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沈陽市《大東區》
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沈陽市《大東區》,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東區是沈陽市主城區之一,位於沈陽市東部,東、南、北與東陵區為鄰,西和西南與沈河區相連,西北與於洪區接壤。其行政管轄麵積約101平方千米,是沈陽主城區中麵積較大的城區,跨越一、二、三環發展,是沈陽都市區沈鐵、沈撫發展軸的重要節點。
行政區劃
截至2024年,大東區下轄萬泉、長安、東塔、津橋、大北、東站、上園、二台子、文官、前進10個街道,有126個社區、18個村。區內各街道特色鮮明,萬泉街道有著名的萬泉公園,是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長安街道商業氛圍較為濃厚,生活設施完善;東塔街道因沈陽東塔而聞名,曆史文化氣息濃鬱。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大東區曆史悠久,秦、漢時期屬遼東郡,魏、晉屬玄菟郡,隋屬遼東郡,唐屬安東都護府蓋牟州,遼、金屬沈州,元屬沈陽路,明屬沈陽中衛。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屬盛京;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屬奉天府。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古磚城外修築邊城,撫近關(大東關)、內治關(小東關)、福勝關(大北關)、地載關(小北關)在今大東區境內,當時已有居民和商業戶在此聚居。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實行警察管區製,現大東區境內屬三、六區管轄。
1938年1月,偽奉天公署頒布《奉天市區條例》,將全市劃為11個行政區,首次出現大東區名稱。此後,大東區的行政區劃曆經多次調整,1959年,大東與北關合並為新的大東區,北關區建製撤銷。
大東區文化底蘊深厚,是沈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曾是清朝盛京的重要區域,承載著諸多與清朝皇家相關的文化元素,如盛京堂子,雖現已不存,但它曾是愛新覺羅家族祭天祭祖之所,見證了滿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還有“三陵總理事務首領衙門”,負責清永陵、福陵、昭陵事務,是沈陽作為清王朝陪都的重要標誌之一。
曆史人物
大東區湧現出和承載著許多曆史人物的故事。例如東北地區唯一的狀元麻勒吉,他曾到沈陽魁星樓拜魁星,這座魁星樓位於大東區萬泉河北岸,是盛京八景之一“星閣晴霞”所在地。還有壓倒三江的關東才子王爾烈,高中二甲一名進士後也來此拜魁星。
奉天府右翼官學則培養了眾多人才,該校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為八旗子弟而建,曆經多次更名,現為沈陽市盛京小學,其操場南側的舊址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見證了沈陽教育的發展曆程。
此外,楊宇霆公館舊址坐落在大東區魁星樓6號,建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是楊宇霆的私人官邸。常蔭槐公館舊址、孫烈臣公館舊址等也位於大東區,這些建築見證了當時的風雲人物及其曆史事跡。
必遊景點
- “九·一八”曆史博物館:是國家AAAA景區,位於大東區望花南街46號。博物館通過大量文物、曆史照片和場景複原,生動展現了“九·一八”事變的曆史真相和東北人民的抗日曆程,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 沈陽東塔與護國永光寺:沈陽東塔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占地225平方米,塔高33米,由基座、塔身、相輪三部分組成,工藝精湛,展示了清代高超的建築藝術。東塔與護國永光寺共同構成“慧燈普照”的佛教聖地,永光寺為清太宗皇太極於1643年敕建的盛京四塔四寺之一,1904年日俄戰爭中寺廟被毀,僅存東塔,1985年修複後,2018年完成全麵複建,重現曆史風貌。
- 萬泉公園:有著百年曆史,是大東區居民童年的回憶。公園內有森林、湖泊和摩天輪等景觀,遊樂設施經過翻新後深受遊客喜愛。園內的萬泉公園水塔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1934年,是中國人自己設計的第一座水塔。
- 時代文倉城市書房:由東貿庫老廠房改造而成,純白的鋼結構玻璃連廊連接起兩棟老式紅磚建築。這裡充滿曆史韻味,陽光透過玻璃窗灑下,適合靜靜地閱讀,還有許多文創品,是周末休閒的好去處。
- 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位於大東區東順城街育才巷10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10年秋至1913年春,少年周恩來在此度過了3年學習時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名言就是他在這裡立下的。舊址紀念館經修繕後,分為前門房、操場、前木樓、禮堂和後木樓等部分,展示了周恩來少年時期的學習生活場景。
民俗風情
大東區有著豐富的民俗風情。每到春節等傳統節日,區內會舉辦年貨大集。如2018首屆年貨大集就在大東區東貿路地利市場開集,期間有民間傳統藝術家現場潑墨書寫新春對聯、表演剪紙藝術,還有踩高蹺、扭秧歌、舞獅、紅鼓舞以及吹糖人、皮影戲等傳統民俗節目表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