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運城市《垣曲縣》
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運城市《垣曲縣》,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垣曲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運城市轄縣,位於山西省南部、運城市東北隅,總麵積1620平方千米。這裡地勢北高南低,西、北、東三麵環山,南臨黃河,中部為垣曲山間盆地,呈北寬南窄的葫蘆形展布。屬暖溫帶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
行政區劃與鄉鎮簡介
截至2023年,垣曲縣下轄6個鎮、5個鄉。具體如下:
- 新城鎮:垣曲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彙聚了眾多商場、酒店、醫院等場所,為居民和遊客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務。
- 曆山鎮:位於垣曲縣東北部,因境內曆山而得名。曆山森林覆蓋率達90%,有800公頃的原始森林,是華北地區保存下來的唯一原始森林。鎮內自然景觀優美,旅遊資源豐富,擁有舜王坪景區等知名景點,還有同善村等曆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村落。
- 毛家灣鎮:地處垣曲縣北部,境內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尤其是銅礦等。板澗河水庫建於鎮內板澗河村下遊約1.5公裡處,是小浪底引黃工程的重要調蓄水庫。
- 英言鎮:位於垣曲縣西南部,農業是其重要產業,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近年來也在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如蔬菜種植等。
- 蒲掌鄉:位於垣曲縣東南部,地勢較為平坦,是垣曲縣的農業大鄉之一,以種植水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為主。境內有北陽二郎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創建於元代,其北殿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元代建築的曆史風貌。
- 華峰鄉:位於垣曲縣中部,地處黃土台原區。鄉內宋村永興寺是一大文化亮點,該寺始建於西魏大統十四年,寺院主體建築北殿基本保持著金代風格,寺內的釋迦牟尼像基座具有很高的曆史和藝術價值。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垣曲縣曆史悠久,在商、周時期叫“亙方”,屬侯國。北魏時曾名白水縣。曆代朝代更替,垣曲曾屬於邵州、洛州、絳州、陝州、翼州。北宋年間,改名垣曲縣,屬於絳州。明清時期依次屬於平陽府、解州、絳州。民國26年(1937年),屬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1972年屬於運城地區,2000年底,運城地區撤地設市,垣曲縣屬運城市。
這裡相傳是舜的出生和早期活動地,舜文化是垣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舜的傳說在這裡廣為流傳,如舜耕曆山等故事,深入人心。同時,垣曲擁有舜的傳說等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遺項目承載著當地悠久的曆史和獨特的文化內涵。
曆史人物
垣曲這片土地孕育了不少曆史人物。雖曆經歲月變遷,部分人物事跡仍留存於史冊。如南北朝北周平東將軍、太中大夫楊?,據《垣曲縣誌》《周書楊?傳》記載,他是宋村永興寺的始建者。其修建寺廟之舉,為垣曲留下了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產,對於研究當時的佛教文化、建築風格等具有重要意義。
必遊景點
- 曆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景區,有“華北動植物基因庫”之稱。這裡奇峰、怪石、清澗、溶洞和水簾被譽為“五絕”,還有林濤、山風、冰雪、霧雨、古跡和光影等自然美景。同時,這裡也流傳著舜耕治的傳說,遊客可在此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感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 望仙大峽穀:位於曆山鎮望仙村境內,距縣城28公裡。景區自然風光優美,人文資源厚重,是探險和徒步的好去處。峽穀內溪流潺潺,瀑布飛瀉,景色十分迷人。
- 舜王坪景區:是紀念舜帝的地方,也是欣賞自然風光的絕佳之地。這裡海拔較高,視野開闊,站在坪頂,可俯瞰周邊的山川美景。每到夏季,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宛如人間仙境。
- 黃河遊覽區:在這裡可以近距離感受黃河的壯闊氣勢。遊客能沿著河岸漫步,欣賞黃河的奔騰之景,還可領略獨特的黃河沿岸風光,感受母親河的雄渾與偉大。
古刹與曆史遺址
- 宋村永興寺:又名重興寺,位於華峰鄉宋村的東南角隅。寺院坐北向南,中軸線布局,現存北殿、東耳房、東西廂房、永興磚塔。北殿基本保持金代風格,是研究晉南地區古建築演變的重要實物。寺內釋迦牟尼像基座雕刻精美,對研究當時經濟、佛教及漢字演變意義重大,現收藏於垣曲縣自然博物館。
- 北陽二郎廟:位於蒲掌鄉北陽村東側,創建於元代。坐北朝南,整體布局精巧,現有主體建築北殿保留了元代建築風貌,大木構架規整,鬥拱等構件造型優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元代建築形製的實體標本。
- 負夏古城遺址:位於曆山鎮同善村,史書記載,該村在堯舜時期名為負夏,已有三千多年曆史。負夏古城門樓始建於明萬曆四年,城門樓上“負夏帝墟”的匾額彰顯著古負夏的輝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