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八)遼寧省《營口市》,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營口市,地處遼寧省南部,位於東北鬆遼平原南部,渤海遼東灣東北岸,大遼河入海口處,是中國遼寧省下轄的地級市。它西臨渤海遼東灣,與葫蘆島隔海相望;北與盤錦、鞍山為鄰;東與鞍山接壤;南與大連相連 ,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21°56′至123°02′之間,北緯39°55′至40°56′之間。市域南北最長處111.8千米,東西最寬處50.7千米,總麵積5427平方千米。營口市現轄4個區,分彆是鮁魚圈區(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站前區、西市區、老邊區;代管2個縣級市,即大石橋市、蓋州市 。全市有38個鄉鎮,其中35個鎮、3個鄉;644個村委會;27個街道辦事處;190個社區居委會 。2023年末,營口市戶籍人口224.9萬人。市政府駐西市區新聯大街東1號。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營口市曆史極為悠久,其所處的行政區劃可追溯到26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那時營口市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在堯、舜時代,營口屬青州、營州;夏、商、周時期,先後屬青州、營州、幽州管轄;戰國時期,燕國統治今遼寧省,營口屬遼東郡;秦統一中國後,營口地區仍屬遼東郡。

漢朝於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在今營口南部熊嶽置平郭縣,在今大石橋市置安市縣,在今蓋州市置文縣,這是營口地區最早的縣級建製。東漢末年,中原大亂,之後中國北方陷入民族政權分割的局麵,今營口地區曾先後經曆公孫政權、前燕、前秦、後燕的統治。

東晉太元十年(385年),鮮卑族的後燕政權移平州治所於平郭,管轄遼東郡、玄莬郡、遼西郡、昌黎郡、樂浪郡、帶方郡,這是營口地區唯一一次設置管轄今整個東北地區、河北省東部以及朝鮮大同江以西廣大地區的地方政權。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率軍克建安、安市等城,收複遼東;唐總章元年(668年),置建安州都督府(原平郭故城,府治在今蓋州城老城區)和安市州(今大石橋市海龍川山山城)。

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在遼寧境內設東京路、鹹平路和北京路,今營口地區屬東京路。1195年改辰州為蓋州,下轄湯池縣(今大石橋市湯池鎮內)、建安縣(今蓋州市區)、秀岩縣(今岫岩縣)、熊嶽縣(今熊嶽鎮)。元太祖元年(1206年),蒙古孛兒隻斤鐵木真(即元太祖,稱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1262年,設蓋州路(今蓋州市)管轄遼南各縣。1269年,降蓋州路為蓋州,並熊嶽、湯池、秀岩入建安縣,屬蓋州。元至元八年(1271年),元朝在遼寧境內設遼陽路、沈陽路、廣寧府路及開元路、西部大寧路,今營口地區屬遼陽路。

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廢州置衛”,改設蓋州、複州衛。屬蓋州境內的有蓋州城、熊嶽城、永寧監城和五十寨堡等其他9座城堡,並設有為數眾多的墩台。蓋州城是營口地區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蓋平縣,隸奉天府。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清政府在營口設置奉錦山海關兵備道,同年營口開港,商業異常繁榮,商號急劇增多,街巷不斷擴充。此後曆經多次行政變革,1938年5月,日偽政權將營口縣改稱營口市,下設8個區。1945年10月20日,營口市第一次解放,成立營口市民主政府;1948年11月2日,營口最後解放,當日恢複市民主政府;1949年5月1日,營口市民主政府改稱為營口市人民政府。1992年,蓋縣改為蓋州市(縣級),營口縣改為大石橋市(縣級)。2004年1月,蓋州市的熊嶽、蘆屯、紅旗三鎮劃歸鮁魚圈區管轄 。

營口市作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文化積澱深厚。金牛山古人類遺址距今約28萬年,見證了遼河流域最早的文明。150餘年的開埠通商曆史,讓這裡成為多民族聚居和文化交融之地,形成了既具曆史底蘊又開放包容的文化氣質。在這片土地上,還孕育出了許多曆史人物,金代詩人王庭筠,其詩詞作品風格獨特;近代愛國詞人、《蘇武牧羊》詞作者蔣蔭堂,以其飽含愛國情懷的作品激勵著無數人;書法大家沈延毅,其書法藝術造詣極高,對後世書法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評書泰鬥袁闊成,憑借精彩絕倫的評書表演,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書畫家馮大中,以其獨特的繪畫風格在書畫界獨樹一幟。

自然風貌與地理特點

營口市地形呈現出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的態勢,東部為山地,山巒起伏,森林資源較為豐富,自然景觀優美,是徒步、登山愛好者的好去處;中部為丘陵,地勢相對和緩,分布著許多果園和農田,每到水果成熟季節,果香四溢;西部為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是重要的農業產區,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區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