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章 謹慎無大錯,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榮耀與忠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樓令太膽小怕事了?

以為當前是什麼年代,無故遭到欺淩能夠報警,有警察來主持公道?

即便是到了現代,真的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夠獲得公道,碰上了有權有勢的人還想追求公道,說不定比選擇忍氣吞聲再換個地方生活更慘。

目前是春秋中期,沒有實力又想追求公平公正會顯得很可笑,講究的現實是惹不起就屬於真心惹不起。

沒有人站出來,大家都是惹不起就躲的選項。

那些挨了撞的人,沒死就算僥幸,受傷也彆想獲得賠償,甚至提出賠償要擔心郤至趕儘殺絕。

樓令像很多人那樣,見識到郤至的豪橫之後選擇離城,踏上了歸家之路。

“明年……,會再選擇到‘蒲’城交易的人,應該不多了吧?”樓令太清楚一地主官會對當地造成何等影響了。

惹不起,總歸能躲得的吧?

彆想太多,惹不起,有時候也躲不過。

例如安家在“蒲”地下轄區內的人,他們就屬於連躲都躲不了的群體,其中包括老樓家。

回到村子的樓令花了幾天的時間來安置購買的牲口與家禽,後麵專心準備需要繳的稅了。

今年樓令並未收到征召令,沒有納賦自然就需要交稅。

所以,樓令再不願意去“蒲”城,後麵還是需要將應繳的稅運到“蒲”城那邊。

當前交稅是交錢幣嗎?並不是的。

什麼樣的階層交自己應繳的東西,比如卿大夫有時候會被國君要求打造祭祀用的禮器。因此他們除了糧食、布匹之外就要加上禮器。

各分封國的國君一樣需要繳稅,諸侯以上貢的形式向周天子送禮,其中就包括了禮器。

以樓令的身份,老樓家隻需要繳納糧食,交多少則是並不固定,還要看自己敢不敢糊弄,比如明明出產了一千石糧食,需要繳納四百石卻上繳數額低於四百石。

今年夏收與秋收,由於在滅先氏滿門的關係,上麵沒有下派小吏來統計收成。

樓令本來就不打算弄虛作假,見識到新任城主的凶殘之後,更不會去冒不必要的風險了。

講真,無論是在什麼時代,處在上升期的人但凡腦子沒有坑,誰會去玩什麼弄虛作假?一般情況下隻有那些上升無望的人,他們才會各種墮落。

樓令有那個改變老樓家現狀的信心,更不認為自己會永遠隻會是一個“上士”,沒有必要給自己製造向上爬的難度。

臨近上計……也就是繳稅的時間,樓令帶著運輸隊再一次來到了“蒲”城。

兩輩子加起來,樓令第一次上戰場與親自交稅。

前來交稅的家族不算多。這個是因為“蒲”地下轄區域的村莊數量就擺在那裡,地廣人稀是樓令出征歸家沿途期間親眼所見。

雖然該區域地處晉國西北邊陲,但是環境絕對算不上差。

地貌方麵以多山地為主,不過有一條走廊一般的平原地帶,還有好幾處麵積超過數十裡方圓的穀地,其中一處穀地的麵積絕對超過上百平方裡。

多山是多山,遍處卻是可見茂密的植物,說明土質方麵並不差,尤其是就在大河邊上不缺小型河係以及溪水。

晉國的勢力範圍,其實就是一種多山的地形,僅有汾水兩岸和南部大河北岸擁有大麵積的平原。

晉國的人口大多數就是集中在汾水兩岸以及大河北岸的平原,反倒是西部靠近秦國的大片平原也是地廣人稀的現狀。這個跟晉國製定的國策有關。

當前能夠稱得上文明的地方就是在中原,晉國從晉文公那一代就確定了製霸中原的方案,優先開發的地方肯定選在東部和南部,由於發展側重的關係必然要忽略了北部以及西部。

所以,晉國北部以及西北被忽略,不是兩地的環境多麼惡劣,甚至不是沒有開發價值,純粹就是優先級彆的差距。

“上計一千四百一十石粟米、五百五十六石小麥?”負責記錄每個家族繳稅的小吏查閱了一下老樓家往年繳稅的記錄,訝異地說道:“比往年多了。”

樓令沒有說話。

當前的一石取數一百二十斤。

不以納賦形式抵消繳稅的話,誰都是交納四成的稅,差彆就是會不會以其它物資來取代應交的糧食份額。

老樓家今年多交,不正是樓令穿越過來的第一年多開墾了農田,恰好今年開始耕作了嘛。

明年國家要是再繼續沒有下達征召令,老樓家需要繳納的稅會更多,除了繼續開墾出農田之外,還算進了樓令治下的“徒”要開始繳稅的份額。

畢竟“徒”獲得了自己的私產,他們理所當然就要給頭頂的“領主”交稅,樓令又要給自己頭上的“領主”交稅,國家的稅收就是這麼一層又一層收上來的。

而樓令到現在已經知道頭上的“領主”換了人,也就是變成了郤氏。

所以,郤氏是晉君獳的臣子,樓令又是郤氏的臣子。

另外,樓令是郤氏的臣子,卻非晉君獳的臣子,既“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一種規則,恰是封建時代特有的“君上之君,非我之君。臣之臣下,非我之臣”製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