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對你的計劃就越有利
茉莉花香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2章 對你的計劃就越有利,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茉莉花香哈,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著又有幾位官員出列,皆為大皇子多年收攏之人。
但僅此而已,多數官員持觀望態度。
三皇子楚秋震驚地回望趙柏,終於明白親兄為何要拉他下水!
五皇子楚穠見機不可失,暗自咬牙,將手負於身後略作調整。
隨後三位五品官員上奏,均偏向大皇子。
就在此時,吏部尚書洪良出列沉聲說道:“陛下,大皇子憂國憂民,所言亦合情合理。
不如從翰林院挑選新人補充各部,雖資曆與經驗尚淺,但可從基層曆練成長。”
雍和帝微微一笑,聽罷洪良的提議,說道:“洪愛卿所言甚是周全,翰林院雖是培養人才之地,卻缺乏實際經驗,若貿然重用,未必妥當。”
忽然他注意到楚稷一直沉默,便問道:“稷兒,你有何想法?”
楚稷從容上前,行禮後道:“父皇,兒臣認為此次不宜僅從各部提拔官員。
洪尚書所言雖有道理,但如今考核期未滿,倉促提拔恐有不當。”
在大乾,官員通常三年一考,連續三次優評方能升遷或調任。
上次京官考核是在前年,按周期尚處於第二個階段。
這意味著許多官員還需等待至少一年才能晉升。
例如賈政與秦業得以升遷,一是因其職位較低,二是因冶造局初建時未受重視,三是雍和帝親自下旨。
然而,並非所有時候都可以隨意下旨,否則會引起朝臣不滿。
楚稷繼續說道:“父皇乃天下之主,各地官員皆為朝廷棟梁。
因此,在提拔官員時不僅應關注京官,也要兼顧地方官。”
“地方官久居民間,對政務熟稔。
即便其中有不足之處,暫且不論,僅看那些政績卓著者,他們無疑是最佳人選。”
“父皇應當給予這些人一次機會,這次破格提拔是因為空缺突然增多,若隻從京官中選拔,那些地方官員豈不是沒了盼頭?”
洪良連忙開口:“肅王殿下,這話不可這麼說……若是確實有考評優秀的官員,也應按朝廷律法一步步提拔,哪能如此直接升至朝堂之上?而且朝政與地方事務不同,甚至有很大差彆,貿然提拔地方官員可能帶來隱患。
老臣還是建議……”
楚稷輕輕咳嗽一聲打斷:“洪尚書一心為國令人欽佩!但我認為有些事不必拘泥於舊例。
比如皇家銀行已經開始核算年終獎,甚至為即將退休的官員計算養老金了。”
“這種做法在曆代從未有過,若依律法,這豈不是要關閉皇家銀行?此事並非貿然行事,也可由各位舉薦人選,最後由父皇親自決定。”
“如今大乾快速發展,日後朝堂事務隻會更繁雜,用人需求也會增加。
將來若需新增部門或天家官職,還得六部尚書把關呢!”
提到皇家銀行,立刻有不少人站出來支持楚稷的提議。
這些人中有年輕官員,也有出身寒微的官員,但多數是五十多歲的中年官員。
六部尚書麵露苦笑,他們深知三線作戰的計劃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
尤其是吏部、兵部、戶部的籌備工作最為繁忙。
他們都明白未來的局勢如何,加之皇家銀行的特殊性,以及楚稷的言辭壓力,一時無人敢出聲。
雍和帝心中無奈,暗自歎息。
他原本希望楚稷借此機會活躍氣氛,暫時擱置此事。
畢竟要立楚稷為太子,必須讓他積累威望。
雖然這樣威脅群臣很痛快,但他擔心有人因此心生不滿。
他對這些臣子的小心思了如指掌,同時也為楚稷的孝心感到欣慰。
養心殿內,雍和帝既欣慰又無奈地對楚稷說道:“你在朝堂上不該那樣說,這些日子他們為了那幾個官職爭得不可開交,你也看見了。
你現在突然打破規矩,豈不是會惹他們不滿?”
楚稷毫不在意地說:“兒臣看不慣他們這個樣子。
再說了,最多一年時間就能滅掉滿金、蒙元和南越,到時候父皇便可真正一統天下,他們還敢如此嗎?”
雍和帝又好氣又好笑,拿起一份奏折扔向楚稷:“你雖然出於好意,但也得顧及自己的名聲。
這些大臣都是大乾的棟梁之才,難道你想僅靠皇家銀行的實力和滅國之威來壓製他們?”
“你要積累聲望,贏得民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了解和任用人才,掌控大局。
彆總想著強硬手段,那是行不通的。
要以仁政與強權相結合,才能真正駕馭群臣。”
這時太上皇從暖心殿走出,笑嗬嗬地說:“罷了,稷兒也是為你出氣。
不過朕認為你那些潛邸舊臣目前入京並非良策,不如讓他們先擔任地方大員,這對你會更有利。”
“朝堂上的這幾個職位並不重要,即使他們回來,也難以施展拳腳。
這次我看你最好與他們做些交換,讓他們的黨羽先占據這些位置。”
“而你的人可以先被派往山西、山東、陝西、河南等地擔任三四品官員,掌握了實權後,在治理地方或協助推行新政方麵的作用,遠比他們進入朝廷更重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