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開啟曆史先河了嗎?,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樓令這一次是以擔任司馬的職位隨軍出征。

在大軍正式出發之前的一個月,郤氏、旬氏和韓氏都送了一些關於軍法的竹簡。

旬氏送能夠理解,並且他們的動作還顯得有些慢,想送應該是樓令正式擔任司馬就立刻送。

郤氏送的話,其實也不是那麼令人感到意外?隻是能夠在喪期辦這件事情,足見對樓令的重視。

韓氏那邊也送,著實是令人感到意外了。

樓令跟韓氏的交情僅限於跟韓厥來往了幾次,平時並沒有刻意進行交往,家族間的互動就更少了。

在申巫臣擔任司馬之前,司馬一職是由韓厥擔任。

申巫臣隻是一種鍍金性質。

那麼,在司馬一職上在任很久的韓厥,他更懂得擔任司馬該做什麼,顯然是更了解的。

韓厥送給樓令的竹簡,它們包含了擔任司馬可以執行的軍律,還有他個人的一些執法心得。

這一份情誼,顯然樓令是該記下的。

一個滿編晉軍在“新絳”郊外集結,沒有進行誓師大會,出發之後直接朝著周王室的疆域進發了。

“到王野之後,大軍先行駐紮,我將前往謁見天子。”欒書不是剛成為晉國的中軍將嗎?他是應該在上任之後,去謁見周天子進行彙報。

這是晉國仍舊高舉“尊王攘夷”大旗必須做的事情。

當前的晉國,其實比較尊重周天子,每年的“貢獻”該是什麼禮物,一樣都不會有任何的缺少,品質方麵還很不錯。

樓令並沒有被點名一同前去,倒是步毅被欒書特彆點名了。

話說,郤克逝世,怎麼步毅還出征了呢?

那是晉國自有國情在,遇到軍國大事的話,對於守喪是能夠靈活操作的。

“你們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情了嗎?”樓令麵對老樓家的一眾人,發出提問。

這是樓令擔任了司馬,他的麾下也就變成了“執法隊”的性質。

比較令人尷尬的是什麼?誰擔任司馬都有自己的執法標準,並非是每一任司馬都執行同一套軍律。

直白來說就是,沒有固定的軍律,甚至都沒有明確的國法,幾乎就是上位者說什麼就是什麼。

樓黑豚帶頭說道:“我等需要在營盤各處宣傳懸掛寫有軍律的木板,再為他們宣讀軍律。”

這不是沒有固定的軍律條例嗎?搞得每每有新的司馬上任,軍方都要有一段時間來熟悉新司馬的執法風格。

在樓令之前,沒有司馬會明示軍律的內容是什麼,等於沒有誰明確告訴軍隊眾人:什麼是你們不應該做的!

樓令發現這一點之後,沒有打算乾釣魚執法的操作,親自書寫了羅列出來的軍律,再讓自己的私軍在幾個轅門以及校場邊上進行懸掛,甚至安排人進行反複宣讀。

這樣一來,樓令的行為在晉國屬於第一次,在諸夏的曆史長河中是不是首位就不清楚了。

“法不傳六耳,你……是不是草率了呢?”解張恰好遇到正在四處查看的樓令,很是為樓令感到擔憂的樣子。

“法不傳六耳?”樓令聽見這說法,一時間真的愣住了。

這裡必須了解姬周是一個什麼樣的王朝。

在周王朝成為天下共主之後,一開始其實就是自己搞了個爛攤子,到周公旦得勢才算將國家製度推廣到同姓與異姓的眾多分封國。

周公旦用來約束諸侯的方式是指定“禮”與“樂”,因此“禮樂”其實就是周王朝的一套“法”了。

然後,周王朝因為要集權的關係,一開始可不搞法令明示的做法,要諸侯自己去領悟,再看誰倒黴了之後,得知什麼是不該做的,做了之後就是違背禮法。

到後麵,周公旦一再殺雞儆猴之後,最終將“禮樂”製度相關明確通知給眾諸侯。

可是,姬周是一個等級製度異常鮮明的王朝,不止講究“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的這一套,什麼事情是哪些人能知道,哪一些人又是連打聽都不行,一切都被玩得明明白白。

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解張對樓令進行提醒,講實話就是心懷好意。

“如果眾人連做了什麼是違背軍律都不知道,他們怎麼去規避呢?”樓令用不解的表情提問。

解張也就是出於好意才提醒,沒有打算涉足太深,低歎了一聲又笑了笑,找理由告辭了。

營盤內有許多地方在宣揚軍律,掛上去的牌子簡直就是密密麻麻,並且有人在當場宣讀與解惑。

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不造成轟動?

解張出於交好樓令的原因,做法對不對另外說,進行了善意的提醒。

另外一些人,有特彆將樓令召喚過去詢問,也有人想阻止樓令繼續做下去。

一同出征的智首在事先就了解情況,樓令在做之前有特彆找他詢問後意見了。

智首認為是好事,隻不過提醒樓令,說是可能會冒犯到範氏。

講實話,樓令真不知道為什麼會冒犯到範氏,了解到範氏一直把持“士師(大法官)”這個職位,才搞清楚怎麼回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