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吉林市《龍潭區》
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吉林市《龍潭區》,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吉林省吉林市的城市格局中,龍潭區占據著獨特的位置。它位於吉林市區東北部,鬆花江北岸,因龍潭山而得名,幅員麵積達1208.9平方公裡。全區共轄1鄉5鎮126個行政村、13個街道38個社區,並下轄2個省級開發區,即吉林市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園區、龍潭經濟開發區。這片土地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曆史底蘊,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還展現出獨特的民俗風情和誘人的美食文化。
一、鄉鎮簡介
烏拉街滿族鎮
烏拉街滿族鎮是龍潭區最具特色的鄉鎮之一,也是國家級曆史文化名鎮。它是滿族重要的發祥地,滿族民俗風情濃鬱,是典型的滿族文化遺存地,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民俗旅遊區” 。鎮內許多建築帶有滿清特色,生活習俗也保留著濃鬱的民族色彩。這裡有著名的“三府一寺一條街”,“三府”分彆是魁府、後府和薩府 。魁府建於清光緒年間,是清末副都統王魁福的私邸,王魁福因參與伊犁戰役立功受賞,用賞賜金銀修建此府邸;後府始建於1880年,是打牲烏拉總管趙雲生的私人府邸,因位於東府、前府之後而得名,其占地麵積4733平米,是典型的晚清二進四合院,風格和親王府相同,雖曆經風雨,現存的正房和西廂房依舊風韻猶存;薩府始建於1751年,原為打牲烏拉總管所住府邸,後轉售給《吉林外記》的編纂者薩英額 。“一寺”指的是清真寺,始建於1692年,由當地回民集資修建,是吉林地區現存最早的清真寺,坐西朝東,主殿為雙層廡殿式閣樓,青磚灰瓦,1984年重修後增建琉璃瓦寺門,還保留著康熙禦賜碑刻 。“一條街”即烏拉街曾經的十字街,留存有不少清代民居建築,部分至今仍有人居住 。在產業發展上,烏拉街滿族鎮重點發展農業、工業、文旅業三產經濟,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缸窯鎮
缸窯鎮曆史悠久,其陶瓷製作工藝源遠流長。這裡擁有豐富的粘土礦資源,為陶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鎮內有眾多陶瓷生產企業和手工作坊,生產的陶瓷產品種類豐富,包括日用陶瓷、藝術陶瓷等,以質地優良、工藝精湛而聞名。除了陶瓷產業,缸窯鎮的農業也頗具特色,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同時還發展了一些特色養殖項目。在文化方麵,缸窯鎮保留著一些傳統的民俗活動,如每年特定時節舉辦的廟會,吸引著周邊居民前來參與,熱鬨非凡。
江密峰鎮
江密峰鎮自然風光秀麗,旅遊資源豐富。這裡有美麗的湖泊、茂密的森林,是親近自然的好去處。鎮內的夾信子村在鄉村旅遊發展上成果顯著,首屆“吉林·龍潭2024年特色村BA巔峰對決”籃球賽決賽就在此舉行,吸引了全區8個鄉鎮(轄村街道)參賽隊伍,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體生活,還推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 。江密峰鎮的農業以種植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所產的水果口感鮮美,深受市場歡迎。此外,江密峰鎮交通便利,為其經濟發展和旅遊業的繁榮提供了有力支持。
大口欽滿族鎮
大口欽滿族鎮的名字頗具特色,“口欽”是滿語“口切”的諧音,意為蝌蚪。其曆史可追溯到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當時為樺樹村籌備處,解放後遷至大口欽,隸屬永吉縣,1986年撤鄉設鎮,1988年更名為大口欽滿族鎮,2000年劃歸龍潭區管轄 。這裡的滿族文化底蘊深厚,民俗風情獨特。大口欽滿族鎮的工業以建材產業為主,利用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生產水泥、石材等建築材料。同時,農業也在穩步發展,主要種植玉米、大豆等作物。鎮內的大口欽火車站始建於1966年,過去曾是四等站建置,是龍潭區重要的客貨運輸集散地,不過隨著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其地位和作用逐漸削弱,現隸屬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吉林車務段管轄,為乘降所 。
金珠鎮
金珠鎮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較高,生態環境優美。這裡是重要的林業產區,木材資源豐富。同時,金珠鎮還發展了特色農業,如種植藍莓、草莓等水果,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采摘體驗。鎮內的工業以小型加工企業為主,涉及農產品加工、木材加工等領域。在民俗文化方麵,金珠鎮的滿族文化和民俗活動也十分豐富,村民們傳承著傳統的滿族手工藝,如剪紙、刺繡等,這些手工藝品精美絕倫,體現了當地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江北鄉
江北鄉緊鄰市區,地理位置優越。它是龍潭區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為市區居民提供了豐富的新鮮蔬菜。江北鄉還擁有一些工業企業,涵蓋機械製造、食品加工等行業。在旅遊方麵,江北鄉有江北公園,公園以水景為主,水清澈見底,綠樹成蔭,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此外,江北鄉還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打造了一些農家樂,讓遊客可以體驗鄉村生活,品嘗農家美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