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3章 這怎麼好意思?,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不換個說法?

樓令現如今是晉國的中軍尉,以官職來算就是高層。

更精確一點,晉國除了國君與八位卿大夫之外,中軍尉就是以下的第一人,等於是坐在一個國家的第十張座椅之上。

花多少錢能夠請這樣的人幫忙?

又或者說,那樣的人是單純能夠花錢請幫忙的嗎?

一些亂七八糟的小國,發生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不奇怪。

問題是什麼?晉國哪怕不再是天下霸主,好歹還是中原霸主,更是一個強國,坐在第十張座椅上麵的人,非人情往來的情況下,會因為一些酬勞而給人幫忙,是不是太掉份了。

到了一定地位之後,其實不再看重錢財之類,互相之間的幫忙除了人情,便是政治利益上麵的交換,又以後麵的情況居多。

狐雍懂得那個道理嗎?他即便胡化再嚴重,不代表智商丟了,基本的人情世故總是該懂得的。

“若是我的家族可以回歸晉國,必定以樓氏為首。”狐雍給出了這個承諾。

這是“馬首是瞻”這個成語還沒有被創造出來。

等“馬首是瞻”這個成語出現,不出意外就是要等上幾十年之後了。

樓令自認比較了解狐氏的情況。

狐氏這個家族起起落落,脫離晉國之後反倒是發展得比較不錯?

現如今的狐氏,他們的族眾約有十來萬,其中以收攏的各種異族比較多,大概占了其中的七成?

那是狐氏本身作為諸夏意願擁有的優勢。

不說其它什麼,僅僅是農耕方式再加上更靠譜的放牧技巧,糧食方麵更有保障,自然能夠吸引那些朝不保夕之人的投靠。

好些中原列國,他們也是利用文明的優勢吸納異族,再慢慢依靠文化優勢進行融合。

將融合異族事情辦得最大的不是哪一個諸侯國,正是西邊一隅的秦國,他們接納了大批量的戎人和狄人,到現如今戎人或狄人的數量占了秦國總人口的約四成。

秦國現如今的總人口約是九十萬,四成也就是三十多萬!

所以,不怪秦國越來越不將自己“當人”了,對吧?他們吸納太多戎人或狄人,乃至於一些亂七八糟的雜胡之類,數量之多直接衝擊到秦國本身,不是以絕對的多數去融合少數,肯定要對自身文化產生極大衝擊。

有那麼一點,秦人與中原列國的人不同。這個不同之處就在於秦人的發冠出現了鞭子的款式,發冠也是靠後歪斜,不再如中原那般“中豎”了。而紮辮子這種做法就是胡化的一種體現。

看看狐雍的發飾,他也紮上了辮子。

當前的諸夏文明並不排外,也不會因為某人或某個家族、諸侯國的發冠變了就喊打喊殺,隻是一旦發生接觸不再擁有禮儀,基本上也就不用“做人”了。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上麵那一句話到唐代孔穎達才會對《春秋左傳》進行注解。

隻不過,相似的理念很早就已經出現,尤其被周公旦進行強調,更是成為了真理。

通俗點來講,從春秋到往後的時代,中原政權就是將不懂禮儀的人那一類歸為禽獸。

樓令對於禮節其實不是那麼在乎,隻是必須表現出在乎的一麵。這是身份帶來的必備要求。

說白了,樓令成了現有規則的利益既得者之一,他不對規則進行維護,豈不是在撬自己的牆角?

可能是由於處在“文質彬彬”的環境太久的關係,樓令被狐雍突然間開出價碼搞得愣住。

要是其餘家族的一家之主那樣說,樓令還真就願意相信。

可是……,胡化了的狐氏之主狐雍那樣講,有多少可信度著實會讓樓令存疑。

那些異邦的生活條件更為惡劣,他們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不會去講什麼承諾,更多是上一刻詛咒發誓,下一秒拔出利刃從後麵捅腰子。

關於那種絲毫沒有信譽可言的做法,異邦的人稱之為:一切為了生存。

隻是,狐雍做出那樣的表態,又讓樓令不能沒有任何正麵的回應。

這裡不是樓令貪,主要是麵對這種情況不給回應,傳出去日後沒有家族再敢投奔樓氏了。

“狐氏還是要回歸嗎?”樓令先問這個。

狐雍猛點頭,給出了積極的答案:“正是!為了回歸,我們願意做任何事情。”

樓令又問道:“你們是正在遭遇什麼威脅嗎?”

“這……”狐雍遲疑了一下下,因為遲疑不得不解釋道:“不是我要刻意隱瞞,隻是不太好講清楚。”

樓令笑著說道:“那就先不用說。”

狐雍想說點什麼。

樓令搶先說道:“你這幾日且先逛一逛。想明白,理清思緒,我們再接著談。”

東道主都那麼說了,狐雍再著急也隻能等一等。

狐氏的來人數量並不是太多。

當然了,出遠門的話,人少了肯定不行,尤其是需要途經很廣闊的荒郊野外。

這一次,狐氏來了三千多人,不是人人騎馬趕路的狀態,徒步趕路的人占了多數。

多少是因為地形的限製,要不然車駕的數量不會少。

“家主,要不要儘快查一查狐氏發生了什麼事情?”樓見問道。

樓令頷首道:“查是該查,並且要儘快。”

他們對狐氏的情況收集,隻能說近期有些懈怠了。

這個也是因為樓令需要應付的事情太多,個人的精力又有限,委實無法方方麵麵都俱到。

“能夠對狐氏產生威脅的勢力不多,不是秦國、白翟,便是林胡或樓煩。”樓令認為秦國、白翟的可能性最大,隻是又無法完全排除掉林胡或是樓煩。

樓令接著說道:“儘可能從狐氏來人的嘴巴裡打聽到什麼,保證消息的準確。”

那麼多人,不可能人人守口如瓶。

隻要樓令知道狐氏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狐雍顯得那麼急迫,接下來就能夠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至於說樓氏收狐氏當附庸?

彆看狐氏的人口比樓氏多,要看的是同處一個環境下誰掌握更多的話語權,怎麼來利用官職壓人之類。

吞並其餘家族,樓令會有一些顧慮。

換作是將狐氏吞掉?隻能說晉國有太多人願意看到,甚至會迫不及待或想方設法參與進來分肉!

當然了,樓令隻是有初步設想,還是要看實際情況……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