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營口市《站前區》
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營口市《站前區》,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站前區位於遼寧省營口市區中北部,是營口市的中心城區。區域總麵積82平方公裡,其中城區麵積34平方公裡,位於營口監獄的新建辦事處麵積48平方公裡。截至2020年6月,站前區下轄八田地、建豐、建設、躍進、東興、新建6個街道辦事處,共有40個社區和4個行政村,戶籍人口26.4萬人,常住人口23.62萬人。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站前區的曆史可追溯至清初,當時其西部的榮魁裡、互助裡、菜市裡稱為東營子。1840年時,東營子築有三義廟,境內還有唐官屯(今中興裡)、邰家屯(今富強裡)等幾個居民村落。
1861年營口代替牛莊開為通商口岸後,英、法、美等國在東營子的三義廟附近設置領事館,歐美洋行、銀行也集中於此,這裡逐漸成為繁華之地。1864年,清政府在此設置了山海常關(俗稱東海關),進一步促進了區域的貿易發展。
1899年,俄國將東中鐵路支線延伸到營口牛家屯,並修建火車站和碼頭,使今東風街道辦事處一帶成為居民集聚地。1900年,沙俄借鎮壓營口義和團運動之機,軍事占領營口,在區境內建立俄國軍事統治機構“營口民政廳”。1904年日俄戰爭後,日軍占領營口,強行在境內開辟“新市街”為日本居留民地。1906年日本歸還營口,站前轄區隨營口重新隸屬於清政府管轄。
此後,行政區劃曆經多次變更,1957年營口市內調整區劃,設站前、新華、西市3個區,站前區之名由此沿用迄今。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站前區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脈絡。作為營口的商貿中心,這裡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元素,從建築風格到生活方式,都能看到曆史變遷的痕跡。同時,遼河文化也在這裡深深紮根,大遼河不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經濟帶,還孕育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
必遊景點
- 楞嚴禪寺:位於營口站前惠濱路,建成於1931年,為東北四大禪林之一。寺廟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內部佛像莊嚴,香火旺盛。寺內環境清幽,是人們拜佛祈福、感受佛教文化的好去處。
- 遼河老街:位於營口市遼河大街西段,全長1.3公裡。這裡是中國北方露天的百年商埠博物館,街道兩旁保留了許多中西合璧的建築,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到百年前的繁華景象。街上還有非遺民俗館可參觀,同時分布著各種特色小吃店,讓遊客在品味曆史的同時,也能滿足味蕾。
- 楞嚴寺公園:與楞嚴禪寺相鄰,是站前區的重要休閒場所。公園內景色優美,有湖泊、綠樹和亭台樓閣。春節期間,公園會舉辦新春光影秀,以楞嚴寶塔為創意載體,通過燈光變幻和色彩搭配,打造出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光影盛宴,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前來觀賞。
- 百年氣象站:是營口市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具有重要的曆史和科學價值。在這裡,遊客可以了解氣象觀測的發展曆程,感受歲月沉澱下的科學精神。
民俗風情
站前區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其中沒溝營民俗文化大集是典型代表。大集以營口的舊稱“沒溝營”為名,占地麵積2.5萬平方米,可提供攤位800個。這裡不僅有日用小百、魚肉蛋奶等常見集市商品,還劃定了“營口特色產品展區”,雲集了甜心食品、望兒山酒業、營口大醬等當地特色商品。同時,“民俗非遺文化展區”展示了繩編、魚皮畫、布貼畫等具有濃鬱地方文化特色的手工藝品,讓人們全方位、零距離地感受民俗文化風情。
此外,站前區在傳統節日期間也有豐富的民俗活動。例如春節時會舉辦曲藝專場演出,京東大鼓、相聲、二人轉等節目輪番上演,為節日增添了濃厚的氛圍。臘月二十三到二月二期間,還會在中天廣場、萬達廣場等6個點位設立特色花燈,展示“連年有餘”“國粹”等六大主題,吸引市民觀賞遊玩。
特色美食
- 天驢八部:這是站前區的特色美食,由驢肝、驢心、驢板腸、驢套腸、驢肉、驢肚、驢皮、驢腰等驢身上的精華部位組成。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驢肉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天驢八部能讓食客品嘗到驢肉的多種美味。
- 翡翠營口渤海灣刀魚:刀魚肉質細膩、口感鮮美,站前區的做法多以清蒸為主,這種烹飪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刀魚的本味,讓食客品嘗到來自渤海灣的鮮美滋味。
- 生醃海鮮:營口的生醃海鮮獨具一絕,站前區也不例外。肥美的海鮮遇上秘製鹵汁,經過醃製後,味道醇厚,口感獨特,是許多當地人喜愛的美食,也是遊客來到站前區值得一試的特色佳肴。
- 驢肉蒸餃:站前區的驢肉蒸餃也頗有名氣,現包現蒸的驢肉餡大蒸餃,裡麵湯汁豐富,咬上一口香氣四溢,搭配驢肉乾白菜湯,更是美味十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