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沈陽市《蘇家屯區》
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沈陽市《蘇家屯區》,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遼寧省沈陽市的下轄區,位於沈陽城南,距沈陽市中心15千米,與撫順、本溪和遼陽三市毗鄰,行政區域總麵積782平方公裡。這裡自然風光優美,曆史文化底蘊深厚,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
行政區劃與鄉鎮簡介
截至2021年底,蘇家屯區轄解放街道、民主街道、中興街道、林盛街道、沙河街道、十裡河街道、陳相街道、永樂街道、佟溝街道、八一紅菱街道、沈水街道、白清姚乾街道12個街道。其中一些區域具有獨特的風貌和產業特色:
- 永樂街道:位於蘇家屯區西南部,下轄9個行政村,轄區麵積56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麵積6.7萬畝,總人口人。這裡是集葡萄種植、西芹種植、循環農業於一體的綜合型農業產業主導鄉村,曆經數代人的辛勤耕耘,農業發展成果顯著。
- 白清姚千街道:境內有馬耳山風景區等知名景點。馬耳山係千山之餘脈,主峰海拔330.8米,是沈陽南部最高峰。該區域森林覆蓋率高,自然風光優美,且擁有馬耳山南山遺址等曆史遺跡。
- 陳相街道:曆史文化資源豐富,有奉集堡城址、塔山山城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蛇山烽火台、西河山烽火台等多處市級古遺址。這裡曾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防禦區域,見證了歲月的變遷。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蘇家屯區在戰國時,屬燕國遼東郡轄域。西漢時,遼東郡置高顯縣,區境為高顯縣管轄,東漢時,高顯縣改為玄菟郡管轄。東晉末年,北方少數民族高句麗占有遼東郡。唐鹹亨元年(670年)置蓋牟州,轄今蘇家屯地區為安東都護府的轄地。
五代至宋初,遼國在今沈陽置沈州,州下置樂郊縣,蘇家屯區境屬樂郊縣。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境內一部分改歸貴德縣管轄,一部分歸樂郊縣管轄。元歸沈陽路管轄。洪武十九年(1386年)在今沈陽置沈陽中衛,蘇家屯地區當屬轄地。
清代以前,蘇家屯區為一片雜草叢生的澇窪塘,無人居住。清康熙年間漸次有直、魯、豫移民,移後於今火車站以東0.5千米處定居,因雜草中常有水鴨子出沒,當時人稱之為“水鴨屯”,後人改為“孫鴨屯”(諧音),後演變為蘇家屯。康熙三年(1664年),屬奉天府承德縣轄;宣統三年(1911年)撤銷承德縣,歸奉天府管轄。1913年承德縣改稱沈陽縣,境內為沈陽縣的南路區。
1948年10月,在今蘇家屯地區分彆建置陳相屯、蘇家屯、官立堡3個區,均隸屬沈陽特彆市。此後,蘇家屯區的行政區劃曆經多次調整,1951年12月,蘇家屯區改稱為蘇家屯中心區,隸屬沈陽市郊辦事處;1953年2月,蘇家屯鎮改為蘇家屯區,隸屬沈陽市;1955年4月,撤銷蘇家屯區建製,將原蘇家屯區並入南郊區;1956年7月,撤銷南郊區建製,同時恢複蘇家屯區,隸屬沈陽市。
曆史人物
蘇家屯區在曆史發展過程中,也湧現出一些相關人物。雖然沒有特彆廣為人知的全國性名人,但當地有不少為地方發展做出貢獻的人物。例如在近代,一些參與地方建設、抵禦外敵的鄉紳和民眾,他們在動蕩的年代中,努力守護家園,推動當地農業、商貿等方麵的發展,但他們的事跡在當地百姓口中代代相傳,成為蘇家屯區曆史的一部分。
必遊景點
- 沈陽鐵路陳列館:位於蘇家屯區山丹街,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展館分裝備陳列展和史料圖片展,展陳各類裝備800多件,圖片1500餘幅。這裡陳列著來自美國、捷克、日本等8個國家的蒸汽機車,還有百年臂板信號機、電氣路牌機等珍貴裝備。豐富翔實的史料圖片記錄了沈陽鐵路的發展曆程,濃縮了沈陽鐵路的百年曆史,是了解鐵路文化的好去處。展館營業時間為周二至周四9:00-16:00,門票80元/人。
- 楊城寨生態旅遊區:國家AAA級景區,位於大溝街道楊城寨村。景區規劃麵積畝,是集休閒度假、大眾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這裡有九龍山、山水紫晨山莊、溫室觀光農業館等景點,還有全市首家、全省最具規模的農業親子研學基地。楊城寨草莓采摘基地的草莓富含氨基酸,采摘期可持續10個月。沈南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也位於此,館內通過多種形式展示蘇家屯區黨史等內容。景區營業時間為8:30-17:00,門票20元/人。
- 馬耳山風景區:位於姚千街道馬耳山村,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馬耳山因主峰似一匹俯臥的白馬而得名,主峰海拔330.8米,是沈陽南部最高峰。景區森林覆蓋率73%,綠化覆蓋率85%,有石人石馬、時運峰等自然景點,還有烽火台遺址和藥王廟遺址。此外,景區擁有6000餘畝水果和蔬菜采摘園,還有多家特色農家樂。營業時間為7:00-16:30,門票20元/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