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連市《中山區》
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大連市《中山區》,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中山區是遼寧省大連市的中心城區,位於大連市區東部,東經121.63°、北緯38.92°。其東、南、北三麵瀕臨黃海,西部與西崗區接壤,陸地麵積47.41平方公裡,海域麵積1443平方公裡,海岸線和島岸線總長42.53公裡。這裡是大連城市的發祥地,也是大連重要的經濟、文化和旅遊中心。
行政區劃
中山區轄海軍廣場街道、人民路街道、青泥窪橋街道、葵英街道、桃源街道、老虎灘街道共6個街道,53個社區。
海軍廣場街道位於中山區東部,是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而命名。這裡有現代化的城市景觀,街道內基礎設施完善,商業氛圍濃厚,是居民生活和休閒的好去處。
人民路街道是中山區的核心商業區之一,聚集了眾多高樓大廈和金融機構,是大連的金融航運物流商務核心功能區之一。街道上繁華熱鬨,各類商場、酒店林立,展現出大連的現代化都市風貌。
青泥窪橋街道是大連傳統的商業中心,有著悠久的商業曆史。這裡交通便利,青泥窪橋商圈是大連著名的購物勝地,吸引著大量市民和遊客前來消費購物。
葵英街道位於中山區中部,轄區內有部分山地,自然環境優美。街道內生活氣息濃厚,有多個居民區和社區服務設施,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務。
桃源街道地處中山區南部,依山傍海,風景秀麗。這裡有桃源商城等商業場所,也有寧靜的居民區,是一個宜居宜商的區域。
老虎灘街道因著名的老虎灘景區而聞名,位於中山區東南部海濱。街道內旅遊資源豐富,除了老虎灘海洋公園,還有漁人碼頭等景點,每年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中山區有曆史記載始於東漢,時稱“三山”。據《三國誌·魏書》中《邴原傳·卷十一》記載,東漢時中原著名學者邴原曾避亂遼東,“原欲歸故裡,止於三山”。當時的“三山”泛指三山島對岸的大陸,包括今中山區域在內。
唐朝初年,中山區域稱“三山浦”。唐初征高句麗收複東北地區時,唐軍曾在三山島儲備糧秣軍械,為攻取大黑山卑沙城做準備。至唐貞觀年間,中山區域稱“青泥浦”。
明代,中山區域稱“青泥島”,明天啟年間又稱“三山海口”。清同治九年鬆山寺古刹重建碑銘文中有“大清國盛京奉天府金州郡西旅安社青泥窪”字樣,可知當時中山區域稱“青泥窪”,因這裡臨海一帶地勢低窪,海灘有大片淤泥,船家向陸地看呈青烏色而得名。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俄國強租大連後,把租借地定名“關東州”。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沙皇下令在青泥窪一帶建商港和城市,取名為“達裡尼”市。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將達裡尼市改為特彆市,並設立市政廳等統治機構,當時城市管轄區域分市區、郊區,市區有歐洲區、行政區、中國人區,郊區包括老虎灘區等。
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取代俄國侵占大連,組建軍政署,實行殘酷殖民統治。1905年,日本當局把達裡尼市改名為大連市。日本統治期間,城區規劃麵積不斷擴展,同時擴建港口、修築道路等。民國四年(1915年)以後,今中山區域大體屬於東大連區,城郊及農村實行會製,中山區域農村大體屬嶺前會、老虎灘會。
1945年大連解放,11月大連市政府成立,12月改黑咀子區為中山區,以紀念孫中山先生。1946年,大連市區政會議決定市內設中山、西崗等5個區,原中央區和南山區並入中山區。此後經過多次行政區劃調整,到1959年,嶺前區並入中山區,逐漸形成了今天中山區的管轄範圍。
曆史人物
中山區有著豐富的曆史人文資源,傅立魚便是其中一位重要的曆史人物。傅立魚是遼寧最早在報刊上介紹馬列主義文章的人,也是東北地區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人。他曾擔任《泰東日報》編輯長,為中共大連地方黨的組建創造了思想和物質準備。五四運動後,他高擎新思想新文化的宣傳大旗,在《泰東日報》《新文化》等刊物上登載過李大釗、陳獨秀等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的文章。1920年7月1日,傅立魚倡導創辦了東北地區第一個青年愛國進步團體——大連中華青年會,並擔任會長。其位於中山區文化街65號的舊居,建於20世紀20年代,為新古典主義簡約風格,堪稱是東北地區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發源地。
必遊景點
- 老虎灘海洋公園:位於中山區濱海中路9號,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集觀光、娛樂、科普、購物、文化於一體。這裡有精彩的極地動物展示和海洋生物表演,還設有驚險刺激的水上娛樂設施,是家庭出遊和情侶約會的好去處。
- 棒棰島:地址為迎賓路1號,是一座清澈神秘的海中孤島。這裡海水清澈,沙灘細膩,島上植被茂盛,環島路景色優美,遊客可以在此享受陽光沙灘,欣賞海天一色的美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