

在小島上過小日子的那些人,他們從中原學習了竹甲和木甲的工藝,礙於小島金屬資源有限的關係,將製作竹甲與木甲的工藝一再提高,搞了自己的一套甲胄工藝,一直到近現代都是穿竹子和木頭製作出來的防具。

“要求全員披甲屬於沒有可能,哪怕是竹甲或是木甲、布甲。”

“一個‘師’七千五百戰兵,以往的最高比例是有三百披甲人員。”

“那三百披甲的人裡麵已經算上竹甲、木甲和布甲,其實沒有多少皮甲,彆說是金屬甲。”

“我肯定不能要求身披皮甲或金屬甲才算是披甲之士,那樣沒有多少家族辦得到。”

“在計劃披甲率的時候,必須將軍陣的布置考慮進去,不是光要求多少人披甲。”

樓令深切知道一點,想要提出要求,不能是其他人做不到。

如果提出彆人做不到的要求,那叫刻意刁難。

誰去當那種規劃師或總監督,擺明就是專門用來得罪人,根本不是在乾實事。

短時間之內,樓令無法拿出一套方案。

這件事情涉及太多,不是一拍腦袋能夠做出要求,需要對軍隊編製以及布陣有足夠多的了解,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

所以,郤錡交給了樓令一個難題。

當然了,要是樓令能夠辦好,加大威望是肯定的事情,會直接影響到晉國的未來,必然也可以讓樓氏賺取到財富。

現在隻有樓氏能夠成批量生產金屬甲,也就是鐵甲。

一個事實又客觀的問題一直存在,也就是能夠冶鐵的家族不少,他們不生產鐵甲並不完全是冶鐵或鍛造技術不過關,使得鐵甲的防禦力不足夠。

為什麼沒有多少家族列裝鐵甲?主要原因是沒有妥善的保養手段!

因此,起碼在當代的人來看,哪怕鐵甲的防禦力優於皮甲,更多人一定是選擇皮甲。

那事關對鐵甲的保養手段,以及保養過程中的經濟支出。

皮甲的保養沒有那麼簡單,最為基礎就是不能受潮,要不然皮革會變軟導致變形。

隻是在受潮情況上,鐵甲一旦受潮或沾水就會生鏽,平時需要注意的事項遠比皮甲要多得多。

怎麼來保養鐵甲,樓氏當然是有自己的手段,沒有奢侈到耗費大量的油去保養,更多時候是保持乾燥,生鏽了則是磨掉。

這樣的保養方式很廢鐵。因為一再磨肯定會變薄,屆時就需要更換甲片了。

樓氏自己在源源不斷生產出鐵,更換甲片自然不是事,起碼耗費的錢財不會太多。

換成其餘無法生產合格鐵料的家族?采購和自產就是最大的區彆。

“我家已經在列裝鐵甲,其他家族不是沒有看到,他們之所以興致缺缺,壓根就是用不起啊!”樓令哪能不知道這個。

從樓氏采購鐵甲的郤氏和魏氏?他們之前購買的數量並不算多,後麵隻是進行必要的補充,沒有增加更多的數量。

所以了,樓氏想要大肆出售鐵甲,賣得貴沒有關係,主要是將售貨服務搞起來。

直接說就是,維護成本要想辦法降下去!

情況就是這麼現實,絕不是一樣東西好用,一定會讓人趨之若鶩。

軍隊要使用的裝備,它一定不是最好,因為最好往往意味著最貴;由於需要超大批量的使用,它一定是眾多能夠選擇中,屬於適用且價格便宜。

所以了,真的不要有“軍工用品便一定是最好”的錯覺。

“父親、母親,孩兒走了。”

今天是樓小白啟程前往狐氏的日子。

“這一次前去,需要知道哪怕會增派援軍,數量不會超過三千。你要做到心裡有數。”樓令當然是囑托軍事上的事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