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沈陽市《渾南區》,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渾南區位於沈陽市東南部,因地處渾河南岸而得名。全區總麵積803平方公裡,下轄10個街道辦事處、260個社區,常住人口近90萬人,是沈陽人口較年輕的行政區。

管轄街道簡介

- 祝家街道:位於渾南區東部,自然環境優越,山林資源豐富。這裡是渾南區杏花節的舉辦地,每年4月左右,佟家峪村萬畝杏花林競相開放,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祝家地區還具有獨特的柞蠶養殖條件,柞蠶旗袍是當地特色之一。此外,祝家大集曆史悠久,1926年建集開市,如今已發展成為“文商農旅”融合的特色大集,春節期間,集市上擺滿“笨豬肉”、烤豬蹄、黏豆包等東北特色美食,充滿濃濃的年味。

- 李相街道:這裡文化底蘊深厚,境內的沈陽滿族民俗館中展出近百件滿族剪紙作品,展示了當地高水平的民間剪紙藝術。滿族剪紙始於後金時期,至今仍在這裡傳承發展。李相街道還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是沈陽隕石山的所在地,吸引了不少喜歡探險和自然風光的遊客。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渾南區曆史悠久,其所在區域在古代就有人類活動。隨著時間推移,這裡經曆了多個曆史時期的變遷。早期,它是沈陽周邊的農業區域,有著豐富的農耕文化底蘊。

明清時期,隨著沈陽政治地位的提升,渾南區一帶逐漸成為重要的周邊附屬區域,與沈陽城的聯係日益緊密。近代以來,隨著東北地區工業的發展,渾南區也逐漸融入工業化進程,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區域內的工業、農業都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在文化方麵,渾南區融合了多種文化元素。這裡既有傳統的滿族文化,如滿族剪紙等民間藝術形式,展現了滿族人民的生活智慧和藝術創造力。同時,作為沈陽的一部分,它也承載著沈陽的地域文化,如東北民俗文化中的大集文化,祝家大集就是典型代表。此外,隨著時代發展,現代文化也在這裡生根發芽,形成了古今交融、多元並存的文化格局。

曆史人物

渾南區人才輩出,湧現出了一些知名曆史人物。如王振乾少將,1914年9月出生於渾南區祝家街道。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東北軍第111師政治部主任;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山東軍區濱海支隊政委;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建國以後,曾任第53軍政委等職務,為國家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還有吳濤少將,1912年5月出生於渾南區李相街道,抗日戰爭時期曾任晉察冀軍區平北軍分區副政委等職,在革命戰爭年代立下赫赫戰功。

必遊景點

- 沈陽世博園:是沈陽市唯一的5A級景區,占地麵積211公頃。這裡集綠色生態觀賞、精品園林藝術等多功能於一體。園內有百合塔,是全園最高點,登塔可遠眺煤都撫順、省會沈城等景色。還可參觀農藝園的粉黛亂子草花展、宿根花卉園的柳葉馬鞭草花展等,欣賞各種美麗花卉。此外,園區內還有40座風格各異的遊藝橋和兒童樂園,是家庭出遊的好去處。

- 沈陽森林動物園:是沈陽市唯一一家展出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綜合性動物園。園區包括密林幽穀區和綜合觀賞區,可看到鴕鳥、駝羊、東北虎、大熊貓等動物。大熊貓冰華、浦浦等深受遊客喜愛。丹頂鶴飛翔行為展示場會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每天上午11:00及下午14:00進行飛翔展示,遊客能欣賞到丹頂鶴優雅的飛翔姿態。

- 棋盤山:景色優美,有清澈的秀湖水、茂密的林海,是沈陽人家庭一日遊的熱門選擇。景區推出“四山連爬”項目,包含大洋山、櫻桃山、棋盤山、輝山,全程近18公裡,沿途可欣賞臨秀亭望遠、棋盤遠眺等眾多山景。此外,還有濕地遊、文化遊、林中遊等多種遊覽線路,遊客可以沿木棧道欣賞濕地風光,或參觀關東影視城,感受上世紀的關東風貌。

- 沈陽鳥島:是沈陽唯一一座自然生態的鳥類觀賞中心,占地麵積49.26公頃。島內展示鳥禽品種共70餘種,數量達2000隻以上。遊客可以觀看孔雀東南飛、丹頂鶴飛翔行為展示等表演,還能在天鵝湖投喂黑天鵝,在鸚鵡互動樂園與小鸚鵡親密互動,是親近自然、了解鳥類知識的好地方。

- 渾南新城中央公園:位於渾南區新隆街,是城市中的一處休閒好去處。公園內環境優美,有綠樹草坪、休閒步道等,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了一個放鬆身心、散步休閒的場所,周邊還有一些商業設施,方便遊客購物和用餐。

古刹寺廟

向陽寺位於棋盤山風景區秀湖水庫南岸,始建於公元1575年。整個寺院古木蔥鬱,莊嚴肅穆。它是棋盤山地區重要的宗教文化場所,曆史悠久,香火旺盛,遊客來到這裡可以感受寧靜祥和的氛圍,領略古建築的韻味和宗教文化的魅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