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2章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嘛,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氣晴朗的某一天,樓令帶著人出發了。

在他們出發之前,好些家族主動聯係了樓令,要麼是光明正大問情況,不然就是旁敲側擊。

樓令有選擇性地對不同的家族透露等量不一的信息,沒有正式巡察之前先收獲了一批禮單。

人一旦做了什麼,涉及到第二人,完全不可能存在什麼秘密。

樓令收到禮物的事情很快讓該知道的人知情,期間雖然出現了一些麻煩,但是選擇送禮的家族反而更多了。

禮單被樓令分成了三份,其中的四成送給了晉君壽曼,拿出兩成給了一些寵臣,剩下的四成收進自己的腰包。

所謂的麻煩就是樓令跟晉君壽曼解釋的時候,稍微廢了點口舌,其餘真的就沒有了。

這裡也是建立在時代背景之下,並沒有晉君壽曼昏不昏庸的關係。

換作是後麵的王朝,前一腳被委派任務,後一腳一大批人上門送禮,撤職是一定會被撤職,將被查辦的機率無限大,任是君主再恩寵也要受些掛落。

春秋時代則不然。

首先,有刑不上大夫的指標。

然後,各種製度不那麼健全,直接說就是不用有任何偽裝,完全就是個人治的時代。在這種時代,君主不處理的話,直接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了,知道後麵孔儒門徒會一直追求複古了嗎?他們要的正是“刑不上大夫”的這一項特權,也真的在讀書人與君王共治天下的時候達成了(宋朝)。

在兩宋,士大夫犯錯連罰銅這種遮羞的事情都極少做,罪責不嚴重大不就是換個地方繼續當官,罪大了無非帶薪停職一段時間馬上就又能夠到某個地方赴任。

至於北宋末期情況出現變化,其實是黨爭太過激烈,分成兩派的讀書人自己殺瘋,並非是皇權壓倒了士大夫。

認真而言,春秋時代的中原列國,政治環境跟兩宋差不多,特權階層各種爽,非特權階級的境況則是差不多。

彆看留存到後麵的史料介紹兩宋的文化多麼昌盛,經濟多麼多麼的繁榮,實際上就是個“萬萬稅”的王朝,直接導致兩宋起義事件在所有王朝裡麵排行第一。

相較於兩宋,起碼春秋時期的貴族可不會隨便糟蹋自家財產。這也就導致一種奇特的現象,春秋時代並不是沒有發生過天災,打得激烈的時候更是年年征戰,問題是少有大量餓死人的情況,什麼起義更是不見於史書。

難道是春秋的人太淳樸,怎麼壓榨都不想著拚死反抗?哪有可能的事情。

人要是餓極了,管你什麼三七二十一,會在饑餓驅使下動手搶,一旦開搶也就形成團體,出現團體就成起義性質了。

真要是有規模的起義,即便是很快就被撲滅,史官家族還存在的年代,要相信史官的節操,他們可是什麼都敢動筆來記錄,一定能夠在史書上找到。

其實就是春秋時代黎庶,他們的生活質量再差也有基礎保障,哪怕再差也有一口吃的,犯不著豁出性命去求活。

樓令在春秋時代生活了十多年,從未聽過哪裡有起義,隻聽說哪個家族缺糧,一家之主想方設法搞來糧食養活屬民,借不到就帶著屬民到荒野去求活。

更多的時候,吃不上飯的人,他們會脫離那個家族,或是到曠野成為“化外之民”求活,不然就是投奔另外的家族。

那多少也算是一種生態平衡了。

樓令出“新田”範圍,第一站來到“周陽”這個地方。

過程就是進入“周陽”地界,當地的封君進行接待,吃吃喝喝的宴會舉辦幾場,期間也是在進行談判。

“就這樣放過他們了?”長魚矯萬般不喜歡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麵。

是的,樓令並未在“周陽”處置任何人。

樓令說道:“他們已經補上該繳納的稅。”

殺人?樓令多傻才走到哪殺到哪。

真要是一路走一路殺,死最多的會是公族封君。

如果是大一統王朝,樓令又對那個王朝產生歸屬感,願意為當朝皇帝賣命,會不計後果對貪官汙吏或權貴大殺特殺。

樓令也就是擔任了司馬才對晉國有了一些歸屬感,成為中軍尉之後歸屬感得到加強。

至於說忠誠於晉君壽曼這種事情?公族封君都沒有多少忠誠或恭敬之心,輪不到樓令去表現。

讓一個腦子裡裝著現代思想的現代人對某個人誓死效忠?鬨呢!

現代人能夠效忠的隻有利益,更通俗點就是財富。

“你們收禮了。”樓令這一句話講出來,掀開另一個事實。

這個事實就是,一幫寵臣對晉君壽曼也不怎麼樣。

他們沿著一條叫涷川的水係向西,到每一個地方視情況辦事,當地的領主夠懂事就不必查,前提是拿出來的利益足夠,吝嗇不免被敲打。

一路走下來,樓令真就沒有遇到頭鐵的人,不得不感慨這差事辦得舒服。

“不轉道‘旬’地、‘韓’地等處?”長魚矯一路以來顯得比較悶悶不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