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章 算好事,還是壞事?,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本的“平陵”邑宰在隔天就走了,他們帶走了二十來車的物資,整支隊伍的人數也多達四百餘。

樓令在他們走之後,帶人清查了府庫,多少是心裡鬆了口氣。

“留下的各類糧食約四萬餘石,還有數量大概兩千多的各類農具。”

“牲口?馬兩百餘匹,牛大概是一百多多,羊五百多隻。”

“布匹也有一些,隻是數量很少,隻有二十三匹。”

樓令對族人的教育初步顯示效果,起碼他們在得到指令之後,知道應該怎麼做事,還能夠正確地點算物資。

這種情況在樓令剛魂穿過來那會,多數族人連雙手之數都算不清楚,能夠將一數到一百念得流暢的人都沒有,識字率更是低得誇張。

識字?原身自己識得的字都不多,怎麼還能夠去奢望其餘族人能夠認得幾個字嘛!

“魚,你們現在最重要的是走遍那些村落,先摸清楚每一座村莊有多少人口和耕地。”

“無法做到數據精確,至少也要有靠譜的數據。然後,通知當地的管理人員過來見我。”

樓魚自然是領命下來,並且一刻不留地離開,抓緊時間將工作完成。

這一邊的地理環境其實不錯,南麵有一個大湖,湖泊的占地麵積並不小;西麵和北麵都是山脈,沒有人知道那個山脈叫什麼地方,山脈在現代被稱呼為呂梁山;東麵是汾水,走上約一百五十公裡左右是一個叫“祁”的地方。

而在正中間,非常幸運是平坦地形。

樓令暫時無法算清楚平原地形的占地麵積,初步一看麵積並不小,隻是開發度極其的有限。

由於原本的邑宰不拖泥帶水就走,並且沒有留下文牘之類的東西,等於樓令想要知道什麼都得自己去查,無疑是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

在後麵的幾天,樓令陸陸續續得到更令人傻眼的彙報。

什麼情況呢?其實就是平陵朔不止帶走了城內的管理班子,其餘村莊有爵位的人也都被帶走了。

一起走的還有那些擁有“徒”身份的人,等於是管理層走了個乾乾淨淨,留給樓令一個非常“乾淨”的施政環境。

然而,事情並不是那麼算的啊!

比如說,當地的“徒”全部消失,樓令無法得到當地可以征召納賦的人,再來是連熟知當地的管理人員也一個都不存在。

“我是應該感到高興,還是心生無語啊?”樓令是真的有些搞不清楚了。

知道那樣意味著什麼嗎?

等於說,樓令需要在三年之內自己挖掘或培養出一批“徒”出來,用以保證日後受到征召的時候,自己帶上合適的兵力進行納賦。

另外一點,所有的事情不可能由樓令獨力完成,他需要培養出一套管理班子,來保證治下能夠正常運轉。

“如果沒有事先的積累,猛然間地位獲得提升,三年之後就要立刻現出‘原形’了啊!”樓令現在無比慶幸對族人展開教育。

要是樓令之前沒有進行教育,獲得了“下大夫”爵位和封地,外部並沒有那麼多人才可以招攬,自己累到死都不可能將偌大地盤管理好。

春秋時代的人才是什麼?首先必然識字,然後一般有渠道識字的人,他們一定有自己的家族,或是祖上闊過,到了他們這一代落魄下來。

那麼,即便是有一些落魄的人,他們掌握知識與一些實際管理技能,憑什麼要接受樓令的招攬,來跟老樓家在吃苦中進行發展奮鬥,不是去一些大家族尋找更好的機會?

受限於家臣再怎麼樣都是家臣的關係,真的沒有多少人願意願意去玩什麼“苦儘甘來”,期間耗費的時間足夠長,再來就是未來也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

在樓令進駐城池之後的第七天,派出去的人陸陸續續回來,他們帶回了幾個村莊擁有一定話語權的人。

“我去的村莊,人口數量約兩百,可耕作農田約一千八百畝。”

“我這邊好一些,人口約四百,農田應該達到三千七百畝。”

“我……”

樓令聽著彙報,腦子裡進行累加計算,慢慢也就有一些譜了。

根據一係列的探查與統計,留在“平陵”本地的人口約是一千八,現成可耕作的農田約有九千畝。

講實話,以那樣的人口,隻有九千畝可耕作農田根本就不夠。

這一點,樓令見了被召喚過來的當地人,看到他們一個個臉黃肌瘦,哪能不知道本地出產的糧食根本不夠吃呢。

“主人,不是我們不想開墾,主要是……”黑兔後麵的話沒敢往下說。

樓令理解。

要是屬於各個貴族的封地,貴族為了自己的家族發展,他們一定是極儘所能將可以利用的資源給用上,才不會丟在一邊不做利用。

吃公家飯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隻是替誰代管,尤其是做好了或做壞了都一樣,反正就是混日子而已,怎麼可能用心……或者有主動做事的意願?

“現在還真的沒有考績這一回事……”樓令所知道是無論國家或是家族,真的沒有考績那麼一回事。

在國家層麵,有再強的能力都比不上血統。

在家族的層麵,其實也是血緣優先。

因此,不是一開始就追隨初代諸侯外出拚搏的人,基本上沒有出頭的機會,哪怕是機會來了多數人都是把握不住。

那是大環境所決定,不由個彆幾個位高權重的人想改變所能夠改變。甚至可以說,幾乎所有掌握話語權的人,他們壓根就不想去變,個彆想改變的人所能做到也太少。

那樣一來,隻有大環境出現變化,例如隨著各諸侯麵臨不變則亡的情況,到那個時候才會出現頻繁打破常規的事情發生。

“湖泊是國君的‘專利’之一嗎?還是隻有河係算啊。”樓令認為自己需要搞清楚這一點。

短時間內開墾出足夠多的農田屬於不可能,隻有持續投入人力與資源經年累月做去。

在“平陵”的南麵有一個大湖泊,樓令來時特地去考察了一番,裡麵的魚多到了泛濫的程度,不利用起來簡直就是一種天大的浪費。

“先打探清楚,要是湖泊也算……,怪不得我乾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了。”樓令就不信誰都嚴格遵守‘領主權利’這種玩意。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