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葫蘆島市《興城市》
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葫蘆島市《興城市》,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遼寧省西南部,遼東灣西岸的“遼西走廊”中部,有一座融合曆史古韻與現代活力的城市——興城。它東南瀕臨渤海,東北倚熱河丘陵,與葫蘆島市連山區、龍港區相鄰,西南隔六股河與綏中相望,西北同建昌接壤,全市總麵積2103.3平方千米 。這裡不僅有迷人的自然風光,更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一、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興城的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仙靈寺、狐仙洞、茲毛山等古遺址的發掘,證實了那時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殷商時代,興城屬孤竹國地;西周為燕北部山戎徒河地;戰國時歸屬於遼西郡地。秦統一六國後,興城隸屬幽州遼西郡的柳城、徒河、海陽三縣分轄,後歸遼東屬國所轄。東漢末年,境地被烏桓占據,直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率軍大破烏桓和柳城(今朝陽市南),此地才被收複。
三國時期,興城隸屬魏昌黎郡賓徒縣;西晉時為幽州昌黎郡徒河縣地;東晉十六國時,屬燕平州(治所今朝陽市)昌黎郡(治所義縣);南北朝時,屬北魏營州柳城縣,後屬瑞州柳城、來遠兩縣分轄。
唐朝末年,興城陷於契州。遼代在今興城河中、下遊流域設置嚴州,遼聖宗統和八年(公元990年),設興城縣(治所桃花島郡今釣魚台街道海口),這便是興城名稱的最早由來。金時,興城屬北京路(今內蒙古寧城縣大明城)。元時興城廢縣,地屬錦州和瑞州分轄。
明屬遼東都指揮使司寧遠衛,當時的寧遠衛城是明在遼東的軍事指揮中心,也是遏製清軍入關的重要屏障。著名的“寧遠大捷”就發生於此,明政治家、軍事家袁崇煥駐守此城,以不足兩萬人兵力擊敗努爾哈赤的進攻,重創清軍,極大地振奮了明軍士氣,也拖延了明王朝滅亡的時間。這場戰役不僅彰顯了興城在軍事戰略上的重要地位,其蘊含的堅韌抗爭精神,深深烙印在這片土地的文化脈絡中。
清代撤衛建州,康熙三年(1664 年),廢衛建州,東割塔山,西並前屯,為寧遠州;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六股河以西設綏中縣。1913年(民國二年),寧遠州改為寧遠縣;1914年1月,因與山西、湖南、甘肅、新疆等省之寧遠縣重名,乃沿用遼時之名改稱興城縣,初隸屬奉天省,後隸屬錦州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興城縣,隸屬遼西省,後改屬遼寧省。1986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興城縣設興城市(縣級),由省直轄,後改由葫蘆島市代管。
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興城見證了多個民族的融合與交流,中原文化、遊牧文化在這裡相互碰撞、相互影響,形成了獨特而多元的文化風格。從建築風格到民俗傳統,從語言習慣到飲食文化,都能看到不同文化元素交織的痕跡,這也使得興城的文化底蘊更加深厚、獨特。
二、鄉鎮概況
截至2022年10月,興城市轄5個街道、7個鎮(含4個民族鎮)、12個民族鄉 ,每個鄉鎮都有其獨特之處。
1. 曹莊鎮:麵積79平方公裡,人口約3.2萬。這裡是農業產業強鎮,2020年11月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同年5月被確定為2020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曹莊鎮以其特色農業產業聞名,農產品品質優良,暢銷各地,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 沙後所滿族鎮:地處遼西走廊中段西部,瀕臨遼東灣,是興城市通往西部城鎮的必經之地。鎮內形成了機械製造業、服裝生產兩大產業,還有像興豐軸承有限公司這樣的大型民營企業,工業發展態勢良好,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和經濟增長。
3. 東辛莊滿族鎮:位於興城市西南角,隔六股河與綏中相望。1995年經葫蘆島市批準設立東營莊經濟貿易開發區,屬鄉鎮建製。這裡商貿活動較為活躍,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區域貿易的重要節點,促進了物資的流通和經濟的繁榮。
4. 徐大堡鎮:2014年7月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8年1月被遼寧省確定為第一批特色鄉鎮濱海旅遊型海參特色小鎮。徐大堡鎮的海參產量可觀,產品遠銷各地,同時憑借濱海的優勢,積極發展旅遊產業,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海濱風光和品嘗海鮮美食。
5. 高家嶺滿族鎮:地處興城市西南部,與隔六股河相望的綏中毗鄰。所轄湯上村擁有富含多種元素的溫泉地熱資源,是旅遊休閒療養的絕佳勝地。遊客可以在這裡泡溫泉,放鬆身心,享受溫泉帶來的舒適與健康。
6. 紅崖子鎮:地處興城市中部,屬半丘陵山區,花生種植銷售業是該鎮的主導產業,年種植花生可達6萬畝,年產量可達1.2萬噸。紅崖子鎮的花生顆粒飽滿,品質上乘,在市場上頗受歡迎,花生產業也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