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難怪貴族必須生俘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難怪貴族必須生俘,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晉軍的演武在一段插曲過後繼續,展現出了比之前更盛的軍威。
當然了,其實就是因為樓令戰勝潘黨並且生俘,給予在場眾人更多的心裡感官,要不然晉軍的演武其實也就隻是按照既定流程而已。
這種演武就是士兵組成方陣,再由一個又一個方陣來組成軍陣,各個軍陣移動著不斷變陣,變陣的過程越是流暢,將失誤減少到最低,來判斷是不是一支精銳之師。
正在演武的晉軍肯定是有出錯的時候,要考驗前來觀禮的眾人,他們到底有沒有那份眼光看出晉軍出現失誤,再從晉軍糾正自己的失誤速度做另一層的判斷。
“看來,晉國君臣對我們與楚國交往很介意啊。”季孫行父已經在第一天的演武結束後,回到了自己的軍帳。
叔孫僑如一臉擔憂地說道:“隻是稍作試探,晉國君臣的反應那麼大,我們是不是應該更謹慎一些呢?”
是的,季孫行父之前的種種就是為魯國試探晉國的態度,要不然他的為人並不是那樣。
魯國曆來就是執行“伺大”的國策。
說白了就是,誰當霸主,魯國就侍奉誰。
對了,要將齊國排除在外,哪怕齊國是公認的霸主,魯國就是要頭鐵不伺候。
因為秉承伺候當世霸主的國策,季孫行父一再跟子反交流,隻是在奉行國策標準,倒不是出於個人的想法或是交情因素。
單論交情的話,魯國權貴跟晉國的權貴交流最為頻繁,誰都有幾名至交好友。
“那個樓令太失禮了!”公孫僑如說道。
季孫行父立刻皺眉。
當時,季孫行父會發出嗤笑,本身就是有點欺負樓令位低權卑的意思在內,遭到反擊不爽歸心裡不爽,講實話卻覺得很合理。
也就是季孫行父並不覺得那是結了仇,事後一點弄點什麼的想法都沒有。
公孫僑如是個什麼意思?彆人不說,就他觀察細微是不是?
臧孫許也不知道是沒有搞懂情況,還是火上澆油,說道:“樓令本就衝撞我們營寨,諸侯麵前再三詰問執政,我們不能沒有反應。”
季孫行父很乾脆地問道:“那麼,你們想把他怎麼樣?”
一眾人,多數發出“呃!?”一聲,有點被季孫行父問懵逼了。
是啊,彆說是季孫行父先故意找事才遭到反擊,哪怕不是季孫行父先起的頭,他們又能拿樓令怎麼樣?
不對,他們能夠用筆杆子編排樓令,隻是沒有仇大到編入《春秋》的地步。
季孫行父先閉上眼睛,有一小會才重新睜開,開口招呼道:“宿。”
季孫宿趕緊應聲,人也站了起來。
“你備上一些禮物,馬上前去拜訪令大夫。”季孫行父進行吩咐。
有幾個人想說點什麼。
季孫行父眼神掃過去,看了一圈下來,才說道:“郤氏、旬氏器重,些許小事罷了,何必鬨大。”
在剛才,季孫宿得到吩咐就應該應下來,沒有第一時間給出反應,其實也就是覺得有點掉份。
隻是吧?季孫行父說得很清楚,郤氏和旬氏會更看重樓令,再來是樓令大概率會坐實天下第二神射手的位置,沒有太大的利益衝突為前提,確確實實是應該化解一下,免得樓令在晉國這邊得勢,日後給魯國製造出什麼大麻煩來。
如此這般,季孫宿也就下去準備禮物。
凡事講究規則……,至少表麵上講究的魯國,作為季孫行父嫡子的季孫宿懂得怎麼挑選禮物,反正就是不能太隆重,再也就是不能太掉份,講究的就是一個合適。
所以,季孫宿準備的禮物是一張好弓,再加上幾匹綢緞和數十匹布。
什麼情況,出門還攜帶綢緞以及布匹的?這完全就是廢話了。
布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和糧食作為最為保值的貨幣之一,尤其是在戰亂的時代,布匹和糧食可比銅錢有用得多。
季孫宿帶著人來找樓令,一再答應才找到了營區附近,有人前去請見,得到的回複是樓令正在接見楚國司馬子反。
子反其實也剛到不久,現下正與樓令麵對麵坐著聊天。
沒錯,兩人一開始誰也沒有提起潘黨這個俘虜,先聊互相之間眼中的彼此國家印象,免不得要交流風土人情,到了要互相告辭之前才會提起正事。
因為這樣的流程,古時候負責談判的雙方,某些時候能夠成為朋友,即便是國家與立場各不相同,後來成為莫逆之交也是屢見不鮮。
“既然季氏世子前來,不如喊來一塊暢聊?”子反跟樓令聊下來,發現樓令這人竟然很健談,儘管缺少了一些貴族的常識和禮儀,相處起來覺得還算愉快。
作為俘虜的潘黨就坐在旁邊,隻不過全程一聲不吭,偶爾才會聽到“嘔”的一聲又硬生生忍住。
潘黨不吭聲的理由太簡單,較量的時候被重擊了腦袋,不止腦子痛又昏沉,人也是犯暈想吐。
出現那種症狀,估計是腦震蕩了?
樓令自然沒有意見,也就讓樓魚出去請季孫宿過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